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发表时间:2020/1/10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13期   作者:曹文秀
[导读] 目的 研究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

曹文秀 (江阴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  江苏江阴  214400)
        摘要:目的 研究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联合护理两组,各60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在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中不采用护理方法,联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采用术中的护理配合的方法。对比常规护理、联合护理两组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联合护理组患者护理效果(96.66%)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效果(85.00%),联合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8.33%)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21.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的患者在接受护理配合后,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及身体康复有极大的帮助,推荐使用。
        关键词: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并发症发生概率;护理配合
       
       
        结肠息肉是一类从粘膜表面突出到结肠肠腔内的隆起状的病变[1]。按病理可分为:腺瘤样息肉(包括乳头状腺瘤),炎性息肉,错构瘤型息肉,以及其他如粘膜肥厚增生形成增生性息肉,淋巴组织增生,类癌等疾患[2]。本研究分析行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方案,对比常规治疗的方式和护理配合的方法,优化护理方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并提高了患者护理效果,结论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接受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联合护理两组,组间分布为常规护理组(n=60)与联合护理组(n=60)。常规护理组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23-72周岁,平均年龄(47.65±24.35)周岁;联合护理组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26-73周岁,平均年龄(49.29±23.71)周岁。患者年龄、体重、合并疾病及病程等统计结果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校准结果合格。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确诊为结肠息肉(病);(2)通过讲解,同意并签署研究护理方法同意书。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在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中不采用护理方法,根据结肠息肉患者的实际情况,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和其他身体特征的变化,避免其他外界因素比如情绪激动,不配合医护人员检查等情况影响手术进行。联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采用护理配合的方法。(1)在手术前医护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例,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定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可以进行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的。此外,要向患者传达结肠息肉高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释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的手术流程和原理,增强他们对于此类疾病的认识,并加强术前饮食指导,少纤维素少渣半流质3天,便秘病人特殊对待。(2)在手术前医生、护理科护士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让患者在术前保持良好的心情,降低忧虑、恐慌的情绪,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再次确认肠道准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老年患者附图向患者说明。(3)在手术中要准备好手术相关的用具和设备,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消毒,对相关医疗器械进行清点和检查,确保能够正常使用,保障手术科学、规范、有序地进行;(4)在手术过程中,要取左侧屈膝躺卧的位置,医护人员在插镜前要在患者的肛门处涂润滑剂,动作要轻,慢慢进入肠内,避免设备对于患者的肠粘膜有所损伤[3]。此外要注意腹部状况,尽量减少拉伸引起的不适,按息肉的大小、形状、类型来设定切除和电凝指数[4]。(5)手术完成后在报告单上注明手术后注意事项,及病理结果的获取方式,并口头告知病人及家属,并加强特殊患者的交接班管理,安排好床头交接班,对于重症病人要及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生命特征变化及护理效果。(6)患者出院后还要建立护理档案,及时和患者进行术后注意事项的沟通,定期进行随访,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专业性的解答,并提供心理指导和意见,督促和帮助患者完成康复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并对比患者护理效果。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并未缓解,需通过其他护理方式干预康复,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通过适当护理调整即可康复,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无并发症出现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研究120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护理配合方式的患者,所有相关数据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形式校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概率、护理效果)用(n%)表示,行x²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
        联合护理组患者采用护理配合的方式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n%)
        

        3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科学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在肠镜下对结肠息肉行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已经可以取代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方法。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用于治疗结肠息肉尽管具有操作简单,死亡率低,术后恢复期短等优点,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在进行电切和凝电的过程中容易对患者的肠粘膜和肠壁造成损害[5]。因此,对于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疾病的患者,要对术中的护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采用护理配合的方法,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治疗方案,将其并发症发生概率降到最低,还能够减少患者的康复护理时间,提高康复率[6]。
        研究表明,联合护理组患者护理效果(96.66%)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效果(85.00%),联合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8.33%)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21.66%)。由此可见,护理配合的护理方式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消除或减少护理隐患,降低疾病的潜在风险。
        综上所述,护理配合的方式较常规护理方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提高,值得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何应碧. 经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J]. 临床研究,2018,26(4):46-48.
        [2]马玲. 经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0):32,34.
        [3]常琛. 肠镜下结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3):156-157.
        [4]周艳,邵月春. 结肠息肉患者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3):40-41.
        [5]周丽. 结肠息肉患者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的护理[J]. 医药前沿,2017,7(17):257.
        [6]王豹. 结肠息肉患者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3):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