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升强
菏泽城建工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菏泽 274000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稳步提升促进了各行各业的繁荣,在当前社会中,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常见,由于机电安装是装配式建筑中至关重要的施工环节,因此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同时投向了装配式建筑机电设备安装与施工。基于此,本文就以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与常规建筑机电安装的区别为切入点,针对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的现状以及侧重点和施工优化展开全面分析探讨,希望能对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有所借鉴[1]。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技术
引言
机电安装在装配式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同时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如何确保其施工质量尤为关键。本文先对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时遇到的困境作一分析,进而从套管预留、强电低位插座和管路定位、超大件运输吊装等方面分析论述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工艺,最后提出加强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质量的策略[2]。
1装配式建筑施工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加工厂完成,然后将这些预制件运至现场进行组装施工。因此,相对传统建筑施工方式,机电的安装要求显得更高。对于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并做好处理预案。二、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常见问题
2施工图纸质量问题
2.1在为建设工程绘制施工设计图纸时,通常需要双方共同参与设置
施工图可以为以后的施工提供指导。借助装配工艺,其目的是进行大量的统一生产,更好地控制成本。然而,低质量的施工图往往导致工程建设资源的浪费。设计图纸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各类图纸分开存放,并判断其机理。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需要精心组织好人员及机械设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标准及规范进行作业。装配施工前,我们需要确定产品标准,在梁、墙、板墙等方面是否设置合理的的孔洞及套管。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装配式建筑的机电安装工作发生了许多变化。预制构件施工现场不得设置孔洞;相反,有必要设计机电安装管道在预制构件安装前,借助专业技术,在绘制施工图时,必须检查轨道结构上的所有孔洞和管道,并应清楚地标记。
2.2固定支架上的每个零件的类型和尺寸都需要详细标记
借助专业技术设置的三维图纸,对施工时所需要的材料种类及数量进行计算及判断,根据预制件所预留的孔洞口完成线路与管道安装工作。在外墙结构施工工作的实施中,插座预留的精确度对后期的施工有很大影响,如不符合实际施工需求,外墙结构则需要重建。另外,由于预埋管线的误差,三管位置混淆,混凝土处理不到位,容易损坏墙体结构。机电设备安装所需的孔洞应提前预留,套管尺寸应根据是否安装绝缘结构确定,如果操作不当,将损坏管道结构的质量。
3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优化途径探讨
3.1叠合板电气预埋盒
在过去的机电安装施工中,一般灯线盒的高度是6cm,往往会造成叠合板堵塞现象,致使完成线管连接后的操作不易推进,造成人力与物力等各种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改善这种问题,相关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调试,最终对灯线盒进行了合理改良,将灯线盒高度调整为9.9cm,相较于应用的叠合板超出了4cm左右,敲落孔与灯线盒顶部直接呈现2cm间距,并且在灯线盒两边对称设置了钢筋套管。开展管线预埋作业时,要将预埋灯线盒准确预埋至相应的叠合板位置,利用定位型钢筋将其固定在主筋上,以免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时线盒出现移位。与以往所用的灯线盒相比较,应用经过改良的灯线盒可以有效减少叠合板堵塞问题的出现,最大限度消减作业人员和安装资源的投入。
3.2管线BIM综合设计
对于装配式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来说,在管线BIM综合设计阶段,需要做好户内配电箱与多媒体箱定位、管理路由优化及公共区域及机房BIM三维模拟施工三方面的技术工作。在户内配电箱与多媒体箱定位施工前,设计人员需要先对机电安装管线做深化设计,科学拆分管线预留预埋。考虑到户内配电箱与多媒体箱的出线回路较为集中,且强弱电管线极易发生交叉的问题,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叠合板敷设无法有效确保楼板施工质量,则需要将箱体定位预埋至现浇墙体之中。箱体的水平度和垂直度需要使用水平尺来测定,并使用泡沫板来塞满整个箱体,使用胶带来包裹固定,以此来防止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反浆。除此之外,内配电箱、多媒体箱的并行管子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25mm,确保各个管子的周围均可以填充上混凝土,防止出现空洞问题。在管理路由优化方面,可以考虑将照明、强弱电照明插座这两者的预埋管线汇合至一起,并对所存在的三层管线交叉问题及时处理,务必确保叠合板的现浇层中最多有两层电气管线存在交叉现象。
3.3叠合楼板中的强电低位插座和管路定位
在现浇复合楼板预埋管道施工中,定位管的控制是一个难点。由于线路错位,线路管经常被外墙压扁,造成线路管堵塞,影响工程进度。本人认为利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线管道预埋定位模板,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人工测量的误差,并可应用于叠合板特定点的检测和设计现浇预埋线保证线路、管道安装质量,进一步提升安装进度。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模板还能重复利用,节能环保。而预制配管安装后及时扫管,如有管道堵塞便可及时修改管路方案,后期抹灰前需清理干净,加强保护措施,以免造成二次堵塞。
3.4做好超大件运输吊装工作
在施工作业中,机房内的各种设备和管线最为复杂,机房会受到空间位置和作业场地因素的限制,容易出现施工进度缓慢及场地混乱等问题。预制构件机电安装技术在机房建设中的应用,能有效优化布局,提高施工效率。但在超大构件或异形构件的运输和吊装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实际施工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图纸和资料,优化机房布局。对于更多的设备和线路,应做好埋设部位和基础施工,将所需的大型设备或异形构件运到施工现场前的指定地点,以便于后续安装工作,降低长期运输所造成的麻烦。同时,对于一些不适合吊装的施工,相关人员可采用二次运输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安装。
3.5套管预留施工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对洞口和套管预留的精准度有比较高的要求,进行机电安装时,安装管道如需穿越建筑墙体构件,必须要保证墙体构件上套管和相应洞口预留的合理性,比如说,厨卫下水道部位除了要做好预埋件作业之外,还要注意设置钢套管以及保温层。如果套管不具保温性能,要适当加大套管直径,套管长度应以保温层、现浇层厚度为参考,空调等高位挂机的插座、开关水平线上部的叠合楼板需进行现浇层施工,为了保证开关导线顺利穿过叠合楼板,应预留8cm的孔径。预留套管是为保证管道安全提供保障,若出现预留偏差,会严重影响机电安装施工的顺利有序开展,同时极易引发质量缺陷,因此,必须保证套管预留的准确性。
结语
装配式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实际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来开展作业,且要加强施工整个阶段的质量监管力度,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予以处理。考虑到当前阶段对装配式建筑的机电设备安装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因而后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以此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升整体施工质量[3]。
参考文献
[1]李祁东,解中鑫,毕炜.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中的应用[J].建筑机械化,2020,41(10):80-82.
[2]崔光宇,易琨,张骋.建筑机电安装施工发展新趋势[J].建筑工人,2020,41(02):44-47.
[3]马雨慧.机电安装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