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探究姜洪达

发表时间:2020/4/1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21期   作者:姜洪达
[导读] 目前,以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逐渐成为各行业生产工作常用的技术类型
        摘要:目前,以智能化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逐渐成为各行业生产工作常用的技术类型。可以说,智能化技术已经成功走进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其中,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成功进入机电工程领域,进一步带动了工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结合当前机电工程领域发展情况来看,智能化技术的出现与推广应用,无疑是对现场生产质量以及效率带来了促进影响。鉴于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针对机电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电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实践;

前言:近些年来,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成功涉入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电力生产行业等领域当中。根据实践反馈效果来看,智能化技术在重工业领域生产与发展中取得的成效较为显著。目前,重工业领域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不仅有效带动了工业生产力,同时还有效提高了现场生产效率。最重要的是,智能化技术的成功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利于促进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进程。以机电工程建设为例,智能化技术有效克服了传统生产工作存在的不足问题,在生产效率与安全指标方面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值得推广与应用。
1 机电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发展
        信息时代科技水平蓬勃发展,促使智能化技术成为当前时代的核心技术。总的来看,智能化技术并不具备既定的概念,可以广泛理解为运用智能化机械设备或者相关手段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日常生产任务。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智能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以往人力资源紧缺、工作重复性等问题,利于促进行业生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当前,智能化技术已经成功并广泛应用于机电工程领域当中,逐渐替代了传统生产技术及模式,为机电工程日常生产工作带来了巨大推动力[1]。
        从客观角度上来看,国内智能化技术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主要集中表现在研发、投入使用等方面,再加上智能化技术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因此会产生高额的研究费用。可以说,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还是存在一定不足。但是从宏观角度上来看,国内智能化技术发展势头强劲,且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机电工程行业在转型与升级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利于推动机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智能化技术的重要性,建议电气工程行业应该严格加强对智能化技术的重视程度,从根本上促进电气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
2.1 无人化操控
    与传统机电工程生产控制模式相比,智能化技术全面实现了无人化操控特点。主要表现在现场部分生产工作不需要人工参与,有效节省了以往人力资源紧缺的问题。现场操作人员只需要预先设置好机械设备的开关时间以及升降速度等参数问题,基本上可以满足机械设备无人操控的运行环境要求。同时,智能化技术根据设定好的参数数据,进行有规律的操作过程,在反应速度与质量效果方面明显比传统生产模式好得多[2]。
2.2 精确程度高
        传统生产模式主张以人工测量工作为主,其中,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往往会对最终测量结果造成直接影响,如果人员素质不高,测量出的数据就会出现偏差问题,无疑是给下一道生产工序带来阻碍影响。结合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果来看,智能化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精确程度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智能化技术集成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数据整合与分析方面要比任何一项单独技术的应用精准得多,尤其体现在数据评估分析结果方面。
        举例而言,电气设备运行期间出现异常问题,智能化技术可以第一时间定位故障位置并反馈故障问题,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现场反馈结果确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防止隐患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需要注意的是,现场操作人员在应用智能化技术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机电设备实际运行情况,针对实际运行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操作手段,并将其应用于现场生产工作当中,尽可能地确保智能化技术得以顺利应用[3]。
3 机电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实践
3.1 变电站工作的应用实践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基础设施之一,不仅会对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对电力系统整体运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根据实践情况来看,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已经对用户日常用电以及高压输电电压情况产生直接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输电电压运行期间会受到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频繁引发触电等事故问题。如果不加以及时把控,变电站日常运行过程势必会受到不良影响。而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变电站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远程操控方式,实现对机电设备的安全管控。如实时监测变电站运行状态,并整合与分析变电站运行数据问题,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3.2 病因诊断与故障监测的应用实践
        电气机械设备出现异常故障往往会对整体生产工作效率与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带来维护成本增加的风险。目前,常见的故障成因有设备老旧问题、操作行为不当以及检查工作不到位等。总的来说,多是因为人为管理失误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而通过智能化技术基本上可以实现无人化操控。主要表现在现场部分生产工作不需要人工参与,有效节省了以往人力资源紧缺的问题[4]。
        同时,智能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技术要求,针对机电设备日常运行状态进行研究与分析,重点可以从病因诊断以及故障监测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以确保机电设备可以保持良好运转状态。除此之外,现场操作人员也可以利用集中控制系统方式,动态监测各个机械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做好运转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工作,确保各个生产环节质量问题有所保障。
3.3 加强设备维护力度,发挥智能化技术优势
        智能化技术在机电工程各类设备维修工作中也可以发挥出较好的技术优势。应用实践过程中,维护人员可以利用智能化技术合理确定维护信息点,根据设备反馈的信息内容,做好维护点布局与安装工作。同时,针对维护点标识信息以及数据内容,做好维护管控工作。管理过程中,现场操作人员应该肩负起自身的管理重责,从多个方面针对现场设备的运转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5]。
        除此之外,如果运行期间电气设备出现异常问题,智能化技术可以及时阐明故障问题并定位故障位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现场反馈结果确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防止隐患问题的进一步扩大。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人员应该将故障维修与管理信息进行合理记录,方便下一次维修时使用。如此一来,机电工程智能化技术势必会得到良好应用。
结论:总而言之,电气机械工程作为一项集系统性与复杂性于一体的工程内容,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应该肩负起自身的工作重责,从多个方面针对技术应用标准以及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方面,建议技术人员应该积极克服传统操作模式存在的不足问题,积极结合智能化技术内容,创新与改进传统操作模式及内容。与此同时,为进一步确保机械生产行业得以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建议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对智能化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断创新与优化生产技术内容,从根本上带动机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洪生. 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 居舍,2019(12):167.
[2]张永泽. 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 科技风,2019(21):145.
[3]邵珠娟. 机电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 电气传动自动化,2019,41(04):32-34.
[4]许益欣. 机电工程系统中智能化应用简述[J]. 江西建材,2017(18):196.
[5]陈金凤,汪宇论,付帮泰. 智能化技术在电气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