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兼得 情趣兼备 文质兼美——“真美语文”的艺术取向 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作者:黄锦文
[导读]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将近二十年。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以“真美”为追求,实践“言意兼得、情趣兼备、文质兼美”的语文教学
        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将近二十年。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以“真美”为追求,实践“言意兼得、情趣兼备、文质兼美”的语文教学。笔者认为:“言意兼得、情趣兼备、文质兼美”是“真美语文”的艺术取向,笔者将以《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为例子,对“真美语文”的艺术取向进行深入探析。
        一、言意兼得:品味语言  涵泳体会。
        在第八届全国小语青年教师阅读赛课闭幕式上,崔峦老师曾说:“语文姓“语”名“文”,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的首当其任。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理想的语文课是学生在朗读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品味文本语言、涵泳文本语言,从而感受文本语言的表达图式与特点。这个过程十分微妙,学生在不知不觉、无声无息之中,对文本语言有一种无法言说的体会与感悟。以下是笔者《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一个教学片段:
        生:我还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感受到花多。
        师:知道什么是“花团锦簇”?什么是“姹紫嫣红”吗?
        生:花团锦簇就是指一簇簇的花簇拥在一起,竞相开放。
        生:姹紫嫣红就是指各种各样的花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师:真会理解!请同学看屏幕。(出示图片)
师:看到这美丽的画面,你还想到什么词来形容呢?
生: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生:五彩缤纷、五彩斑斓、
        生:繁花似锦、鲜花怒放、
        生:千姿百态、婀娜多姿、
        生:花的王国、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大家边听
边想象,然后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
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就像一个花的海洋,看完这朵,又看那朵,看完这边,又看那边,真是让人应接不暇。
        师:看来你已经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了。
生:我仿佛看到繁花似锦、鲜花怒放的景象,一只只蝴蝶在翩翩
起舞,还仿佛闻到那沁人心脾的花香。
        师:好一个“沁人心脾”啊!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景色。配乐出示图片。
        “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个秘密。”歌德的这句话当然不是针对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但仔细品味,似乎又没有哪句话能如此言简意赅地阐释出阅读教学的真谛了。笔者在教学中,将学生引向“意”后面“言”的规律上,并以语用训练的形式让学生在文本的“情境场”中进行语言迁移,形成语言能力,达至言意兼得的艺术取向。
       
        二、情趣兼备:情意浓浓  趣味盎然。
        情趣兼备是语文课的理想状态。课堂教学最糟糕的状态的就是缺少情趣,情趣对语文课堂尤为重要。所谓的情趣是教师对课堂热情满怀、对学生真诚以待、对文本一往情深……教师的这些情愫,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教师对课堂有热情,学生对课堂自然一往情深;教师对学生有真情,师生之间自然情意浓浓;教师对文本有感情,学生对文本自然能情动于中。

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笔者这样情意浓浓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我们五彩斑斓的世界,有许多美的东西。既有让我们引以为荣的祖国的锦绣河山,也有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今天,黄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道,到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我们的第一站是德国。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德国迷人的风光。(配乐播放德国迷人风光图片)
        师:(教师配乐解说)德国有梦幻般的莱茵河,有雄伟壮观的建筑,有别具风格的民居,还有美丽怡人的景色。
        伽达默尔说:“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是的,语文教学中,遵循语文课的学习规律,用我们情深意浓的精妙语言带领孩子充分享受语文赋予的美好感觉,学会优美地表达和幸福地生活,是语文教师的本事!本环节的教学,教师用富有感染力、震撼力的课堂去打动每一个学生,带领学生进入隽美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热爱之情,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热情的态度去学好美的语文、接受美的熏陶。
       
        三、文质兼美:文质彬彬  方为真美
        理想的语文课应该是文质兼美的。所谓文质兼美,指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统一与和谐,文质兼美,是语文课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本质要求,也是语文课应有的本色与底色。从教学内容来说,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语言优美、思想性强的文章,可谓是文质兼美之范本;从教学过程来说,教师个人形象、教学语言、教学过程等,都应该成为美的引领、美的熏陶、美的体现,这样的语文课,在真实、朴实中,才不至于俗气、枯燥乏味。请看:
师:自己养花却让别人看,这确实是一个奇特的民族。这也是一
种耐人寻味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
        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你是怎么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的?请同学看屏幕。
        出示幻灯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                       ;这就是我为人人;走在街上的时候,                         。这就是人人为我。
师:我们明白了每个人要先为别人奉献,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
也能得到很多,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种境界确实耐人寻味呀!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我们的感悟吧!(出示这段文字课件)
        生齐读句子。
师:我们身边有这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例子吗?
生:有,同学轮流值日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体现。每
个人值日的时候都是尽心地为别人服务,反过来,别人值日,也是尽心为我们服务。
生:还有同学们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既是给别人提
供了书,而别人也为你提供了书阅读。
生:在社会上也是如此,无论你干哪一行,你总是在某一个方面
为别人服务,而在许多方面,你都在接受别人为你服务。
        师:同学们理解得真到位!你们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善于感受的心。
        《自己的花让别人看的》是一篇文质兼美、精美隽永的散文。本课的设计以跟随季羡林先生展开“异域风情之旅”的课堂展开,让学生从质疑课题入手,选择季老最后发出的感慨“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景色的奇丽与民族的奇特,从而达到点化本文的中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境界,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文质彬彬,方为真美。
       
        语文教学,最美好的艺术状态就是让学生在涵泳语言的过程中得意、得言、得法,在优美的教学语言、隽美的教学情境、和美的教学过程中学习语文,在充满情趣的教与学中提升语文素养。“言意兼得、情趣兼备、文质兼美”,是“真美语文”的生动体现和艺术取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