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4/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3期   作者:王超兰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核心素养已成为许多教师关注的焦点。这种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施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地理课程作为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学生学习和教育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地理课程中,有效地组织和结合了各种地理知识和技能,形成了针对性的地理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以促

王超兰    南充市江东初级中学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实施,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核心素养已成为许多教师关注的焦点。这种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施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地理课程作为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学生学习和教育的重要基础,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教育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初中地理课程中,有效地组织和结合了各种地理知识和技能,形成了针对性的地理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以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地理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身地理素质的培养,以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149-01

        1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现状
        1.1教学中不够重视核心素养
        在当今的初中地理教学中,一些老师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一些老师深受过去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地理教学中,它们只在课堂上教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并让学生记忆并且理解,忽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在课堂上的安排,不能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也没有形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地理效率低下,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2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体,也是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的核心。 然而,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许多学生性质不高,对课堂参与没有兴趣,并且受教学方法的影响,很多学生都是按部就班的学习和记忆地理知识[1]。没有自主学习,许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无法得到有效培养。教学过程过于枯燥,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再加上地理知识的复杂性,也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
        2 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2.1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育的主要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重要助手,他们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起着重要作用[2]。


因此,教师应更加重视地理课程的改革,明确地理教学的目标,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形成新的地理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自主性,并使用各种教学设备改变课堂,从而使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在有限的实践中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形成学生自己的地理知识库,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并促进地理教学的高效开展。
        2.2丰富教学内容,开展趣味教学
        地理是初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之一,地理本身具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将地理科目与趣味性结合起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没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难以集中精力上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应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成就感,以便正确地培养他们的价值观[3]。如,当为学生讲解“认识大洲”相关知识时,老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准备一个大地球仪,然后在上课时将地球仪带到教室,并在每个黑板上写下一些国家和重要城市的名称,然后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城市,然后在地球仪找到相应的位置。对于无法准确找到的某些学生,老师和其他学生应主动提醒他们。例如,如果学生选择伦敦,则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到欧洲,然后再去欧洲西部找。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加深学生对各大洲的了解,还可以使学生结合各大洲的国家和城市名称,从而使学生不再死记硬背。
        2.3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为了实现地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积极营造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动力,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地理学习,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以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4]。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在分析地理课程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况创建课堂情况,并通过对学生熟悉的地理知识吸引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开展地理知识的研究和探索,进而有效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结语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建设高效的课堂教学不能在一两天内完成,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不断改变教学观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师还应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和学习能力入手,积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高效地理课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石荣彪.基于核心素养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99-200.
[2]林锶怡.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框架的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建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94.
[3]张春慧.创新初中地理课堂形式对接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22):54-56.
[4]张国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31):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