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去氧肾上腺素预防仰卧位综合征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作者:顾学明 徐一刚(通讯作者)
[导读] 【摘 要】目的:以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评价和探讨为产妇提供腰硬联合麻醉及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在仰卧位综合征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将自2016年至2018年在我院产科实施剖宫产的产妇66例随机分为对比组(n=33)及观察组(n=33),两组孕妇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对比组孕妇术中联合应用多巴胺静脉泵注,观察组孕妇术中联合应用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泵注。结果:观察组出现仰卧位综合征产妇10例,总发生率30.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麻醉科  江苏苏州  215228)
 
【摘  要】目的:以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评价和探讨为产妇提供腰硬联合麻醉及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在仰卧位综合征中的预防效果。方法:将自2016年至2018年在我院产科实施剖宫产的产妇66例随机分为对比组(n=33)及观察组(n=33),两组孕妇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对比组孕妇术中联合应用多巴胺静脉泵注,观察组孕妇术中联合应用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泵注。结果:观察组出现仰卧位综合征产妇10例,总发生率30.30%,对比组出现仰卧位综合征产妇4例,总发生率12.12%,观察组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麻醉前产妇HR、DBP、SBP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产妇HR均较麻醉前升高且观察组HR均低于对比组,P<0.05,麻醉后产妇DBP及SBP均高于麻醉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并配合术中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泵注能够有效抑制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去氧肾上腺素;仰卧位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155-01
 

妊娠晚期产妇由于子宫不断增大,容易导致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对盆腔静脉以及下腔静脉回流等均会产生阻碍作用,此外,也会导致心排出量及回心血量减少等,进而造成血压下降并加大休克风险[1]。此次研究以66例在我院产科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均自2016年至2018年接受剖宫产,分析产妇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及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注射对于降低仰卧位综合征所发挥的作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以66例在我院产科实施剖宫产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入组产妇均具有较好的手术耐受性且均为单胎足月产妇;无意识障碍、理解或者沟通障碍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麻醉及手术配合度较高。排除标准:有妊娠期高血压或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合并肝肾功能障碍孕妇;神经系统或者心脑系统疾病孕妇;有精神病史或者人格障碍史孕妇[2]。随机将66例孕妇分为2组,对比组(n=33)孕妇年龄21至42周岁,平均年龄(29.89±4.23)岁,初产妇19例、经产妇14例,孕周39至42周,平均孕周(40.34±1.09)周,观察组(n=33)孕妇年龄20至41周岁,平均年龄(29.43±4.17)岁,初产妇18例、经产妇15例,孕周39至42周,平均孕周(40.65±1.11)周。纳入孕妇经分组后其产次、孕周等临床资料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术前为产妇补充300-500ml液体进行扩容,取其左侧卧位并为其提供腰硬联合麻醉,注射布比卡因7.5-12mg,于10s内完成注射。为对比组产妇实施多巴胺静脉泵注,应用剂量为2μg/(kg·min),为观察组产妇实施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泵注,泵注剂量为100-120μg。对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加强监测,若对比组产妇心率<55次/min需要追加阿托品0.3mg,若收缩压降低幅度超过麻醉前20%则需要追加2mg多巴胺,若观察组产妇心率<55次/min则需要追加阿托品0.3mg,若产妇收缩压降低幅度超过麻醉前20%则需要追加去氧肾上腺素30μg[3]
1.3评价指标
(1)统计产妇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仰卧位综合征发生情况并对仰卧位综合征总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
(2)检测和对比麻醉前、麻醉后5min、麻醉后10min、麻醉后20min产妇心率(HR)、高血压(DBP)及低血压(SBP)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应用及分析  本次研究应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数据资料处理及分析,百分率(%)表示正态分布计数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通过tχ2检验正态分布计数资料、计量资料,P<0.05,组间对比可见显著差异。
2 结果
2.1产妇仰卧位综合征发生情况组间对比  观察组出现仰卧位综合征产妇10例,总发生率30.30%,对比组出现仰卧位综合征产妇4例,总发生率12.12%,观察组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1。
表1  产妇仰卧位综合征发生情况组间对比[n(%)]
组别
恶心
呕吐
低血压
总计
对比组(n=33)
3(9.09)
3(9.09)
4(12.12)
10(30.30)
观察组(n=33)
2(6.06)
1(3.03)
1(3.03)
4(12.12)
χ2
1.165
0.899
3.137
4.506
P
>0.05
>0.05
<0.05
<0.05
2.2产妇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情况组间对比  麻醉前产妇HR、DBP、SBP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产妇HR均较麻醉前升高且观察组HR均低于对比组,P<0.05,麻醉后产妇DBP及SBP均高于麻醉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比组,P<0.05,见表2。
表2  产妇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情况组间对比(`x±s
分组
观察指标
麻醉前
麻醉后5min
麻醉后10min
麻醉后20min
对比组(n=33)
HR(次/min)
97.34±8.56
115.56±7.53
112.46±7.82
110.32±8.96
DBP(mmHg)
84.35±7.16
58.36±7.03
64.35±7.15
72.23±9.08
SBP(mmHg)
124.23±6.48
100.23±7.46
106.45±8.35
106.79±9.04
观察组
HR(次/min)
97.42±8.47
105.34±7.54
96.02±9.34
98.23±7.47
DBP(mmHg)
83.34±8.23
77.24±7.02
78.18±6.45
79.35±7.42
SBP(mmHg)
125.35±6.89
124.34±7.34
125.39±7.68
127.02±8.11
3 讨论
剖宫产术产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导致腹部肌肉松弛及麻醉平面内血管扩张,导致下腔静脉受到压迫,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胸闷、头晕等,不但会加重产妇的不适感,同时也会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并加大各类相关并发症风险,病情严重者出现中枢神经受损、酸中毒以及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结局的可能性较大,损害母婴生命健康,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4-5]
腰硬联合麻醉为剖宫产常用麻醉方式,产妇出现仰卧位综合征的可能性较高,影响胎盘组织供血以及供氧,极大地损害母婴健康。临床常采用取产妇左侧卧位以及术前扩容等方式对于降低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较高的发生风险[6]
作为临床常用α1-受体激动剂,去氧肾上腺素属于拟肾上腺素药物,具有疗效确切、作用时间长以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可有效抑制低血压发生率,不但能够使胎盘血管阻力获得降低,同时还可促进胎盘血流灌注改善,而且可迅速发挥药效且药效持续时间较短,用药安全性较高[7-8]
此次研究中,观察组仰卧位综合征总发生率30.30%,对比组总发生率12.12%,观察组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麻醉后产妇HR均较麻醉前升高且观察组心率均低于对比组,P<0.05,麻醉后产妇DBP及SBP均高于麻醉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比组,P<0.05。综上所述,为剖宫产产妇提供腰硬联合麻醉并配合术中去氧肾上腺素静脉泵注对于降低仰卧位综合征发生率可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邬小南,许庆,陈耀兵,张巍.霍姆联合静注去氧肾上腺素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仰卧位综合征的临床效果[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4):102-103.
[2]张芳.去氧肾上腺素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9,9(17):79.
[3]孙艳伟,曹剑哲,刘君红,刘丽芬,等.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效果评价[J].中国药业,2018,27(12):35-37.
[4]孙艳伟,曹剑哲,刘君红,刘丽芬,等.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效果评价[J].中国药业,2018,27(12):35-37.
[5]刘新结,夏开群.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应用在剖宫产术患者麻醉中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7,23(18):68-69.
[6]谢晓芳.研究去氧肾上腺素不同给药方式对腰麻剖宫产产妇低血压及 新生儿的影响评价[J].医药前沿,2018,8(23):119-120.
[7]曹剑哲,孙艳伟,刘君红,刘丽芬,等.观察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预防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9):70-71
[8]王华平.盐酸去氧肾上腺素的不同用法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时低血压的防治效果对比[J].医药前沿,2016,6(1):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