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合作学习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11月   作者:林海燕
[导读] 我们全体老师在新校长的带领之下,探讨出一套新的合作学习方案,尽管还在实施当中,但是我们会不断探索不断地完善
            林海燕  郝 岩 齐齐哈尔阳光学校 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摘要  我们全体老师在新校长的带领之下,探讨出一套新的合作学习方案,尽管还在实施当中,但是我们会不断探索不断地完善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实施方案 特征  形式
•         要求:随着党的十九大的顺利召开,我们学校也力争走在新课改的前沿,我们全体老师在新校长的带领之下,探讨出一套新的合作学习方案,尽管还在实施当中,但是我们会不断探索不断地完善,主要体现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分组合作学习,以及课后的分组合作学习活动,加分评比活动。班级给学生分组一定各个学科统一起来,所分得学习小组要有一定的阶段性、稳定性,便于评价、比较、总结、激励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还需要教师在课改的 “前沿阵地”----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虽然一节课不长,只有40分钟,对于数学来说更不够用,如何合理地运用这40分钟的时间,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采用“兵教兵”、“兵带兵”、“兵评兵”的小组合作模式,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从而实现“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实现自身价值”。                                   
         一、合作小组的组建和小组活动的实施方案                                  1.合作小组的组建。目前学习小组大多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座位就近分组,座位变了,小组也就变了,随意性比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把班级的所有科任老师聚在一起,共同商讨哪些学生分到一组合适,我们一起对每个学生作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尽量使按座位分组更合理,一个月或一周可一、三组,二、四组座位交换,一般不会打乱组的成员,使组员稳定。组员一般以4人为宜,分组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每个小组都有高,中,底三个层次的学生,且各组间学生的成绩,能力尽量平衡。这样有利于各组间的公平竞争,使班级的学习气氛更浓。                           
         2.小组合作学习的气氛要浓厚。在实际的操作中,老师习惯听优等生的发言,容易忽略中等生,特别是后进生,没能进入小组合作的学习氛围。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老师没有创设切合学生的实际问题情景,同时老师也没有提出合作学习的任务与要求,致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缺乏探究的方向。在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多给中等生,后进生机会。同时对优等生和后进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比如可以给他们多加分,对其学习活动进行多样化的评价,对后进生多鼓励,从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              
        3.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要恰当。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千万不要为了追求合作学习效果,在内容选择上要科学。如选择形象,难度合适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不要为了追求课堂学习气氛,选择很简单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致使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教学价值。因此,在合作学习内容选择上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又要研究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因此要选择那些有规律性的问题、开放性问题、实验性问题、挑战性问题。                                            
        4.合作交流与教师的评价要科学。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在交流后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评价。评价要科学、全面,不要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不要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二、合作学习的特征                                                  1.是小组内成员互动。                                    
        2.是小组成员都有明确的讨论目的,或有需要解决的学习任务。
3.是小组内成员有相互合作帮助的互动气氛。
4.是小组内成员人人参与,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课前协预习、课中讨论式、课后研讨式三种。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头一天先自学一遍,找出重难点,及自己不懂得知识点。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上课前准备充分,合作学习时能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在这个环节上课前老师还会布置一个互相检测预习效果的环节,同学之间互相检测,避免预习时遗漏知识点。
         2.课中讨论
        课中讨论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见解,也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在每一次讨论中,小组内的成员有相对明确的分工,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固定的时向内完成学习内容。
        3.课后研讨
        课后研讨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内的同学进行互帮互助,基础差的同学主动请教基础好的同学,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以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指学生为了解决某一问题,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注意问题                           1.注意和其他教学方式的配合运用。教学中不存在一种适合于所有教学情景的万能方法和模式,教学过程十分复杂,内容非常丰富,所要完成的任务多种多样,因此,教学应该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与之适应。                                             2.注意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有的教师认为上课只是提出一个问题,归纳一个总结,工作任务大大减轻了。其实教师的功夫要下在课前的深入备课,深挖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与学法,预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可能够出现的问题和障碍等等情况,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课堂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应把自己视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因为如果教师把自己看作是工作者的话,那他就不会把学生看作是人,而是工作对象,予以机械刺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应逐渐变成“指导----参与”的关系。
        3.注意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
        千万不要把合作变成了一种课堂的点缀,首先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必须为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空,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形成了初步的认识,才会有交流的需要。其次,教师必须给足学生讨论交流的时空,让各种不同的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第三、学生合作后教师要给足学生发言、补充、更正甚至于辩论的时空,这个时候是学生思维火花最易闪现的时候。每一接数学课都有不同的内容,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掌握程度来确定小组合作的时间。
   总之,我们的阵地在课堂,随着11月17号在我们学校合作学习现场会的召开,我深信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有新的突破,对我而言,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教者的我们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寻求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要真正做到小组合作的质量,效果。使小组合作更加趋于完善、合理与科学,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