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花
湛江市第十七中学 524044
【摘要】写作是小学生记录生活、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未来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写作素材的匮乏长期困扰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同时也是制约小学生写作水平的“魔咒”,而活动体验性教学则消除困扰、破解“魔咒”的法宝。本文从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出发,从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维度,就小学语文活动体验性写作教学策略阐明了观点。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活动体验性;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标认为:学生的自身生活、切身体验是作文之“根”,小学生写作不能编造、杜撰。用这一理念审视,当前的小学生语文作文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活动体验性教学简述
活动体验性教学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参与各种活动,从活动中获得真实体验并习得知识和能力。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入活动体验性教学有利于解决学生作文中的老大难问题,有利于学生写作信心的培养和“我手写我心”愿望的实现,有利于规范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让小学生作文重回其本来的样子,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二、小学生语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言习得量少质低
受小学生认知水平、阅读量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小学生的语言习得无论是从量还是从质来看,都还处于较低水平,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2.写作素材捉襟见肘
部分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较强,词汇、表达积累较多,但文章读起来却味同嚼蜡,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与自然接触较少,生活体验不足,阅读积累缺乏等。
3.写作教学急功近利
由于自身语言积累较少、写作理念存在偏差等原因,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短平快的写作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三、小学语文活动体验性写作教学的策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缺乏素材和情感体验是小学生写作的通病,要解决问题必须让学生走进真实生活、获得真实体验。活动体验性教学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重要模式,下面结合小学“平板班”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一些策略。
1.走近自然 走进生活
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不外乎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如果长期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学生眼中的事、人、物、景何以刷新?因此必须让学生融入丰富的生活中,去欣赏更加精彩的景和物,去经历更加感人的人和事。因此,笔者充分发挥网络和平板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更生动的活动,以达到学生间接体验的机会。如城里的学生对于农村生活比较陌生,无法感受家乡的美,我们可以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活动。课前,让学生乡下的爷爷、奶奶或其他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亲戚朋友,拍摄一些乡下自然、生活的短视频,然后学生利用软件剪辑配乐。课上,学生通过平板发布与同学共享,让学生从视频中去感受农村的潺潺的小溪、蔚蓝的天空、勤劳的农人以及淳朴的民风。这样不仅让学生平添了许多写作素材,还会增进学生产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 凸显主题 增长见识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突破传统单一的知识学习模式,大胆地把教学由课堂引向社会,运用信息技术拓展我们的教学内容和空间,拓宽学习途径和方式,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主题鲜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如《南国花世界亲子研学》这一活动以“项目式”为载体,以完成“我为南国花世界代言”任务为研学目标,以探索实践活动为基础开展研学旅行。
研学前,学生小组合作利用网络收集、记录、整理南国花园相关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制定研学计划;研学中,学生利用平板、手机拍照,记录研学的内容,还利用“识花君”“形色”等识花APP,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次研学是一种真实的体验过程,学生获得真情实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因此也畅意表达,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最后一篇篇立意新颖的研学报告、研学日记等体裁的文章便在笔尖下流泻而出。
3.引发情感 畅意表达
写作应该是一种有感而发的过程,学生要有写作的激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呈现方式,巧妙地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通过希沃白板5、PPT等软件制作课件,设计情境活动,将习作教学内容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呈现,对学生的视觉、听觉产生刺激,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由于年代久远,学生无法体验当初建党的艰辛。于是,笔者收集相关的视频,利用“剪辑师”“喀秋莎”等软件制作党史纪录片,开展“党在我心中”活动。活动上,先是播放“嘉兴红船”的视频,悠悠的音乐声、黑白的照片,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共鸣;紧接着毛泽东等领导人奋勇抗日的艰辛历程更是让学生泪眼婆娑;最后党领导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征程又令学生感到无比自豪。这个情境的设置,调动了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诱发了情感的体验,激起写作的欲望,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源头活水。
4.读书万卷 下笔有神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活动。正如杨绛先生所说:读书就是隐身的串门儿。因此我们可以说,阅读是一种间接的体验活动。
比如,在写作《变形记》的教学中,笔者就把这次的写作教学设计 “我要变……”活动。活动前要求学生上网搜索、阅读自己想变成的东西的资料,然后以思维导图,或者视频,课件的方式展示自己变形的故事。课堂上学生先是通过平板分享自己的故事,然后结合这些资料展开合理想象,完成写作。其中有一位学生的作文就是受歌曲《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启发,幻想自己本是一颗深埋在泥土之中的小石头,后来被铺成一条五彩缤纷的路的心路历程,想象合理,情真意切,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
5.多元评价 深化体验
活动体验式习作教学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感悟,善于激励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化语言和思维能力。为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利用网络构建作品提交、保存、察看等资源共享体系,将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通过网络为学生,及时记录并反馈学生每一次的成长和进步。课堂上,学生通过平板能快速有效地展开自评与互评,还能即时展示优秀作品,学习优秀的写作方法。同时,教师通过班级优化大师编辑激励性点评的、授课助手即拍即上传即批注等方式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结束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究其原因是缺乏生活体验。写作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察,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生活教育理论,增强“互联+教育”意识,利用好互联网以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等数字终端,创设更多的活动情景,帮助他们走近自然、走进生活获得体验,为学生畅意表达创造条件,培养其写作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的信心,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的素养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孔德美.浅析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课外语文,2018(02).
[2]周婷.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设计研究——以“我喜欢的小动物”为例[J].扬州大学,2016(05).
[3]黄春玲.开发体验性写作课程的实践与反思[J].语文教学通讯,2015(09).
通信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海滨大道北159号,1597684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