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检查对糖尿病动脉硬化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检查及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选择60名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都实施超声检查,检查部位包括CCA(颈总动脉)、ICA(颈内动脉)、SA(锁骨下动脉)、IA(无名动脉)、FA(股总动脉)、SFA(股浅动脉)、PA(动脉)、DA(足背动脉),测量内容包括动脉内径、收缩期最大流速(Vmax)、内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有无斑块形成、斑块性质这几个方面。结果:研究组患者的CCA内径、CCA IMT、ICA内径、ICA IMT、IC ARI、SA内径、FA内径、PA IMT等参数及CCA、SA、FA斑块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研究对象的动脉管壁斑块的性质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结果见正文所示。结论: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动脉硬化疾病发生率,超声检查技术可以对患者的动脉相关参数进行清晰准确的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并积极运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关键词:糖尿病;动脉硬化;超声检查;研究
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动脉硬化并发症,会引发患者出现残疾甚至死亡[1]。因此,就需要采用有效的检测手段对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硬化情况及特征进行检查,保证在第一时间内对患者实施对症下药的治疗,有效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在实际的临床医学治疗基上,对超声检查在糖尿病动脉硬化中的鉴别及诊断价值进行研究与探索,现将本次研究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到我院进行检查及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其作为研究组;选择60名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13±4.69)岁,对照组成员的平均年龄为(49.77±8.66)岁,在其他一般资料没有对比意义(P>0.05)。
1.2方法
采用超声设备对全体研究对象进行检查,我们使用型号为ATL—800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器。推荐使用高清6-11MHz 的超宽频探头设备[2]。
1.3观察指标
对各项参数的具体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研究。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组实验数据信息统一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对比,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用X2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明数据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CCA内径、CCA IMT、ICA内径、ICA IMT、IC ARI、SA内径、FA内径、PA IMT等参数及CCA、SA、FA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管壁斑块的性质没有可比性(P>0.05)。具体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
.png)
.png)
0.05±0.01 65±8 0.20±0.02 55±14
3讨论
目前,在实际的临床医学中,糖尿病患者有着较高的动脉硬化发生率,随着超声检测设备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具体情况的检测更加清楚明了,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3]。超声检查手段在当前的动脉硬化诊断中,可以对动脉的具体形态、性质及结构进行观察,对动脉结构的相关参数进行清晰正确的反映和检测,对患者的动脉硬化疾病进展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本文在实际的临床医学治疗基上,对超声检查在糖尿病动脉硬化中的鉴别及诊断价值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发现研究组患者的CCA内径、CCA IMT、ICA内径、ICA IMT、IC ARI、SA内径、FA内径、PA IMT等参数及CCA、SA、FA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动脉硬化疾病发生率,将超声检查技术运用在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检查中,可以对患者的动脉相关参数进行清晰准确的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并积极运用在临床治疗过程总。
参考文献
[1]俞立波.联合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刘杨.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超声检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6.
[3]沈洁,李克诚,卢学勉,林纪光.血清学等多因素结合超声评估下肢深动脉硬化闭塞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06:79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