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芳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 江苏苏州,215104
摘要:教学应该“因材施教”,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因材施教很难真正落到实处。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更是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当然,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代,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慕课、微课、金课等各种概念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本文将从高职日语课程的角度探讨如何开展混合式教学提高日语课堂学习效率,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字:混合式教学 传统课堂 线上 线下
外语教学都提倡小班教学。但是高职院校的每个班级人数基本都在四十上下,学生之间的不平衡也很突出。而高职院校中开设的日语专业,则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问题。本论文试着从混合式教学模式模式在日语教学课堂中的运用探讨如何在有限的课堂里教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
一、传统高职日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数多,学生差异较大
高职院校每个班学生一般在40上下,而日语是零基础开始学习,学生之间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传统课堂中教师按照统一的标准设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安排,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设定重难点教学,很难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时紧,学习内容紧凑
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在实际上比本科院校日语专业的学生在校时间少一年,但是同样要从零基础开始学到通过N2N1,因此学习压力无形增大。在有限的时间里,所开的课程只能少而精,但也在实际上压缩了学生学习内容和知识量的摄取。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学到听、说、读、写、译的方法,积累大量的词汇,学习大量的语法。深入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历史地理,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学习跨文化交流等等。总课时的限制,往往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面面俱到的搬到课堂上来,但是学生课后又不会自己去积累,这就导致了课堂学习的知识远不够用于现实和考试。
(三)拒绝满堂灌又不得不灌
虽然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下,教师们运用了各种信息化手段,但多媒体教学只解决了学生的短时兴趣。翻转课堂让课堂的中心向学生倾斜了,但是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课堂讨论、探究式学习等花费太多时间收效甚微,最终还是靠老师总结,耳提面命,又回到了灌输的起点。
(四)互动不足,因材施教受限
传统课堂老师和学生的课堂上互动显然没有那么多。即使是运用了课堂讨论,探究式学习,课堂时间有限,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圆满。通常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一下子无法讨论出答案;教师讲解的内容,没有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弱点。都是因为没有有效的课前互动。
二、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及其运用
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以此提高学习效果。笔者通过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展的“混合式教学”培训认识到,混合式教学可以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线下和线上教学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混合式教学的混合模式通常包括教学形式混合和教学策略混合。教学形式混合就是把线下学习线上学习和翻转课堂等混合运用到教学中;策略混合则是包括行为练习、概念形成、学习认知等。在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广泛的是形式的混合,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通过翻转课堂的训练来学习;教师通过线上学习的情况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掌握情况,实时地更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合理设置课堂讲授内容,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日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设计思路
(一)课前分析
网络教学平台发布问卷、座谈等方式调查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知识储备。
从而深入分析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梳理教学重难点,合理划分自学和课堂讲授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准备相应的多媒体手段,熟悉各种资源的运用等。
(二)课程导学单
教师通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后,合理规划好课程并为学生设计好课程导学。导学单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需要进行的步骤,需要完成的任务和需要达成的目标。学生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并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过程。
(三)课程教学
1、线上教学部分
单词部分:单词的学习在线上通过app闯关和视频讲解的方式自学,并发布相应的单词练习进行检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语法部分:语法的学习通过教师制作微课,将每个知识点分开讲解放在线上给学生进行预习,预习效果同样可以通过练习进行检测。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各大慕课、微课、或者教师自己录制微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并在讨论区进行讨论。朗读部分:视频音频的学习一部分在线上,学生的跟读音频等通过上传网络教学平台反馈给老师,解决了课堂上来不及一个个朗读的困境。听解和阅读部分:通过发布较多的练习让学习磨练技巧。阅读题还可以设定好时间,进行快速阅读的练习。线上部分还可以进行翻译题中遇到的相关翻译进行讨论,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等。
2、线下教学部分
将学生在线上自学的内容进行快速的回顾和总结,突出重点和难点,强化记忆,并展示线上讨论的情况,将学生观看微课微视频后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展示出来进行研讨。如通过对学生上传的朗读音频视频等进行分析之后,对朗读不流利的同学进行指导。面授教学过程中,对分析出来的学生薄弱项进行讲解,对简单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输出活动,重点进行文章阅读学习、设定场景进行练习等。
(四)学习评价
评价反馈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可采取线上线下互补的方式。线上评价反馈可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完成。线上学习的评价可以设定的很细致,包括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的检测,测试参与度和正确率等。线上成绩可以作为学生期末学期总评成绩的一部分,并适当提高占比,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线下评价反馈主要通过笔头作业,教师的问卷调查和个别座谈反馈等完成,包括课堂上讨论积分,分组完成任务积分等等。通过全方位的分析和反馈。
试着通过教学形式混合来解决高职日语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班级人数过多,差异大的问题,可以在课前先进行问题问卷的发布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情况、学习习惯、知识储备等;解决课时紧张,内容无法展开的问题,可以将部分学习内容转移到线上,学生通过预习复习等的手段,利用课余时间碎片化学习;解决满堂灌的问题,可以利用翻转课堂的理念,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在课堂上设置合理的任务讨论和对预习情况的反馈等;解决互动不足,无法因材施教的问题,也可以运用线上教学平台的讨论答疑等区域进行。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对教学的开展搭建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37-38
[2]李斌.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2):88-87
[3]赵秀春,高天一,葛平淑,张江燕.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的重构与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9(10):68-69
作者简介:俞芳,女,1984年,江苏苏州,学士学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
联系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大道国际教育园致能大道1号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 邮编:2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