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合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12期   作者:黄宁
[导读] 随着教育事业在21世纪的信息化发展,计算机能力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
        黄宁
        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 平凉 7443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在21世纪的信息化发展,计算机能力成为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大部分教育人员不断尝试采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来整合信息技术和各学科。以此来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计算机技能。本文探讨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并阐述了如何在计算教学中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整合

        互联网技术在经过不断发展后,信息技术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教育领域,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够使学习平台和教学资源具有个性化、终身化和数字化的特征,对以往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发展。但是现代职业教育想要实现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就必须在教学阶段应用信息技术。然而,如何在教学阶段有效的应用信息技术,以此来实现对师生教学角色的转变,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成为了职业教学目前必须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认识信息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
        中职学生最基础的学科之一就是计算机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而又深刻地了解有关计算机的各类知识,尤其是能够帮助学生做到对计算机技术的灵活运用,将其作为最关键的教学工具之一[1]。然而由于中职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因此,如果教师只是结合课本来实施教学,那么就会让中职学生感到更加抽象和难以理解,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需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来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如此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更加便于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并对自己的学习更加自信,但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完美地整合了技术和科学,在教学期间,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能够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印象,进而对信息技术学习产生好奇和欲望。通过对两者的结合,能够从内容和形式方面,使计算机教学变得更加丰富,也能够做出更加方便快捷的操作和示范。针以往所运用的教学软件过于单一,无法及时更新所需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复习难点和重点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达到双倍的教学效果[2]。
二、信息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计算机应用基础对中职生来说,使其必须掌握的信息技术课程,其课程本身完美地结合了科学和技术,在教授计算机基础课程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而对信息技术产生浓烈的求知欲。同时,由于该课程内容随时都在变更,并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以往封闭式教学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会简单地使用软件,无法及时掌握随时新的计算机知识,在该课堂中学习中重难点知识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可以达到双倍的效果。例如,计算机基础课堂中讲授如何进行数制转换内容时,由于该内容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较高,因此,可以借助WinXP来结合图画和计算器,以此来帮助学生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3]。


        2.信息化教育在经过不断推进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教学时间中。首先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采用,能够实现对相关学习情境的创设,能够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达到创设预期情境的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更强的学习兴趣。其次,由于课程概念、原理和实际操作过程十分抽象复杂,因此难以讲解清楚,也难以实现对重难点内容的便捷示范,由于采用多媒体课件能够实现动画效果和实时互动,因此,不仅能够使学生形成更强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显著的提升学习效果。一般来说,Web课程为现代网络课程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例如对教学软件的开发等,采用网络课程来进行学习能够达到三重交互、共享网络资源以及小组合作等目标。本课程中对最典型的网络课程应用超媒体学习网站进行了设计。所以,我们在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时,需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问题来实施教学,运用各类技术来实现对各类问题的解决[4]。
        3)所以,目前我们可以在计算机基础课堂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来实现对混合式教学课堂的营造。在多媒体网络课堂中,学生通过对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会对背景知识的探索更加感兴趣[5]。需要结合学生的特征来对相关的学习情境进行创设,结合学生近期的发展及其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借助lanstar教学软件能够在讲解示范的同时播放屏幕广播,帮助教师传递更优价值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期间通过屏幕转播能够及时找到相关典型问题,通过即时反馈演示,能够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学生能够向教师发送消息和作业,加强了两者的互动性,也就是能够第一时间解决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学生借助教学软件能够实现对填写完成的学习效果自评表的即时传送,能够在学习平台上填写学习评价表,并全方位、综合的评价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教师在反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反馈结果,并且需要对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予以关注[6]。
结束语:
    在对学生的超媒体学习网站进行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应用了各类课堂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网络学习资源,学生在这一平台中能够进行更好的自主学习。想要采用计算机基础来开展信息化的教学,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来创设相应的教学资源,以此来帮助学生记性更好的自主探究、资源共享以及写作学习等。教师和学生能够开展轻松的教学和高效的学习,并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中职学校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对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只要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对教学效果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周萍. 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整合[J]. 科技风, 2015, 000(004):222-222.
[2] 赵婷婷. 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J]. 现代交际, 2014(12):179-179.
[3] 黄新民. 浅谈信息技术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融合[J]. 现代职业教育, 2017, 000(023):123.
[4] 冯婕. 信息技术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33):P.151-152.
[5] 王学吉. 浅析信息技术与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整合对教学的作用[J]. 福建电脑, 2012, 028(007):189-190.
[6] 李博. 信息技术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分析[J]. 中外交流, 2019, 026(029):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