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康锐,周圣军
德州市气象局253009
摘要:
随着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防雷检测市场的全面放开,从业市场主体大量增加,检测覆盖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防雷减灾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各检测单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企业采取恶性竞争招揽业务、检测过程中弄虚作假等行为时有发生,带来重大雷电安全隐患,防雷安全监管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防雷检测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规范管理的角度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防雷检测;问题;规范管理?
引言
随着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检测市场全面开放,防雷检测市场的活力得到释放,业务量的大量增加使防雷检测市场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何规范市场管理,使防雷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得到保障。
1? 防雷检测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防雷检测资质单位违规操作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某些检测单位盲目追求利益,有些单位超资质等级承接检测项目;有些单位出租、出借、挂靠、转让资质证获取利益;甚至有些单位无资质就开展检测活动;更有甚者采取伪造、涂改资质证书的方式开展检测等等,这些问题必须严厉禁止,坚决杜绝。
1.2防雷检测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
防雷检测企业的大量增多,业务量迅速增加,造成从业人员缺口较大,大量的技术水平低,经验少的人员开展检测实际工作。从而造成检测内容不全、检测数据不准,有时甚至出现伪造检测数据的现象。因此提高从业者技术能力,规范从业者的行为也是提高防雷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
1.3防雷检测报告质量有待提高
防雷检测报告是检测工作的最终产品,不同检测单位出具的报告水平差距很大,由于不同检测单位掌握检测标准不统一,检测能力差别大,造成出具的检测报告检测内容不全面、结论不明确甚至错误,更有甚者不检测直接伪造报告。
1.4防雷检测市场的监管有待加强
防雷检测工作覆盖面广,《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文件下发后,防雷检测管理涉及住建、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各专业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层级、不同地域涉及不同的管理机构,管理力量分散、管理标准不一,造成对检测单位不能实施有效监管。
2规范防雷检测市场的建议
2.1 建立完善的防雷检测市场监管体系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推动地方政府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地方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防雷安全联合检查机制,与住建、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各专业部门形成管理合力。要加强公正监管,切实管出公平,制订气象部门统一、简明易行的监管规则和标准,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和工作机制,推动日常监管全覆盖,对高风险重点领域进行重点监管,大力推进信用监管,加快推进气象“互联网+监管”体系建设。
2.2建立全国统一的防雷检测技术标准体系
防雷检测工作涉及行业多、依据标准多,在具体工作中造成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建议完善防雷检测技术标准体系,规范检测方法,统一检测要求。使检测企业掌握统一的流程和检测标准,提高检测质量。
?2.3完善对防雷检测企业的质量考评体系
通过客观公正的公共信用评价机制,重点考核检测企业的日常检测质量,对防雷检测企业做出公开、公平、公正的信用等级评价,并将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于公共信用管理、市场和行业准入、招标投标、日常监管、评优评奖等领域,达到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目的,促进防雷市场健康发展。
?2.4 落实防雷检测企业的主体责任
压实防雷检测资质单位的管理责任,促使企业依法、依规、依标准规范开展检测经营活动,促使企业严格按照制定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检测活动,促使企业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提升。真正使质量好和技术优的企业得到社会认可,建立一个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防雷检测市场。
?3结语
防雷检测市场全面开放以来,气象部门适应新形势,在防雷监管、技术标准建立、质量体系考核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秩序,气象部门需要继续从源头上深入分析问题,在行动上采取对策加强监管,努力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防雷检测市场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