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

发表时间:2020/3/17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1期   作者:王春颖
[导读] 近年来,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吉林省洮南市蛟流河乡中学 王春颖

摘要:近年来,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化学课外实验是课堂实验的延伸和拓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着不求时效的倾向,并未发挥出它的作用。因此,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措施,提高实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开展
        引言
        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教师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设计一些操作简单富有趣味性的小实验,活跃化学课堂氛围有积极的作用,也提升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将趣味化学实验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从始至终都在引导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时探究式教学方式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阶段的化学科目,其实践性就更加显著,特别是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生成理性的化学观念,仅有如此,才可以切实提升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学习水平。同时整体的教学实践表明了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推动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兴趣探究,另一方面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继而推动学生更好地落实化学学习任务。
        1.2探究式教学有效展现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探究式教学的含义,能够总结出,探究式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一样,
过去的初中阶段化学教学当中,初中化学老师更加重视的是化学的概念讲述,根据化学科目的概念内容,老师会展开一系列单一乏味的大批量讲述,也就造成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觉得十分吃力。大多数学生并不具备优良的化学知识基础,而到了初中时期,化学在困难程度与深度方面超前推进了一步,此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中生很难在成绩方面有所突破,时结合探究式教学的运用,改革了原本老师一味教,学生一直看的传统方式。而是能够在课堂当中按照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积极的展开研究讨论,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人,而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在这种形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容易被激发出来,继而更加主动的加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2.优化措施分析
        2.1设立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化学实验思维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当中,有许多实验不单单源自于生活同时在生活当中获得了运用,学生设立生活情境,能够把化学当中繁琐的知识变得简便,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认识有关的知识,从而提高实验成效.就要求老师应该对实验内容展开深层的了解,之后讨论和其有关的生活情境。


比如,在教学“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一课时,可以把学生引入生活当中,可以带着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金属加工厂进行金属的采样实践,作为实验用品,学生自己亲手采样的化学实验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化学是和我们的生活存在紧密关联的,告诉学生要多观察生活中的实验运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科学地结合到实验当中,处理日常生活当中的问题。其一能够激发学生动手实施化学实验的兴趣,其二能够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关注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继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化学成绩。
        2.2 确立学习目标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当中,应该确立实验探究的实际目标,根据这个目标作为着手点确立实验探究的标准,保证实验探究和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化学知识层次等能够相顺应验探究的学习目标和标准的设立一方面应该有利于学生巩固现有的化学知识同时对学生的思维生成拓展,另一方面应该和学生的兴趣点保持较高的契合,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的主动性,继而展现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融入到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探究活动当中,老师应该适当对学生展开引导,拉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指引学生发现知识同时展开化学实验,来推动初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探究活动的合理展开。
        2.3由趣味化学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虽然在初三的时候才得到了开展,但是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跟化学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从生活实际入手,将趣味化学实验引入实际课堂中,为课题的引入做好铺垫,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实验:将一支蜡烛点燃,分别完成以下步骤,第一,用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产生的新物质;第二,用沾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石灰水会逐渐变浑浊,这一现象说明蜡烛燃烧会产生什么物质?通过这一趣味性的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得到了激发,在课题的学习中更加专注,提升了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2.4加强教师的指导
        初三的学生知识储备少,操作能力差。因此,一定要加强教师的指导,以保证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实验任务。例如,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知识后,可让学生用几种家庭常见物质自制汽水。在实验过程中,一是指导学生如何选用实验材料,如家中的塑料饮料瓶、柠檬酸,小苏打,食盐,白糖,果汁,冷开水等。二是指导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即食用柠檬酸和小苏打(NaHCO3)溶于水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含糖、果汁等成分的水中,可制成汽水。三是指导学生了解实验步骤,即在约500mL的饮料瓶中加入2勺白糖和适量果汁,加入约1.5g小苏打(碳酸氢钠),注入凉开水,再加入约1.5g柠檬酸,立即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半小时后,可以喝到清凉甘甜的汽水了。四是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即轻轻摇动瓶子时,瓶内产生大量气泡,不断上下翻滚。
        结语
        初中化学教学与实验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现化学趣味化实验教学非常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师应注意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要点,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观察探究能力的提升,为学生之后的化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