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3/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月刊   作者:马秀霞
[导读] 在我国目前,高中思政理论教学不具备较强针对性,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因此必须加快改革,强调实践操作价值,大力开展实践课。实践学习有效融合教书和育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了有效拓展实践课,需要强化认识,科学应用资源,产生推动实践课学习的动力,从而利用实践课学习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马秀霞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第三高级中学  741500
【摘要】在我国目前,高中思政理论教学不具备较强针对性,缺乏一定的实效性。因此必须加快改革,强调实践操作价值,大力开展实践课。实践学习有效融合教书和育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了有效拓展实践课,需要强化认识,科学应用资源,产生推动实践课学习的动力,从而利用实践课学习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关键词】新形势;思政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1-042-01

        引言
        高中思政实践课的主要特点是科学应用知识,掌握合理方式,积极培养综合素质,表现出思政教育的实质与标准,进一步完成了理论课的育人目标,其中实践课是主要渠道。高校思政实践课已经获得较好的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缺陷。联系目前实践课真实情况,研究其实现方式,有利于最大程度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一、实践教学困境
        (一)缺少一定的规范性
        具体表现为不但缺少宏观的指导措施,还没有微观操作的具体要求。目前,在理论教学中一般设计了实践内容与环节,并阐述了具体实施模式,比如组织观看视频、访问参观等。但落实具体操作分析,由于未制定合理的学习纲领,在各项实践教学活动中,缺少统一的标准、内容与要求,教师只能结合自身的经验教训,包括工作责任感开展教学,只停滞在即兴发挥的基础上,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无法清晰认识实践课的可行性,不能获得有效适应理论课、吸引学生踊跃参与的教学模式。作为正常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课,必须鼓励全体学生同时参与。但是,很多学校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定位实践课的内涵,仅是凭借社会调研与外出参观来实现,因此也无法在全校学生中开展这样形式的实践课。
        (二)难以科学评价效果
        实践课无法及时转变学生的思想理念,学生思想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阶段。因此,应当全面、多样化的评价实践课效果。在评价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两种倾向,一种是强调了获得本位知识,高度重视在实践课中得到的知识量,产生怎样的结论,忽略了科学指导实践方法与流程,也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感悟,以及实践课影响学生情感态度的情况。另一种是更加侧重结果,将实践课得出的结果比如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实践素材作为重要或者是唯一的评价根据,忽略了实践课评价学生的认知方法和水平,更加轻视了整体评价学生在实践课中展现的思想和信念。



        二、创新建议
        (一)积极建设实践基地
        一是强调特殊性。实践课是思政教育的关键载体,在建设基地中必须强调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优异成绩,使社会政治文化教育表现出超前的地域色彩,最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从多个角度建设基地。把多样化的类型引入基地,不仅包括理想教育,还包括爱国教育;不仅体现出道德教育,还突出了综合素质教育。例如在进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一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在院校内创设文化氛围,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领略我国传统文化,并从中感受中华民族精神,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科学保障教学效果。
        (二)注重提高教学效果
        在思政实践课中成功引入案例,是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是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符合启发式教学需求。结合高效思政理论课的情况,选择案例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可以引发学生共鸣的具有代表性的校园实例,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获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三是一些具有德育特点的历史典故。在选择案例上,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内容。通过学生主动开展讨论,整理案例隐含的有关知识。例如在进行“生活与消费”一单元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科学创设消费环境,以此为基础,能够确保学生进一步明确货物的基本职能,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创设在外国消费的场景,引导学生科学理解外汇和汇率,保障课堂教学效果。此外,积极创造一种师生和谐相处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注意理论与实践课程结合
        按照课程内容的特性,科学设计实践课,包括目标、渠道、方法等。当前,思政理论课各项课程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内容之间不仅有联系,还表现出各自特性。在社会实践表现方式上,可以有效融合校内外知识,密切总结课内外理论;高度融合读写看讲,灵活组合社会调研、公益服务和实践课内容。比如道德素养和法律基础课可以安排学生参观监狱,申请到法院进行旁听,模拟法庭庭审流程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法律知识,培养法律素质。还可以根据学生在校园内部的学习生活,参与校外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公民道德水平大调查、大学生信誉调研等活动,帮助学生不断开展自我教育。
        三、结束语
        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理论学习基础上结合实践教师提供的指导,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评价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实践学习中,达到理论学习目的的实践活动,对现阶段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洁, 张轶, ZHAOJie,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整合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2):109-112.
[2]胡晓娟.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