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公司 吉林 130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以及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成为了当前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当代建筑单位应通过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并把控好相关的工程成本。从而使建筑工程在开展后,能够借助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基于此,本文将以造价管理在决策阶段的控制路径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相关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间接也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但就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也开始初见端倪。这中间,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资源缺少有效利用等问题,可谓屡见不鲜。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建筑企业来讲,无疑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掣肘。可见,工程造价管理展开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工程造价的管理人员,应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根据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采取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从而使企业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使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造价管理在决策阶段的控制路径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所决策的内容,一直以来都是决定造价管理成败与否的关键。尤其是对于整个工程来讲,决策内容影响着此后每个环节的工程造价管理,所以,在决策阶段,必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好切实可行的投资估算,从而为工程项目的成功奠定夯实的基础。
(一)完善基础资料
对于造价人员而言,在决策阶段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完善基础资料。这中间,基础资料包括施工地点的水电情况、道路交通情况、地质情况以及原材料价格、大宗材料价格等。同时,造价人员在完善基础资料的过程中,还应该对资料的内容进行考量,以保证资料内容的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投资预测的准确性。
(二)可行性研究与方案的优化
造价人员在决策阶段,应做好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可行性研究。这中间,造价人员可以参照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以及产业政策、发展趋势等,完善自身所在工程的造价管理体系。同时,这一过程中造价人员应与技术人员对工程方案进行优化,继而通过对技术应用、工艺流程的优化,使得设备的选择、人员的调配更加合理,从而在最初阶段便为建筑单位节约一定的成本。
二、造价管理在设计阶段的控制路径
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所设计的方案,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而言影响最大。所以,造价上的管理在设计阶段,应在相关的设计图纸交付前,完善对每个细节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为此后的造价管理奠定基础。因此,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在这一阶段,应进行充分地沟通,并致力于采取多路径的方式完善设计,以期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实现节约投资、控制造价的目标。
(一)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与各岗位职责
从宏观角度来看,预算的管理与控制,实际上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即明确每个部门与岗位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方案的设计做到精准。因为,一旦施工项目缺少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其必然会对整个工程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继而使得整个工程的建设陷入了困局之中。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此阶段的造价管理属于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工作,所以单位要切实的保证设计人员与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注重限额设计
对工程造价的管理而言,在设计阶段需要引入限额设计的方法。因为,这样便可以对需要定量分析的设计内容,进行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同时,限额设计的应用,还能使设计人员与建设人员切实的考量施工的可行性,并且对于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问题,限额设计也能起到积极的意义。
三、造价管理在实施阶段的控制路径
施工阶段是项目工程由决策走向竣工的一个关键节点,以至于,超过90%的造价都被施工阶段所消耗。所以,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成为了造价管理的一个重中之重。而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也应从多角度多层面出发,继而使资源能够得到最优的配置,继而完成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
(一)推动施工的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顾名思义,其是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多中资源需要量计划、技术安全保障措施的一个统称。在这一环节上,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该放置在控制施工工序以及质量层面上,并根据实际情况,保证资源的调配能够达到最优的状态,从而做到合理分配资金、合理利用资源,并未接下来的造价管理提供一个好的基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通常情况下,项目正式施工之初,往往会出现人员调配情况混乱的情况。所以,在开工前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时候,建筑单位应召开相应的动员大会,即在动员大会上明确人员责任,并向施工人员传递安全施工的意识。这样的情况下,便能极大地规避开工之初人员调配混乱的情况。
(二)强化工程变更管理
实际上,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的现状来看,受制于某些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导致项目出现局部变更、材料代用以及工艺方法改变的情况。以上这些具有波动性特点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工程预算的总变动。所以,造价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健全相关的变更审批,以避免其对预算造成过大地影响。这中间,工程变革所导致的问题轻者为原材料价格的变动,重者则会导致建筑项目顶层设计上的改变。因此,相关人员应做到合理的控制,并做好验收、核对以及签证工作,从而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工程变更对整个项目的影响,而这对于整个建筑项目的成败来讲,也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
(三)提高工程建设监理的效率
建设监理工程,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建设管理过程中所推行的重要管理体系。因此,在进行造价管理的过程中,相关造价人员应同监理人员保持沟通,同时使监理人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牢靠的保障。
四、造价管理在竣工阶段的控制路径
竣工阶段作为建筑工程的最后阶段,成为了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节点。因此,相关建设单位应该切实地保证对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这里还需要另外说明的是,这一阶段的工作不能仅局限于对造价的管理上。同时,相关建筑单位,还应该对整个建筑项目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并且找寻项目由决策到竣工造价管理展开过程中存在着的不足,并对不足加以深度的分析,以此来为日后的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提供好的借鉴。
当建筑项目到达竣工环节之后,相关单位应注重诸多层面因素的影响。这中间,最为重要的便是编审人员。因为,结算完全开展后,编审人员的立场、观念、目的等方面的不同,或多或少都会影响造价估算的准确性,并且编审人员的水平以及职业道德更是会对造价的最后管理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造价管理在竣工阶段的控制,首先应该确保各类竣工资料的完整,这中间如工程竣工图、签证、设计变更通知、原材料合格证等等,实际上都属于整理的内容之一。
同时,在竣工环节,还需要相关造价人员深入到实际工地考察情况,并在现场进行测量、计算,以此来保证数据的准备无误。最后,相关建筑单位还需要特别注重对预算人员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培养。因为,预算人员既要负责相关的定额计算,同时也要掌握一系列的费用问题。所以,综合素质良好的预算人员,不仅可以落实最后结算环节的造价管理,其甚至还能保证最终工程结算的准确性。
五、结束语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关于工程造价管理的问题也开始备受关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造价人员应立足于项目的实际情况,使工程造价的管理措施贯穿项目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并且,相关人员还应特别注重对细节层面的控制,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展开后更好地作用于建筑项目,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并节约资金的投入,继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及降低工程造价的措施[J].邵根兰.住宅与房地产.2018(13).
[2]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控制要点初探[J].季本俊.四川水泥.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