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 循环管理在出院病案归档率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6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   作者:单晓燕
[导读] 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管理工作中,也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1]。
        PDCA循环作为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管理工作中,也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1]。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对医疗服务水平的要求也不断增加,越来越体现出病案的重要性,因病案引起的医疗纠纷也逐年增加[2-3]。病案及时归档是医院管理的根本要求,且原卫生部《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中对出院病案回归也有明确的要求。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应用病案首页信息管理系统,调取某三级专科医院2019年1月-9月的出院病案,共5399份,根据患者的住院号、出院科别、出院日期、归档日期、责任医师,回顾性地对每个月出院病案归档率进行统计。
        1.2方法
        利用PDCA管理工具,根据目前医院的发展现状及《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要求制定病案归档目标,实施循环管理。资料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前后的7日和3日病案归档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为极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PDCA实施前后病案归档率统计
        2019年4月,根据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及《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要求,决定对出院病案的归档率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第一季度出院病案7日归档率为90.58%;3日归档率为54.30%;第一轮PDCA循环实施后,第二季度出院病案7日归档率为95.16%;3日归档率为74.45%,详见表1。


        2.2 第二轮PDCA实施后病案归档率统计
        进行第二轮PDCA循环后,第三季度出院病案7日归档率为98.76%;3日归档率为95.29%,详见表1。
        2.3 PDCA措施实施前后病案归档率对比
        PDCA循环措施实施前后(即一季度与二季度)病案归档率对比,7日病案归档率上升,χ2=28.347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日病案归档率上升明显,χ2=157.52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第二轮PDCA措施实施前后病案归档率对比
        第二轮PDCA循环措施实施前后(即二季度与三季度)病案归档率对比,7日病案归档率上升,χ2=45.077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日病案归档率明显上升,χ2=311.55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病案归档不及时原因分析
        医护人员方面:病历记录不及时,责任感不强,工作习惯差,质控医师及护士督促不及时;科室方面:工作量大,医护之间未协调好,科主任重视度不够,工作繁忙不能及时审签;制度方面:核心制度、病案归档制度落实不到位,监督、考核力度不够;管理方面:职能部门检查、反馈不及时,管理缺乏连续性、相关培训不足。
        3.2病案归档PDCA循环管理措施
        3.2.1组建病案质控小组:由医务科牵头,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病案室负责人组成医院病案质控小组,针对病案归档情况制定相关制度及考核办法。
        3.2.2制定病案归档率指标:根据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要求及《三级精神病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的标准,确定7日病案归档率≥95%,3日病案归档率≥90%。
        3.2.3提高医务人员对病案归档的认识:病案室加快病案录入效率,专人负责病案的催收;科室选一名质控员,负责本科室病案归档整理监督等工作;科主任把病历的审签列入日常工作。
        3.2.4病案归档率的通报与考核办法:病案室每月将各科室病案归档率进行统计,将各科室7日、3日病案归档率、归档不及时医师名单上报医务科,医务科在科主任会上进行通报。在科室绩效考核时,对每月病案归档率低于目标的科室扣绩效分,责任医师每份扣50元。对达标科室制定的措施在病案委员会上讨论进行标准化,未达标科室以此为模板,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3.2.5加强医师的培训:定期对全院医师进行分层次培训,包括病历书写规范,病历管理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增强每位临床医师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使病历书写质量得到提高,促进病历及时归档。
        3.3病案归档率PDCA循环管理效果评价
        PDCA循环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阶段管理模式,周而复始的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和管理过程。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二季度),7日、3日病案归档率分别达到了95.16%和74.45%,但3日病案归档率未达目标,因此未达标科室进入下一轮PDCA循环;经过第二轮PDCA循环后(第三季度),7日、3日病案归档率分别达到了98.76%和95.29%,均达到了目标要求。说明PDCA循环管理工具发挥了巨大作用,且科室已将病案3日内归档进行常态化管理。
        综上所述,PDCA质量管理方法对病案归档具有很好的管理作用,能持续有效改进病案归档的及时性,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医疗信息及时统计和上报,病案服务能力也明显提升,减少因病案未能及时归档导致的各种医疗纠纷,从而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 朱君亚,赵彩莲,郦忠. 基于JCI标准的医院质量管理新体系的探讨[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14-15
[2] 袁榕蔓. 完善病历管理质控体系加强病历质量管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4):396
[3] 马起龙. PDCA管理对医院病案归档率的影响[J]. 中国病案,2019,20(5):6-7
[4] 黄晓映. 医院病案归档不及时的原因分析和改进建议[J]. 浙江档案,2017,39(8):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