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飞跃的提高,但由于在经济发展中不合理,城市环境却也面临着崩溃,污水的排放、森林砍伐、城市垃圾横飞、沙尘四起等行为,由此造成的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生态城市建设刻不容缓。本文将就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探讨。并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相应措施,期望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环境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态城市;城市建设;应用
引言
生态城市就是运用生态学相关原理和知识,来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并综合运用环境工程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来协调和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有效保护并利用可以利用的能源与资源,尽量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修复、调节以及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工程的发展建设还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基本要求,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做好资源节约型,并且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做到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相互结合。
1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1.1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来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种世界性的难题,由于资源的不可持续性,所以很多资源用完之后就没有了,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能源的时候,很多时候忽略了环境的保护,虽然获取了资源但却破坏了环境,人类的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需要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严禁高污染,浪费的现象产生,要充分的利用现代高科技对于目前潜在的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探究和挖掘,从科技的角度去实现自然资源的二次,三次利用,实现资源多次循环,为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实现而去努力。
1.2城市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
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的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城市化建设中,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设计人员往往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合理规划工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缺少规范性以及整体性的规划,没有做好生态环境的建设安排工作,最终导致在规划领域中存在空白问题,严重破坏了城市区域的生态系统。同时,人们过于追求城市化发展速度,忽视了城市建筑形象的节能设计工作,不仅导致城市发展中忽视人的主体作用,从而也导致生态循环遭到破坏。在构建城市文明时,保护环境工作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满足经济持续、环境优良、生态和谐等先决条件,才能建造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空间的新型城市。
2环境工程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2.1污水回收利用
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很多自然生态污染的现象,比如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污水排放问题,饮用水污染的问题,都是上级主管单位不可逃避而必须面临的问题,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遇到这种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而针对水污染这一-现象, 在建设处理过程中主要采用统一处理 和分散处理这两种模式,通过建设生态城市,从而形成--定范围之内的水循环,对于城市污水进行二次高效的利用,通过采用一定的过滤措施,使污水得到净化,按照污水的不同等级进行过滤处理,从而使处理之后的水达到相应的用水标准,与此同时,还要将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进行区分,针对两种不同的用水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实现城市用水的可循环利用。
2.2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
在城市居民生活过程中,其中最大的污染来源就是生活形成的废弃物。为了有效解决该类废弃垃圾,人们在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时,可以采用循环利用的处理方式。同时对于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垃圾、工业废物堆积问题等还应该建立垃圾处置系统。另外,政府等相关部门还应该制定有关的政策,加强环保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促使人们形成较高的环保意识,处理垃圾时能够做到有效的分类,为后期垃圾处理提供便利。最后,通过废弃物回收的方法,还能使- - 些有二次使用价值的固体垃圾经过处理后再次被人们所使用,以此来降低资源的浪费现象。
2.3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企业在经营和生产的过程中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是非常大的,通常情况下会消耗大量的资源,资源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后期的运营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企业的发展应该以保护环境为基础,以节能减排为前提,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创新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方面减少对于能源的依赖,另--方面提高对于能源的二次甚至多次的利用率,实现能源渠道的多元化,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企业应该加大对于内部管理,运营的成本投入,优化内部组织结构,为城市建设做出企业应有的贡献"。
2.4发展生态型的交通工具
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发挥环境工程建设的作用,人们选择生态型的交通工具至关重要。在选择工具时,应该从占地面积少、效率高以及能耗小等方面出发,对公共汽车、共享单车以及家庭汽车等进行生态化的考量。只有这样,才能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围绕生态性发展目标,促使城市更好的建设发展。首先,人们应该鼓励公共交通系统的大力发展,同时,在人们的短途出行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自行车交通工具。最后,还要加强与扶持绿色、低能耗交通出行工具的针对性研发。
3总结
随着生态城市以及环境工程学科建设的两个层面的结合发展,促进了我国生态城市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有效弥补了我国生态城市发展时间短的短板。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建设、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规划以及城市生态文化的建设,包含了生态城市的经济属性、生态属性以及文化属性,三者缺一不可。而在看到成就和清楚差距的认识过程中,生态文化建设必然成为衡量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根本所在。由此,不管是环境工程系统对生态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还是环境工程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要求,都需要我们从理念认知、思维习惯上下功夫,才能够把技术、管理植人人心,才能够把生态内涵赋予到具体的工程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生态城市中环境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措施[J].张敏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06)
[2]加快构建工程建设领域新型信用监管机制[J].李威.中国信用. 2019(11)
[3]生态城市中的环境 工程建设技术的运用[J].陈望波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