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云,
贵港市江南中学,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在高中教育中展开职业生涯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如何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意识,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师所肩负的重要职责,本文围绕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展开探析,全面介绍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内涵,并从实践的层面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促进我国高中政治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激发学生形成正确、全面的职业规划素养,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职业生涯教育;教育途径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在踏入社会后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可引申为一个人一生的道路或者职业发展的途径。职业生涯教育主要是指以培养个体的职业生涯意识与技能为中心,针对于教育对象展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以实现个体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引导个体能够独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种综合性教育活动。
一、高中政治教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 帮助学生认识职业生涯的概念和作用。职业生涯教育是从职业指导发展而来的一种教育形式,着眼于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在教育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其规划与实施的具体内容应当贯穿于受教育者职业成长的全过程,包括定向职业、定向潜能分析、职业规划、核心素质培养等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实施。第一,自我认知。通过相关教育活动引导受教育主体客观地认识自我,并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准确定位。第二,职业认知。充分评估各个职业的从业机会,做到对行业以及对自身能力的充分了解。第三,确定目标与具体路径。根据综合性条件择优选择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目标与成长途径,根据学生各自成长的特点与职业规划的定向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二) 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生涯综合素养。对于高中生而言,这是尝试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时期,对于其终身发展也极其重要。在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第二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职业。所谓认识自己,就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理性地分析自己的综合特点,例如性格、兴趣、爱好、理想等等,进而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为终身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职业,了解不同职业所需要的工作资格以及工作能力和环境、酬劳等,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或实践等方式体验某些职业具体工作内容,了解所需要的技术储备。通过这些过程判别自己是否适合某个职业,并且认识到某项具体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在高中阶段具体应该怎么提升自己的技能,进而形成初步的职业规划意识,为高中阶段以及大学阶段的学习提供指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高中政治教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深入研读学科教材内容,挖掘与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教学素材。高中思想政治课与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体育都密切相连,其知识点涉及到社会行业的方方面面。在必修的4个模块中,蕴含了极其丰富的职业生涯教育教学素材,尤其是在《经济生活》以及《政治生活》中体现更为明显。例如在《经济生活》这一模块中,会涉及到企业经营的系列性知识,在该部分的具体教学中需要重点掌握企业的定义、内涵、经营方式等,其内容与大学阶段的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也与许多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密切相关。再如,在《哲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包含人生价值、人生目标以及物质与意识等抽象的教学内容,这些都是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素材,能够对职业生涯的教育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当深度研究课程教材的内容,摘录对学生职业生涯有帮助的相关章节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初步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意识。
(二)丰富课程教学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自我认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正是以提高学生政治综合素养的专业性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职业需求对职业生涯进行系统性的讲解,包括职业生涯的规划、个人人格特征的分析和兴趣爱好等,并给予职业选择的相关建议。还可根据需求展开职业测试项目等活动,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及特长等,初步明确相对适合的职业类型。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活动,激发自身潜能,从而将职业规划与学科学习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将职业生涯教育与网络媒体充分结合,拓展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有效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而提高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实效性。在《政治生活》的教学过程中,其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思想政治素质,充分了解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政治生活的兴趣和热情,这些内容将对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起到积极的引导性作用,同时也更能经受住各种挑战与考验。
(三)积极引入第三方资源,大学生形成强烈的职业兴趣。思想政治课程综合实践性较强,且与社会各个领域有密切联系,要使学生更充分的了解与政治课程相关的各类职业,教师则可充分利用相关教学素材,引入第三方资源加以拓展。在教材讲解过程中,应当深挖教材的课程资源,并有效结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展开,通过“活教材”与书本教材相融合的方式,激发学生更强烈的职业兴趣。可充分发挥家长资源,推动职业生涯课程的实施,请不同行业的家长进入学校展开职业交流活动,例如知识竞猜、知识问答、座谈会、职业分享会等等,家长可以向学生介绍具体工作中的感悟以及某项特殊职业的技能与素质要求,也可以是相关职业的从业方式和选聘方式等,进而使学生对于职业有更全面的认识,清楚了解意向职业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更有利于形成职业兴趣。同时,还应积极发挥社会资源,带领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走进社会,提高职业生涯教育的成效。比如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内容学习中,就可以与居委会、街道办等机构相结合展开课程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暑假实践基地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职业体验的积极性。再比如《投资理财的选择》,在实施中这可与当地的证券交易所、银行等展开合作,完成知识学习的目标,并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相关职业的具体情况。在文化生活的教学中,则可与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深入合作,通过参观、观影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于艺术文化的兴趣,了解与文化生活相关的职业。总之,在政治教学中应当积极发挥多方面资源,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从真实感受、体验等角度,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政治学科中融入职业生涯内容的教育,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人所具备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并非在某一特殊时期形成,而是在个体的成长中通过持续的动态性过程逐步形成,因此,在高中课程中展开职业生涯的教育,不仅是对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是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既有利于职业意识的唤醒以及职业兴趣的激发,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实现职业技能的提升以及职业理想的树立,进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初步规划,对学生终身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巧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初探[J].高考,2020,{4}(14):172+188.
[2] 陈姝涵.普通高中教科书中职业生涯教育内容构建研究[J].职教通讯,2021,{4}(06):42-46.
[3] 姜影,黄翠英.探索职业生涯课程内容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动力[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05):3-6.
[4] 马岚.立德树人 理性培养——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2021,{4}(04):61-62.
[5] 徐国娴.高中政治课中职业生涯教育的渗透及反思[J].安徽教育科研,2020,{4}(23):7-8.
[6] 孙佳. 高中职业生涯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