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排螺旋 CT 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   作者:侯镇夷
[导读] 研究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出我院骨科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诊治的80例胸廓骨折患者,随机纳入A组与B组,每组各40例,A组应用X线摄片诊断,B组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对比其诊断结果。结果:A组检出胸骨骨折4例,胸骨柄骨折1例,肩胛骨骨折3例,肋骨骨折13例,胸腰椎骨骨折4例,准确率为62.5%(25/40);B组检出胸骨骨折7例,胸骨柄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4例,肋骨骨折16例,胸腰椎骨骨折6例,准确率为87.5%(35/40);B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行。
        【关键词】64排螺旋CT;胸廓骨折;诊断价值

        胸廓骨折是骨科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病变部位常见于胸骨、胸骨柄、肩胛骨、肋骨、胸腰椎骨等[1]。胸廓骨折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疼痛,继而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2]。近年来,随着交通业的发展,临床上因车祸引起的胸廓骨折越来越常见,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实践经验表明,针对胸廓骨折患者而言,及早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基本前提。鉴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临床诊断胸廓骨折的有效手段,就我院骨科8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分析,并对比X线摄片诊断与64排螺旋CT诊断的应用价值,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出我院骨科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诊治的80例胸廓骨折患者,均有明显外伤史,临床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胸腹区疼痛、肿胀等症状,咳嗽、深呼吸时症状加重,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结果确诊,满足该病诊断规定。随机将患者纳入A组与B组,每组各40例。A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68岁,平均(38.5±7.7)岁;受伤因素中,重物砸伤10例,高处坠落7例,摔伤14例,交通事故伤6例,其他3例;骨折部位中,胸骨8例,胸骨柄2例,肩胛骨5例,肋骨18例,胸腰椎骨7例。B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9~67岁,平均(38.3±7.8)岁;受伤因素中,重物砸伤11例,高处坠落7例,摔伤13例,交通事故伤6例,其他3例;骨折部位中,胸骨9例,胸骨柄2例,肩胛骨5例,肋骨17例,胸腰椎骨7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方法
        A组:应用X线摄片诊断。应用飞利浦DR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管电压120kV,管电流自控,旋转速率为0.4s,患者取站立位,拍摄胸部平面位置,操作步骤严格参照仪器说明书进行。
        B组:应用64排螺旋CT诊断。应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诊断仪,患者取仰卧位,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明确扫查区域,通常从头颈部第一根肋骨上缘开始,到第12根肋骨下方,扫描参数为:电压120KV,电流200mA,速度0.6s/r、重建厚度1mm。一次屏气10s完成扫描,疼痛、无法屏气者于自然呼吸状态下扫描。运用冠状位、矢状位进行图像的重建扫描,数据上传至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处理站,采取多平面重建技术及最大密度投影法,多视角观察骨折损伤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统计准确率。
1.4 数据处理
        选用SPSS l9.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数据以%表示,行x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检出胸骨骨折4例,胸骨柄骨折1例,肩胛骨骨折3例,肋骨骨折13例,胸腰椎骨骨折4例,准确率为62.5%(25/40);B组检出胸骨骨折7例,胸骨柄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4例,肋骨骨折16例,胸腰椎骨骨折6例,准确率为87.5%(35/40);B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A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胸廓骨折在骨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主要因打击伤、坠落伤、交通意外等高能量导致胸腔支架被破坏、移位所致[3]。患者受伤后,常会出现胸腔保护功能障碍,若不及早诊治,还易引发内脏出血等并发症,继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胸廓骨折的类型有很多,不同骨折类型的症状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导致临床诊断难度大,误诊、漏诊情况较多。X线摄片临床诊断胸廓骨折的常用手段,可明确胸廓骨折部位,具有操作简单、检查费用低等优势,易被患者接受;但该诊断方式无法为临床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影像学信息,诊断时只能对机体中的组织、骨密度进行区分,无法对特殊部位进行扫查,且其图像的清晰度较差,因此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较低[4]。
        与X线摄片诊断相比,64排螺旋CT诊断胸廓骨折的优势更为突出,能够通过多平面重建、表面遮盖等技术进行显影,以此实现对胸廓部位的全方面、多平面扫查,可明确骨折的位置与数量,具有定位准确、图像清晰等特点,能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5]。
        本研究对比X线摄片与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显示,B组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明显高于A组,提示64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优于X线摄片,与张磊[6]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推行。
       
参考文献
[1]李华.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 22(1):17-19.
[2]丁发根.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5):88-89.
[3]丁理锐.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3):529-529.
[4]杜玉玺.螺旋CT容积扫描诊断胸廓骨骨折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 19(4):328-329.
[5]辛路遇.探讨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21):139-140.
[6]张磊.64排螺旋CT诊断胸廓骨折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 15(9):74-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