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9期   作者:蔡琪
[导读]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蔡琪
        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1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对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便人们出行起到一定的作用,对此推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推动轨道交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随后对现阶段轨道交通可持续性发展的难题进行阐述;最后对有效保持轨道交通可持续性发展应采取的策略进行说明。以供相关人士的阅读与思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
        引言:
        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轨道交通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现阶段,为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各城市纷纷加强了对轨道交通的建设。而轨道交通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还可以为城市以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轨道交通也应作出适当的调整与优化,以便能够维持自身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推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通常是以电力作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并采用轮轨运转的形式,借助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导向的一种车辆运行系统。轨道交通具有经济性、协调性、外部性以及公益性等特征,是其有别于其他交通形式的特性;而这些特征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必须得到可持续的发展[1]。
        首先,通过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使涉及到的各个专业领域更加地协调,并有助于维持社会经济与相关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这样可以使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与意义,得到更全面的体现。其次,推动城市的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是全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这不仅有助于区域的进一步建设,还能带动轨道交通网络周边的经济也随之发展,并能够进一步拓展就业渠道,提供更多的商机,进而有效减少因城市交通不顺畅等问题而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经济损失。再次,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载能力强、便捷性高等特点,其可以解决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由此还能缓解城市用地紧张、能源损耗等问题。
        二、当前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难题
        (一)技术方面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难度极大,特别是地铁、磁悬浮等交通形式,不仅建设难度大,且造价也极高。在对轨道交通进行建设时,需要应对的问题较多,而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效地应用一些技术。尽管我国现阶段的轨道交通发展速度较快,并在某些专业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准,但我国轨道交通技术仍存在一些缺陷,同时相关技术成本也存在过高的问题[2]。虽然在对轨道交通进行实际的建设时,能够借助相关的技术对一些问题进行解决,并可以进一步推进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但由于某些技术难度较大,其成本也过高,进而加大了城市轨道交通的整体建设难度,这对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二)缺少充足的建设与营运资金
        虽然轨道交通发展极快,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当前的城市轨道交通分布,仍然主要以大中型城市为主,二三线城市较少,甚至于少数省会城市,一直到近年才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布局与建设。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为,轨道交通的建设、营运成本过高。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有轨电车具有施工难度低、投资规模小等特点;但因受城市用地限制,且运输能力相对较小,所以无法大规模地进行布局与建设。而地铁、磁悬浮列车虽然具备较大的运载能力,但因其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特征,导致其建设存在一定的限制。同时,在对轨道交通进行建设时,会产生极为高昂的建设费用,这使其在中小城市的发展、建设以及营运都受到了严重制约,这不利于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三)轨道交通用地有限
        随着城市土地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轨道交通的修建成本也随之增加。城市基础功能与服务的实现需要以土地为依托,但城市所拥有的土地是极为有限的,而可用于开发与建设的土地则更加有限,这便造成了土地使用成本极高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极高,这是由于在对轨道交通进行建设时,需要铺设相关的轨道,而轨道的建设就必须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特别是在进行地上轨道建设时,会对城市有限的交通网络造成挤压,这会使城市的整体交通发展都受到了制约。同时,随着城市人口密度的逐渐增加,使城市用地更为紧张,进而导致城市用地的成本进一步提高,这对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三、轨道交通有效进行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一)对轨道交通路线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布局与建设时,需对轨道交通路线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能够使轨道交通的通达性得到更好地体现,并对轨道交通的便捷性进行有效提升,以便可以对更多的客流进行吸引[3]。同时,对轨道交通路线进行科学与合理的设计,能够对轨道交通沿线周边经济的发展进行调动,借此促进城市整体经济的高效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轨道交通路线的规划,其最为重要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客流量,而客流量的增加能够有效降低轨道交通的营运成本,并可以使轨道交通的建设成本尽快回笼,以便可以有效控制城市建设的资金,这样可以使轨道交通长期处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中。
        (二)采用更为合理的营运模式
        当完成轨道交通的建设后,需选取合理的运营模式,这样有助于维持其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常见的轨道交通营运模式主要为:规划——投资——建设——投入运营——回收成本——稳定运行;这一运营模式将轨道交通的重点放在了投资与成本回收上,忽视了轨道交通的后期稳定运行,及其所具有公益性,同时也忽略了乘客的乘车体验,这对轨道交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对合理的轨道交通营运模式进行选择时,需要以乘客为中心,并在获取大众对轨道交通的支持与信赖后,再去考虑成本回收问题。所以,当前的大多数城市会选择BOT管理模式,对轨道交通进行管理与运营。在BOT管理模式中,投资与成本回收融为一体,并更重视建设效率的提升,这样有助于对建设成本进行有效控制,更可以使乘客乘车的舒适度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了轨道交通建设与营运之间的相互协调。借此,进一步保障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运营与发展。
        (三)增强轨道交通的自主研发力度
        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尽管已经实现了大部分的技术、设备国产化,但有一些机械、设备上仍然过于依赖国外,特别是在轨道交通的建设阶段,如果机械、设备以及装置出现损坏,因其成本造价比较昂贵,需要聘请国外的技术人员进行修理,这样不仅延误了工期,还会使建设的成本增加[4]。因此,应注重对轨道交通的自主研发能力进行加强,提升轨道交通建设的国产化程度,这样才能使其建设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而这也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城市人口密度大幅度提升,这就对城市的交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为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轨道交通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与普及。而为保证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吸引客流量、选择更为合理的营运模式,这样才能使轨道交通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景亮、赵程、方晖、赵迅.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浅谈[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v.43;No.319(09):201+203.
        [2]李明阳、朱俊平、陈枫.日本轨道交通改革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都市快轨交通,2020,v.33;No.166(06):163-169.
        [3]王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与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9,000(001):76.
        [4]隋洪鑫,王江浩,刘银喜,等.轨道交通站域的城市空间演替轨迹与更新模式判定——多例比对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启示[J].遥感技术与应用,2020,v.35;No.172(02):38-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