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丽比努尔·依斯米提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喀什管理局 新疆 喀什 844700
摘要:随着时代科技的变革,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需求和数量日益增大,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面。然而,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目前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包括技术、材料、人员等多个方面,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由此,本文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进行研究,结合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质量监督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基本工程,其建设质量对我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加强对项目质量的监督,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以使水利工程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效用,然而,从实际现状来看,当前的质量监管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给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阻碍,不利于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
1 水利工程质量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监管意识不足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专业要求较复杂,使得监管人员需具备足够的监管意识,并能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管理工作中,从而为管理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多数监管人员的监管意识不足,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常出现失误、错漏等,对监管工作的效用发挥造成了影响[1]。此外,有的监管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形式化较严重等问题,没有严格按照工作标准与流程展开管理工作,进而使自身的工作态度与实际行为受到了影响,进而造成了质量管理效果的降低。
1.2 管理权责混淆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基层员工的工作量过大,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形式也十分广泛。由于这些内容的质量对水利工程建设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保障水利工程质量的合格性,企业需开展高效的管理工作[2]。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需推行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并构建相应的质量监管部门,从而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然而,在实际的建筑行业中,仍有一些企业对质量监管部门的建立缺乏重视,也没有通过优渥的待遇吸引专业的质量监管人员,使得企业的监管部门员工多由其他部门调任而来。这极易造成部分监管人员一人多职的情况,不仅提高了监管人员的工作压力,还会使监管与施工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进而道路质量监管工作的效用难以发挥。
1.3 监管职责划分不清
目前,部分施工企业针对水利工程监理工作缺乏长期的规划, 使得监管职责划分不清的现象十分严重[3]。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常有员工在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向哪个部门汇报,对监管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相应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也难以提高。此外,由于水利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工作,进一步提高了质量监管职责划分的难度[4]。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管理问题,各部门负责人就经常出现相互推诿的问题,不仅延误了事故的处理时机,还会对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
2 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因素
2.1 管理因素
现如今,我国针对水利工程监管工作推行了分级管理制度,以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为实际的监管效果提供保障[5]。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常有因投资规模归属问题造成的项目管理混乱的现象,进而使监管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施工过程中。同时,法人制度不到位,法治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也是影响质量监督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
2.2 人为因素
当前水利工程以人为项目施工的主体,质量管理工作也由人来进行,这使得监督管理效果必然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首先,政府领导在制定水利工程项目措施的过程中,这些措施不仅会对水利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还会影响该工程的资金支持与优惠待遇;其次,通常情况下,项目管理负责人对质量监管的效果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而在实际的建设中,部分管理人员由于自身水平不足或疏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始终难以避免。
这不但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还对周围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不利于项目质量的提高。
2.3 技术因素
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的检测技术支持,这也是保障监管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各项专业技术的掌握,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检测设备与仪器。且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质检人员应当对检测技术进行及时更新,结合最新的检测理念分析,对现行的质检技术进行优化,从而使质量监督效果得到保障。
3 提高质量监管效果的措施
3.1 对质量监管机构的职责进行明确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涉及的部门与领域相对较多,这使得企业管理者为充分发挥项目质量监管计划的作用,应当在施工开始前对各级监管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以在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对应的负责人,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避免各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产生,使问题的解决效率受到影响。同时,国家相关部门需对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管体系进行完善,并对地方政府、施工单位、监理机构等的职责进行合理划分,对竣工的水利工程项目质量进行把关,以使其建设效果能够满足相关的建设标准,这对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开展十分重要。
3.2 构建完善的考核制度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中,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推动质量监管工作的落实,并促进监督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到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为此,企业管理者可通过对质量考核制度进行完善这一方法进行。首先,管理者可以通过健全的管理制度对项目各级员工的职责加以明确,为企业员工开展质量监管工作时提供条例支持,为后续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健全的质量监管制度可以有效强化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控制效果得以提高,有助于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最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通过完善的考核制度可技术对施工技术及工艺等作出调整,避免对施工效率造成影响,为水利工程的正常施工提供保障。
3.3 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监管力度
随着水利工程重要性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其的建设要求也逐渐复杂,相应的工程监管体系也逐渐得到完善。然而,由于当前大部分企业的质量监管工作仍然流于表面,无法发挥真正的效用。因此,企业若想提高监管水平,就需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监管力度,使最终建设完成的水利工程设施能够满足相关的建设要求。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监管部门还需加强对监管体系效用的审核,并将其与相关文件进行对比,同时,企业管理者需在监管工作开始前对监管计划进行考察,观察其是否符合工程建设的要求,并加强对员工技术水平、从业资格的了解,以使监管工作的效用得以真正发挥,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此外, 监管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还需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查,由于部分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常在工作过程中不按施工要求进行操作,导致施工效率受到影响,因此,当监管部门发现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时,应及时进行纠正,决不能敷衍了事。只有这样,监管工作的目标才能真正的落实,水利工程质量也得以保障。
结束语
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者需加强对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视,积极对工作方式进行优化,以提高监管效果,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由此,本文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进行研究,通过对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对质量监管机构的职责进行明确、构建完善的考核制度等措施,为监管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肖生明.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3):240-242.
[2]赵小兵,赵新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J].居舍,2020(12):170.
[3]薛莲.浅谈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J].智富时代,2018(08):148.
[4]陆小凤.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139.
[5]陈宝伟.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