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分析 李翠翠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作者:李翠翠
[导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十分丰富。
        山东合一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东营  257400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但传统的农田水利灌溉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了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需要建设生态化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并充分的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文章以农田为例分析水利工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节水灌溉的具体策略,进而保障农业生产获得丰收。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运用
        1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不仅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增加,而且土地退化、沙漠化现象十分突出,部分河流和湖泊存在干涸和淤积等问题,这不仅导致江河下游洪涝灾害频繁发生,而且还增加了土地荒芜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更为严竣,在农业灌溉用水方面,在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上,还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以此来保证农作物的稳产和增产。当前农民种植技术不断改进,水资源利用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国家供水的案例,同时也是农民创收及恢复良好生态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2节水灌溉项目存在的问题
        2.1节水灌溉项目规划不合理
        在规划节水灌溉项目时,设计人员过分依赖以往的资料,却不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从而致使节水灌溉项目规划出现很多不合理之处。比如没有对节水灌溉区域的种植结构、地质构造、土壤成分进行精确分析;不了解区域内的水域范围、水质状况;不确定区域内的土地产权隶属情况等。由于设计人员仅仅凭借过往的经验就直接设计,所以才会出现设计思路与实地情况不相符,设计规划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2.2缺乏配套资金
        在农田水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所批复的资金额度通常较大,而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并且政府扶植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较多,因此实际分配到每个项目的资金较少,政府难以为各个项目提供充足的配套资金,这是高效节水灌溉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个别项目中,对于已经批复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单位甚至只能通过“赊、欠、垫”的方式来实施建设,当工程竣工之后,也不能够及时落实结算和审计工作。
        2.3配套设施不完善
        配套设施不完善是目前我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例如中国新疆地区,在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下,当地水利建设一直没能跟上时代步伐,当地河流众多,但是骨干控制性水利工程却少之又少,而且一些已经建成的水利工程还存在标准低、老化严重等问题,在此情况下,就算当地采用了高效节水灌溉,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也很难收到显著效益。又比如在国内其他一些地区,随着高效节水灌溉的推广应用,滴灌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想要保持滴灌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需要具备机井设施,而且还要增加电力设施,个别地区在资金不足等问题的影响下,滴灌项目难以正常运行。
        3节水灌溉的技术在农田中的运用策略
        3.1防止管道防渗
        节水灌溉运用方面主要保障渠道具有良好的防渗性,同时也需要保证管道能够较好输水,进而减少输水中所产生的水量流失情况。尤其在农作物成长的过程中对水源的需要量较大,这也是灌溉技术运用的主要方面,因此,这就需要做好管道防渗的工作,一方面是提升灌溉的效果,而另一方面主要是更好地保障农业灌溉能够及时输送到作物中。在具体灌溉方面,可以通过挖土成渠方式而实施水输,从而保障农作物能够良好生长,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因管道泄漏而导致节约水资源出现浪费的情况。此外,在灌溉过程中需要管道输水,但是由于水面蒸发以及渠床杂草等蒸发就导致水资源出现大量耗损的情况,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减少管道输水过程中所带来的损失,在灌溉过程中需要做好防止蒸发损失的工作。


        3.2做好渠道防渗的工作
        农业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需要量较大,为了能够保障渠道输水能够提高效率并且减少浪费的情况,则可以从渠道防渗的材料运用方面完善对应的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则可以运用浆砌块石,然后再通过现浇混凝土实施护面,这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渗漏损失,大约是80%-90%,而通过浆砌石的方式可以减少水资源损失大约是60%~70%。此外,如果运用混凝土实施护面则通过运用U型渠道有效改善渠道运输情况,同时减少过水的断面情况,提升了灌溉的效率,同时也实现节约水源的目的。
        3.3运用先进技术实施灌溉
        目前较为有效的技术是喷灌技术,它主要是通过水泵以及动力机栈设备而给予水加压,从而使得水资源能够在一定的高度中提升水源的落差,从而扩大灌溉的覆盖面。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喷头设计的方式有限的水资源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如将喷头朝上,使得水喷洒向空中,水在空中能够分散成较细小水滴再落到地面,这可以节约水资源,而且也可以使得灌溉更加的均匀,从而更好地保证作物的生长。再者就是从喷灌设备方面需要提升灵活度,提高了灌溉效率。①固定式喷灌,主要保持喷头移动而其他部分不能动,这种灌溉方式主要是运用在范围较大地区的灌溉;②是半固定式的喷灌,主要是喷头设备可移动,而其他的喷头支管也能够适当移动,和①比较,②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够广泛运用在范围较大区域灌溉;③是移动式的喷灌,这种灌溉方式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在山区或者是环境恶劣地区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
        3.4提升灌溉管理能力
        ①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灌溉工作,不仅从灌溉工程设计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从而更好地发挥灌溉工程的作用,充分保证农田作物获得良好的产量;②作物种植技术人员需要指导农民科学搭配农作物种植,一方面是保证农民种植获得丰收,另一方面运用最少的水资源而为作物丰收带来最大化的效益;③积极研究节水农业产生方式,这就需要农业技术给予大力支持,在投入资源较小的情况而获得最大的作物丰收。
        3.5优化水资源配置
        我国的水资源一直非常紧缺,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引入,可以填补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的不足,对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选择。因此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员要对节水灌溉区域状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优化水资源配置,实行分质灌水法。在建设节水灌溉项目的过程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合理配置生活、农业以及生态系统的水资源。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环境检测和考察,严格贯彻落实“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的分配方针,明确制定灌区用水总量的具体指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6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有利于推动水利工程项目的全面开展。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坚持高效节水原则,实行农业连片分区,增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完成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联合,成为现代化的高效节水浇灌示范工程。在建设,高效节水浇灌示范工程时,对于高校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需要积极建设的地方和社会整体状态较好的地方基础条件较好,在这些地域建设高效节水浇灌示范工程可以加速建设效率,提高建设的整体效果,对周边地域起到促进作用。
        4结语
        加强现代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水利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的效率,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当前灌溉工程的有效开展,应该不断的提升节水灌溉的措施的科学性,制定完善的措施,进行精细化灌溉。
        参考文献:
        [1]王焱,王德玉.农田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分析[J].北京农业,2015(15).
        [2]闫丽娟.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5).
        [3]吕晓丛,赵金山.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35(24):58-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