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在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0月19期   作者:张宏涛
[导读] 探究和分析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
    张宏涛
  (商南县城关镇卫生院;陕西商洛 726300)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治疗,研究组采用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罗红霉素;氨溴索;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扩张症指的是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破坏支气管壁的弹性组织和肌肉,从而导致支气管持久扩张或变形所致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不仅可引发患者出现长期咳嗽、咳大量浓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同时还易诱发其出现脓胸、脓气胸、肺脓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从而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需尽早采取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1]。既往临床多采用氨溴索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整体疗效并不理想,我院采用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对患者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2]。现将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诊断标准,(2)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且治疗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2)存在罗红霉素、氨溴索等药物过敏史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5:20,患者年龄分布:25-70岁,平均年龄(53.84±2.25)岁,病程分布:2个月-7年,平均病程(4.07±0.46)年;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7:18,患者年龄分布:26-69岁,平均年龄(53.86±2.23)岁,病程分布:3个月-7年,平均病程(4.09±0.4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该项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氨溴索治疗,给患者口服10mg盐酸氨溴索片(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360),3次/d。研究组采用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氨溴索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另外,再给患者口服50mg罗红霉素(苏州俞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817),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以长期咳嗽、咳大量浓痰及呼吸困难等为主要症状的呼吸系统疾病,多因感染、异物吸入、纤毛异常、免疫缺陷等因素所致,按照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其可以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两种类型,其中,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虽较轻微,但其导致患者肺功能降低,从而易诱发其出现一系列慢性炎症疾病,因此,需采取有效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3]。既往,临床多采用氨溴索对患者治疗,其是一种呼吸道润滑祛痰药,不仅能有效降低痰液黏度,同时还能改善纤毛运动,从而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但其对改善患者肺功能的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我院在氨溴索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增加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其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仅能降低气道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白介素-8生成量,从而控制气道炎性反应,同时还能促进扩张的支气管管壁厚度降低和组织修复、保护气道上皮细胞,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肺功能[4]。
  本研究中,对两组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分别采用氨溴索及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FVC、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VC(5.62±1.01)L、FEV1(2.98±0.51)L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13±0.68)L、(2.01±0.34)L,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与吉力力·艾买提[5]研究报告中得出的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显著低于氨溴索治疗组22.50%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氨溴索治疗。
  终上所述,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长期使用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太多的毒副反应,因此,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组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杨冬梅.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J].西南军医,2018,20(01):26-28.
  [2]杜国选.四妙勇安汤联合罗红霉素、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58例[J].江西中医药,2019,50(07):43-44.
  [3]林天植,黄小芹,蔡木泾.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对患者痰量、肺功能及呼吸困难评分影响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05):721-723.
  [4]李青锋.小剂量的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62例[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6):6-7.
  [5]吉力力·艾买提.长期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氨溴索在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167+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