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学方法论证同时的绝对性并推翻“同时的相对性”

发表时间:2021/9/6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下   作者:吴锡锋
[导读]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关于“同时的相对性”的论述中,用不同参考系的光速不变原理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原理。本文则抛开光速的影响,用数学方法,通过事件的客观参数的数学关系,论证事件的“同时”是由数学关系决定的,是绝对的,与参考系无关。

广西恒基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吴锡锋 广西南宁市  530001

摘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关于“同时的相对性”的论述中,用不同参考系的光速不变原理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原理。本文则抛开光速的影响,用数学方法,通过事件的客观参数的数学关系,论证事件的“同时”是由数学关系决定的,是绝对的,与参考系无关。
        1.现代欧美物理界关于“同时的相对性”的怪论
        看现代一些欧美科学家的理论,看他们对“时间”、对“同时”的论述,深深感觉他们稀里糊涂、误人子弟。
        比如爱因斯坦的“同时的相对性”,他的“同时”的概念由光来决定、由参考系决定、由对钟来实现,还有什么“光锥”等等一大堆不知所谓的东西。
        这让我们这些逻辑思维强悍、数学思维强悍的中国人觉得他们很奇怪,因为在中国人看来,判断同时是非常简单的,只是简单的数学问题,而且理所当然是数学问题。
        判断同时,其实古代人就远远比现代欧美科学家聪明,古代人根本不需要具体的钟表,就已经学会了用数学方法判断时间,判断众多遥远的不同的地方的无数事件中哪些是同时发生的。
        2简单论述两种数学方法
        2.1数学方法:平行线原理
        比如北京和罗马两地,相隔上万公里,光无法直接传递,在五百年前,没有电话、电报,更没有同步卫星通信。北京发生的事,写在信纸上,通过信使传到罗马,需要花上一年时间(这个信息的传递速度就是人骑马、乘船的速度)。
        在这种情况下,古人怎么判断北京哪件事和罗马哪件事是同时发生的呢?
        五百年前,人类就已经知道了地球是球形的,并且定义了经线、纬线,测量了各地的经度、纬度。
        则有,已知北京的经纬度是(E116度24分00秒,N39度54分00秒),罗马的经纬度是(E12度28分00秒,N41度54分00秒)。我们又知道照射到地球的太阳光是平行的(忽略太阳光在大气中的折射),而地球在平行的太阳光中转动,那么,就可以运用平行线原理。
        比如,在猎户座某个恒星P发生超新星爆发的光传到地球后的第三个春分日,北京发生了事件A,测得此刻太阳光与北京纬线的夹角是西30度00分00秒。运用平行线原理,就可计算得此刻太阳光与罗马纬线的夹角是东46度04分00秒,且在该夹角时在罗马发生了事件B。那么,人们就可以从角度的关系判断出: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因为两者在数学上同时,必然同时,绝对同时,与参考系和观测者都无关。
        不符合这个数学条件的事件就必然不同时,在数学上不同时,绝对不同时。
        这就是一种用数学判断事件是否“同时”的方法。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方法没有考虑光的速度是有限的。我说,就算太阳光是每秒1米的慢速均匀地射到地球,它依然是平行的,而地球在平行线中运动,那依然可以使用平行线原理,只不过需要增加一个因为地球运动速度的影响造成的角度修正而已。
        2.2数学方法:点角度原理
        再论述另一种数学方法:点角度原理。
        我就只列题目,就不计算结果了。
        已知上海的经纬度是(x1,y1),悉尼的经纬度是(x2,y2),地球半径是R,地月距离是L。在仙女座某恒星Q发生超新星爆发的光传到地球后的第6个夏至日晚上,发现此时月球轨道面与黄道面相同,当月球与上海地平面的夹角是α1时,则此刻月球与悉尼地平面的夹角是α2。请计算出α1和α2的数学关系。
        则有,在上海的角度是α1时上海发生了事件C,在悉尼的角度为α2时悉尼发生事件D,则我们判断得:事件C和D同时发生,在数学上同时,必然同时,绝对同时,与参考系和观测者都无关。
        而不符合这些数学关系的事件必然不同时,在数学上不同时,绝对不同时。



        这也是非常简单的初中数学题,我就不计算结果了,大家谁能计算出来的,也基本能够理解用数学方法判断同时了。
        3“同时”的数学本质
        看看上面的例子,都是用初中的数学方法判断事件是否同时,非常简单。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数学方法来判断时间和“同时”。
        上面两种数学方法,跟光的传播速度有关吗?——无关。
        跟钟表有关吗?——无关。
        跟信息的传播速度有关吗?——无关。
        跟观测者有关吗?——无关。
        跟参考系有关吗?——无关。
        需要用到哪个物理定律和物理原理吗?——用不到。
        需要对钟吗?——不需要。
        需要知道这些事件具体发生在哪年哪月哪日吗?——连这个都可以不需要。
        用到的仅仅是数学知识,简单的数学,纯粹的数学,客观的数学,无比严谨的数学。
        这种数学方法,至少在一千年前古人就大概知道原理了,至少在五百年前的古人就已经掌握计算方法了,只不过没有总结发表而已。
        4数学上的同时的扩展
        我们再发挥想象力,我们假设地球直径扩大到有太阳系那么大,那么地球赤道的自转线速度就接近光速,从北京发出的光经卫星反射到达罗马就需要几个小时。
        这么高的运动速度、这么长的光信息传递时间,对同时有影响吗?——没有丝毫影响。地球各点转到什么角度都是客观的。北京随地球转动到哪个角度,则罗马或其他任一地方就必定转到了另一个可以算出来的角度。
        也许有人说,不存在这么大的地球。但是,你想象有这么大不就行了吗?如果连这点想象力都没有的话,那还研究什么科学。
        也许还会有人说,我举的例子北京和罗马两地是相对静止的的,而相对论描述的物体是相对运动的,所以还不足以否定相对论的同时的相对性。
        我说,你要发挥想象力啊。想象北京一列行驶的火车,火车上的人甲经过站台人乙旁边那一刻,他们拍了对方的手,则甲和乙拍手这两件事和罗马的另一件事,虽然不是相互静止,却依然可以使用平行线原理来判断是否同时。
        简单的数学可以解决无数复杂的问题,需要的是想象力。
        5总结
        我们的祖先早早就知道,宇宙只有一个,宇宙任何地方的时间和事件都不是孤立的,由于宇宙星体不断转动,则任意一个地方的任意一个事件都对应了唯一的星体角度参数(对应了地球的经纬度、地球自转的方位、地球公转的方位、太阳的角度、各星体的角度等等)。这些参数都是客观的、唯一的,与观测者、参考系、速度、光速、信息传递等等都没有关系。
        有了这些参数,通过计算这些参数的数学关系,我们就知道任意一事件具体的时间坐标,知道在该时刻下,对应另外一个地方的“同时”发生的是哪一个事件。
        这是纯粹的数学,严谨的数学,与物理原理无关。
        所以,时间就是纯粹的数学概念,“同时”或“不同时”也是纯粹的数学关系。
        爱因斯坦等部分欧美科学家竟然连这些简单的数学关系都搞不懂,还迷茫于怎样对钟,还搞出“相对时间”、“同时的相对性”等等奇怪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们这种逻辑思维强悍、数学思维强悍的中国人看来很不严谨、很不符合科学。
        数学和哲学是科学的基础,了解事物事件的数学关系和哲学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得了这个世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