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0/4/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3期   作者:李敬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深挖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整体把握教材,进行开放性问题设计,在游戏情境中,用问题引领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充分交流,在解决问题中发展高阶思维。

李敬    北京市育英学校  100036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深挖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整体把握教材,进行开放性问题设计,在游戏情境中,用问题引领学生观察思考、自主探究、充分交流,在解决问题中发展高阶思维。
【关键词】激发兴趣,深挖教材,开放性问题,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137-01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30年,回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教过一年级数学《1的认识》,好像数一数写一写1就过去了。今天通过深挖教材,从开放性整体再设计,就成了下面所述的片段。面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我首先考虑: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于是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证和认知水平,利用“侦查游戏—找1”的活动,使学生置身于轻松的学习氛围之中,用学生熟知的“铅笔、粉笔和地图”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看图游戏活动中进行,体现了“玩中学,学中思”的教学思想。
        案例教学片段:
        师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生齐:一支铅笔。  
        师再问:这是什么?生齐:一盒粉笔。 
        师三问:这是什么?生齐:一张中国地图。  
        师:这3样物品有什么共同点呢?生:都能用“1”来表示。
        师:看来你们不仅善于观察,而且善于分析总结。下面我们玩一个“侦查游戏—找1”,请看这幅图。


下面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说一说,“1”藏在哪里?
        5分钟后全班汇报交流:
        A组:我们组发现图里面有一个太阳、一个小男孩、一条小狗、一个农民
        B组:我们还发现一个太阳、一座山、一座房子、一条小河、一棵苹果树
        C组:我们发现一条小船、一块地、一个萝卜、一筐萝卜、一对好朋友
        ……
        师:小朋友们都是火眼金睛啊!你们的这些发现都可以用谁来表示呢?
        生:“1”
        师:看来“1”的本领确实很大呀!它不仅能表示1个萝卜(1个物体),还能表示很多萝卜组成的一个群体“1筐”萝卜。生活中,你还知道1能表示什么呢?
        生:1可以表示1个人,1可以表示1辆车,跳绳我得了第1名,1可以表示1个班级,1可以表示1个国家,1可以表示1个地球,1可以表示很多很多,说不完。
        师:看来1确实本领太大了,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的发现吧!
        ……
        案例分析反思:
        本课的研究点是开放性问题的设计,问题1:我们玩一个“侦查游戏—找1”,请看这幅图,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说一说,“1”藏在哪里?问题2:看来“1”的本领确实很大呀!它不仅能表示1个萝卜(1个物体),还能表示很多萝卜组成的一个群体“1筐”萝卜。生活中,你还知道1能表示什么呢?设计的初衷就是打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认识到“1”不仅表示1个物体,也可以表示“1”个群体,为将来高年级学习分数应用题,理解单位“1”打下基础(高年级分数应用题错误率高的原因就在于此),同时完成了高中阶段数的抽象,这是出于整体设计。意外的收获是学生概括出:“1可以表示很多很多,说不完。”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无限”,我想这就是高阶思维的体现。
        实践证明: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学习兴趣起了巨大作用。本课是一年级正式教学的第一课,我惊喜的发现在后续数字教学中,学生很快把对“1”的认识迁移到其他数字的教学,学生跟我说:“李老师你的数学课就是玩游戏呀!我很喜欢……”,从此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爱上了我这位李老师和数学课,鼓励我将“数学游戏教学”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教育科学出版社《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2019年3月第一版马云鹏主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