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作者:刘 中 山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进,教书育人也不再是单纯的应试教育,而是将应试和德育结合在一起,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进,教书育人也不再是单纯的应试教育,而是将应试和德育结合在一起,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初中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有着承上启下的关系。并且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青春成长的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会在这个阶段形成。所以德育教育对初中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
        一、初中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不重视德育教育
很多初中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学生只有学习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大多教师还是以知识型的教育为主,使得学生没有了解德育教育的真正教育。并且德育课程的课时本身就比较少,由于教师的不重视,德育课经常会被主课占用。
除此之外,一些初中学校的德育教育没有进行统一管理,无法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来开展德育活动,使得学生对德育的认识只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德育考试上。
        2.重传递
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都会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师模式,强制地去灌输给学生德育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无法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地价值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缺乏实践
任何的学习都离不开实践,现在学生学习德育的“战场”大多还停留在校内,缺乏有效地实践活动。并且由于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因素,对实践活动进行了约束,各种的“禁止”缩小了实践活动的范围,使实践活动受到了限制。
        4.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脱离
尽管初中的德育教育会有专业老师为学生讲解课程,但要知道德育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使分不开的,特别是和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让学生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含义,还要让学生把文章中的含义和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班主任在班级里扮演的角色是一名主导者,学生只有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才能够充分德育教育的作用。所以,无论是哪一门科目的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为学生的德育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初中德育教育教学的方法
        1.加强德育教育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任何一门学科都来源于生活,德育教育也不例外,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然后再落实到自身的行为上面。所以说学生的德育教育要和学生的家庭、生活联系起来。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来讲述自己在社会或者是学校中看到的德育问题,让学生加深德育和生活的联系。
        2.谈话教育的方法
谈话教育就是教学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让学生进行回答的方法。这种方式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有效地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断的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除此之外,谈话教育也是有着一定的弊端的,因为这种方法是教师进行一对一的问答,所以会降慢课堂的速度。想要改善这一缺点,教师可以在德育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发言,提出自己的疑惑、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对德育教育的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善,使学生的德育教育得到提高。
        3.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
很多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会降低学生对德育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灵活地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是德育学习的主体,所以德育的教育内容也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添加一些有关于科学创新、环境保护、抵制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等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4.因材施教
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是比较大的,所以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根据学生在这个年龄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并且教师也应该对自己的个人特点有充分地了解,有的教师是充满激情的,讲课的时候也比较有活力;有的教师较为温和,个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有的教师较为冷静,会让学生感觉到严肃。所以教师要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给学生传递爱国主义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素质教育地不断推进,现在的目前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起。初中的德育教育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也存在着不足。所以教师要针对目前德育教育存在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为家庭、和社会培养出有责任心、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和显.中学德育教育的困惑及策略[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2]王向东.解决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的方法与对策[J].学周刊,201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