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惠根[]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摘要: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针对教育工作所提出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我国教育方针的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必须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并且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穿至人才培养、服务管理的全过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 党的教育方针 贯彻落实
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进一步阐明了我们党的职业教育教育方针。职业教育也形成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热潮。但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党的教育方针学习不深不透,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工作实际结合紧密度不够,师生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刻。对于这些问题,需要高职院校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宣传。同时,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和活力。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值得借鉴。
一、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情况
党的十八以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重要论述在学院落地生根。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学习宣传
一是学院党委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精心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二是学院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等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教职工理论学习计划,组织全校教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将学习纳入教职工政治教育考核。三是召开学院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每年召开一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组织专兼职思政教师,就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的相关座谈会精神进行座谈。四是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宣讲。校党委坚持为分管部门、联系的学院上党课。开展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读原文悟原理精读交流会等活动。组建由校领导、理论专家等组成的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宣讲团,宣讲会议精神;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系统组织宣传部长、学工部长、思政课专业教师、辅导员培训,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
(二)党建引领,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根基
一是强化主体意识。学院党委坚持以身作则、靠前指挥,每年组织召开4次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党建思想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党委委员坚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带头深入基层现场调研、现场办公,给全院党员、所在党支部和联系点党支部上党课。二是强化责任意识。紧紧抓住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加强各党(总)支部书记的思想认识,自觉牢牢把责任扛在肩上。开展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并列为对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破除思维定势。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同步思考、同步谋划,严格落实、严格考核,将主体责任传导到每一根“神经末梢”,全面推进履行主体责任。2019年学校获评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市直行业系统基层党组织”称号。四是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全校24个基层党支部全部通过永州市市直工委党支部“五化”建设考核验收,21个获评“优秀”等级,3个为“合格”,合格率100%,无软弱涣散党支部。五是选优建强工作队伍。近年来为教学学院党支部配备专职副书记5名、专职组织员7名。在教师队伍培养上,致力培育“四有”好老师,开展了岗前培训、入职仪式、新老教师结对、青蓝工程、从教30年优秀教师评选等系列活动。
(三)狠抓落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目标,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面向市场,坚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努力完善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三教”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二是积极推进“三全育人”改革。出台了《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管理、服务、组织、资助、心理、课程、科研、网络、实践、文化等十大育人工作方案。
以纪念五四运动、学雷锋、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升国旗、主题班会、团日活动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将易班建设与思政政治教育向结合,积极传播健康文化,弘扬正能量,我校易班活跃指数在省内高校排名一直靠前。在保证思政课核心课程课时足量开出基础上,增加“人文素质教育”、“国学经典”等思政选修课程;思政部与各学院研究确定了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将课程思政融入到相关专业课程,构筑了以思政课程为核心,综合素养课程为主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三是建立健全教材、教案、标准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近三年来我校选用的国家规划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等A类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占六成以上。进一步完善教案评价制度,启动教案修订工作,将课程育人理念贯穿至教案修订的全过程。建立专业教师课程育人主体作用发挥有效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纳入课堂教学,作为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做好教学质量总体提升工程,完成了专业群标准,专业、课程、专业技能抽查、教学项目建设等12项标准建设。四是加强师资队伍的教育与培训。转变教师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而忽视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参加国培、省培和学校各类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到每一门课程教学当中,带动广大教师既要传授好专业知识,更要做好“人师”。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是对党的教育方针学习不深不透。教职工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不深入,浅尝则止,掌握不够全面,对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全面系统的学习领悟不够到位,学得不够深,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缺乏实际行动和具体措施。二是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不够。工作中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现象,虽然建立了督查工作制度,但力度还是有所欠缺。比如,尽管多层面、多形式、全覆盖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但对基层党组织责任压得不实,在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方面还有差距,在将课程、教师、教学、学生、教育技术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优化、整合、聚集到专业建设上还需要加强。三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够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有待进一步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新时代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思考与建议
(一)坚定政治方向,确保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办学方向上,高职院校要毫不动摇、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意识形态阵地安全巩固。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班子成员要切实履行好“两个责任”,强化政治担当,坚持以身作责、以上率下,严格落实好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切实发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作用。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史教育走深走实为契机,着力解决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基层党支部建设薄弱等问题。
(二)坚持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各类宣传解读活动
党的教育方针是新时代开展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们高职院校开展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为此,我们必须深刻掌握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要义,才能在办学行动中贯彻其基本要求,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要运用官网、微信、宣传栏、展板等做好党的教育方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同时要将党的方针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融入到课堂和教学实践当中,使党的教育方针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真正使其入脑入心,融入到管理、服务和学习生活当中。
(三)坚持深度融合,把党的教育方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制定和修订的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基础课、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在顶岗实习和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融入以上过程当中,不仅公培养好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更为突出的是要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讲座、团日活动、班会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通过宏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冯永刚.党的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发展逻辑及其育人路径[J].中国德育.?2021(11)
[2] 杨玉浩.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探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4)?
[3] 张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 2019 (001)
[4] 李福华.论党的教育方针及其在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的主要路径[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19(03)
[5] 刘志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新湘评论.?2021(11)
作者简介:翟惠根(1963- ),男,湖南永州人,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