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9期   作者:翁雪贞
[导读] 小学数学“探究互动”教学模式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广东省化州市中垌镇中心小学 525144
        摘 要:小学数学“探究互动”教学模式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初步从:激趣引疑、探究互动、深化拓展、反思体验四个方面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探究互动”教学模式。该模式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疑念的驱动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猜想、动手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的综合学习方式。突出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
        关键词:激趣 探究互动 主体参与 能力的培养 个性发展
        一、概念界定
        探究互动教学模式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创设各种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疑念的驱动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猜想、动手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的综合学习方式。它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建构性、实践性与生成性等特点。探究互动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能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乐于交往,在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的同时,学生素质也得到全面提升。
        二、模式的特点
        1.体现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小学数学探究互动教学模式,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人人都有创新潜能的教学理念,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现、理解过程,促进他们在数学上得到主动发展。
        2.体现学习主体的个性发展。探究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大胆想象、勇于探索、多向交流、求异创新。具体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受教材的局限,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从各种教育资源中选取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二是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三是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获得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四是尊重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多样性,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切合自身实际的认知方式去探索、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也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三、模式操作程序
        1.激趣引疑。(课的准备阶段)小学生数学学习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着紧密的联系。鼓励学生开放式地提出各种学习问题,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2.探究互动。(课的自主探究阶段)在探究互动这一环节,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把学生带入学习、探究问题的情感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活动中获得学习经验的同时学会知识,思维得到训练。这一过程可在从下面几个环节进行。下面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课例说明。
        (1)初步感知,大胆猜想。学生观察: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出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说出这长方体含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让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并初步感知长方体体积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
        学生猜测:一个长方体的盒子含有几个1立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它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系?这一情景,让学生产生猜想,激发学生思维跳跃。
        (2)实验操作,发现规律。学生按给定的1立方厘米的个数,拼出学习过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或正长体),然后观察拼出来的立体图形填写下表,看有什么发现。
        形状   长   宽   高   小正方体的个数   体积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实物拼摆进一步建立学生的几何空间,学生自身个体有所发展。
        (3)小组学习,讨论交流。学生把自己填写的内容和自己的发现向小组的同学汇报,小组总结出共同点。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对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进行讨论,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知识的理解,在听和说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提高和发展。
        (4)师生互动,深化知识。小组汇报探究学习交流结果,教师有侧重点地引导和归纳。总结出实验结果: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交流,让全体学生逐步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原理。这一环节教师的位置非常重要,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同时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正确的判断、归纳、提升。
        3.深化拓展。(巩固与应用阶段)此环节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成功的欢乐。
        4.反思体验。(课的总结评价阶段)反思体验是总结性环节。它是在学生自主探索和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全节课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反思。又是对学习的方法进行总结评价,强化学习能力的培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