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

发表时间:2020/1/16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7期   作者:段文艳
[导读] 【摘 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医药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8月~2019年6月我院7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例,并以其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以西药方案治疗,同期观察组增加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内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89.19%,且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8.10%,对照组10.81%,
(河北省唐县中医医院  河北保定  072350
 
【摘  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中医药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的治疗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8月~20196月我院7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例,并以其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以西药方案治疗,同期观察组增加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内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89.19%,且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8.10%,对照组10.81%,且P0.05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应用中医药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进行内服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同时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中医;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价值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7-0264-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是由于患者冠脉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而诱发的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及缺氧而诱发的心脏疾病。随着患者病情进展容易造成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异常,并且也是诱发患者心力衰竭的最主要和常见原因,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其病情较重,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中医理论认为此类患者的病机主要在于阳气虚衰和血脉瘀阻,所以治疗中还需坚持温阳益气以及活血利水的原则,通过口服中医药治疗可发挥良好的辅助治疗价值,本文将着重探究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中医药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的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线性资料
随机抽取20178月~20196月我院7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例,以其治疗方案为标准分组,观察组(37例):性别比,男∶女=2017;年龄4886岁,均值(63.5±0.3)岁。对照组(37例):性别比,男∶女=1918;年龄4788岁,均值(62.8±0.5)岁。2组线性资料在比较中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以西药方案治疗,即应用强心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同期观察组增加真武汤合血府逐於汤内服治疗,该中药组方为:白术和川芎为15g,茯苓、当归、芍药、干姜、牛膝、红花、生地黄及制附子均为9g,桃仁为12g,甘草、赤芍、桔梗及枳壳均为6g,柴胡为3g。上述中药加水中进行煎煮,大约需取汁300ml,每日口服1剂,可分为早、晚间分次服用。两组均治疗两周。
1.3评估指标
1)根据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改善以及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价,显效:即胸闷、心悸等症状和体征均完全或大部分消退,同时心功能的改善幅度≥2级;有效:即相关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同时心功能改善幅度达1级;无效:即经治疗相关症状和体征以及心功能等均并未改善。(2)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以SPSS17.0分析,标准差以()描述,行χ2检验,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89.19%,且P0.05
1 两组疗效比较[n(%)]
分组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7
2259.46
1437.84
12.70
3697.30
对照组
37
1540.54
1848.65
410.81
3389.19
χ2
 
9.206
4.926
5.027
5.027
p
 
0.000
0.026
0.012
0.012
2.2不良反应率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8.10%,对照组10.81%,且P0.05
2 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n(%)]
分组
n
恶心
头晕
发热
总发生率
观察组
37
38.11
00.00
00.00
38.11
对照组
37
12.70
25.41
12.70
410.81
χ2
 
1.026
0.446
0.173
0.319
p
 
0.071
0.095
0.102
0.118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广大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至终末期的严重性并发症,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机在于患者缺血和缺氧状态,致使心肌细胞内ATP合成过程遭受抑制,导致心肌的正常收缩能力发生衰退并且顺应性降低。患者的主要症状多表现为胸闷、气喘、心悸和胸痛等。中医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并将该疾病纳入到“喘症”、胸痹以及“心悸”等范畴中,并且认为患者多数属于本虚而标实之证,心肾阳虚即为该病之本,水湿泛滥以及淤血内停为该病之标[2]-[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和血府逐瘀汤进行内服治疗,从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的总体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并且两组在不良反应率比较中无显著差异。这也表明加用该中药方剂进行内服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具有疗效显著和安全性高的应用优势。真武汤为中医经典方剂,具有温阳利水的功能,方剂中附子为君药具备温肾助阳的药用价值;茯苓则具有利水渗湿效果;加用生姜可帮助温胃散寒;白术和白芍具有健脾燥湿以及缓急止痛的作用。血府逐瘀汤具有调节血行不畅以及胸中血瘀等作用,是在桃红四物汤和四逆汤的基础上化载而来,可发挥活血化瘀、养血行气等功效[4]。并且通过将中医药真武汤与血府逐瘀汤进行联合应用,能够切中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病机特点,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应用中医药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进行内服治疗可显著提升疗效,同时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朱慧君.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8,33 (21):3154-3156.
[2]李娜.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及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28(10):104-105.
[3]贾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在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18,36(5):591-5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