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王广忠

发表时间:2020/1/18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作者:王广忠
[导读] 摘要:建筑施工的情况复杂并且受到外界影响比较大,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其危险系数不断增高。

        安达市国土空间规划服务中心  黑龙江省安达市  151400
        摘要:建筑施工的情况复杂并且受到外界影响比较大,因而在施工过程中其危险系数不断增高。面临着复杂的外界条件变化和自身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需要通过安全管理工作来实现。任何时候安全是施工工作的生命线,安全管理工作的缺失会造成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为了避免事故出现,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引言
        安全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性话题。任何企业和个人,如果对安全管理忽视,势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对于建筑工程领域亦是如此,毕竟安全事故对于建筑领域的打击是巨大的。对此,提升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相关安全守则,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绝对是当前建筑行业首要工作任务。下文就建筑工程行业提升安全管理进行简述,希望本文能就提升建筑安全工程质量给予借鉴。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施工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以至于出现问题的时候无章可循。因为安全管理的意识薄弱,对安全管理的工作也不够重视,所以导致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规章制度也不够健全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在施工中遇到问题各部门之间就会相互的推诿扯皮、推卸责任,不仅使得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解决还容易产生纠纷甚至是影响工程的开展进行,导致工期延误、建设周期变长。当前很多企业因为对安全工作的忽视,导致各种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在施工场地常常可以看到随意堆放的材料,各种区域没有明确的划分,影响到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现场施工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近年来,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企业为了谋求发展,多在经济效益上下功夫,而忽略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调查显示,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多半源于工程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从而引发了安全事故。一方面,建筑企业过于追求自身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施工人员不服从安全管理规范而产生的安全风险,不仅坑害自己,也在危害他人。从管理层面,安全管理人员不作为,缺乏安全管理责任意识,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为赶工期,不惜代价,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置之不理,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导火线;从工程人员施工操作层面,上级安全意识淡薄也导致了基层员工对安全问题的忽视,员工不按规章制度施工作业,增大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2.3安全施工方案和现场管理脱节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的过程中具有着十分复杂的工程特点,工程周期长、施工方案的确定性不高、施工现场复杂程度大增大了进行安全管理的工作难度。但是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中得知,我国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理念的更新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于管理工作从管理领导者层面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而且理念老旧,更新换代慢。在管理的体制方面,没有完善的机制。各个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鱼龙混杂”、“各成一家”的局面,不利于管理工作的进行,在市场竞争中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另外在管理机制的运用过程中,管理工作应该是因地制宜的,照搬照抄别的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体系是不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从而就引发了管理效果不佳、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等一系列问题,对工程的质量等造成了不利影响。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在项目管理工作的发展中明显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对于管理工作虽然重视,但是在管理的规范性、合理性的角度上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2.4安全监督工作缺位
        一是由于工作对接不协调导致的安全监督缺失。如施工安全管理中责任与权力的脱节,职能部门权力与责任的交叉和重叠等等。这种现象的存在使得项目安全管理有时政出多门,有时又无人问津。二是由于安全监督执法人员职业素养欠缺导致的安全监督缺失。


如执法人员专业知识肤浅,执法力度不足,责任把关不严,责任追究不深等等。执法人员的徇私枉法为作业人员的违章作业、违反安全生产管理规则打开了方便之门。
        3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建构系统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体制
        安全生产责任管理体制的构建是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策略、措施得到贯彻落实的必要前提,因为体制具有刚性的作用,在体制面前体现出的是人人平等的精神。铁打的管理体制,流水的施工人员,对于任何冒犯体制的人员,不论他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依据体制的力量都可以对其严惩不贷。体制的构建要本着责权结合的原则,要包含对安全责任的动态追究,还要包含有度的激励措施,要能发挥出调动管理者管理积极性的作用,使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从制度上得以保障。
        3.2改变管理人员观念,明确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作为建筑企业,应积极从观念上进行重视,并思想上进行改变,真正将安全工作进行到底,用安全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护航,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有效提升。注重人才培养,定向培养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对建筑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从长远考虑,加强建筑安全管理人才方面的建设。为此,首先,建筑行业应联合高校设立专业对口的建筑安全管理相关专业,通过定向培养形式,为建筑企业培养输送专业的建筑安全管理人才,提高建筑安全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其次,对此建筑安全管理岗位,必须具备二级建造师以上资格证书,并设立专人专岗,持证上岗,不仅要求具备专业的建筑安全管理相关知识,同时要求拥有对施工技术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掌握能力,以及对重大危险源的察觉和控制能力,要求建筑安全管理人员不仅要懂管理,还要懂技术,能够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因技术问题造成的潜在安全风险,并及时妥善的处理,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再次,建筑企业必须端正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的从业态度,通过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端正其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要求安全管理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3.3做好施工安全技术性工作
        建筑工程的施工作业对技术性的要求很严格,在工程施工前要预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再针对工程施工的特点和技术质量的要求,以及施工方法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施工人员有较强的施工技术,尤其是一些特殊作业,一定要做好安全作业指导,并科学的制定安全施工操作规程,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施工作业。
        3.4加强定期巡检制度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工作,打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为了增强工作的安全性,避免危险施工,企业可以通过不定期的安全活动来创造一个安全生产的工作环境。可以在工作的地方张贴关于安全生产的标语横幅,关于安全生产的各种制度、条例和规范都可以张贴,来对安全工作进行警示和提醒。还可以定期的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检查以及质量测评,防止在工程施工中出现不安全的行为,保证各项工作安全、顺利的开展进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4结束语
        安全管理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巨大,它能够帮助构建良好的企业管理模式,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能够确保其他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也符合建筑工程的基本目标,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不能忽视,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能够保障建筑的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
        参考文献
        [1]朱晓魏,尚泽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区,2018,02:173+177.
        [2]费腾,许灵钰.关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8,2509:204+206.
        [3]刘更.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河南建材, 2018,05: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