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赞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供电局 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保证电力供应稳定以及经济的高效性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实际工作处理中,需要按照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故障问题,开展有效的解决方案,及时处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获取必要的效果处理办法。本文将针对继电保护配合方式,逐步提升自动化故障处理的整体性能,提升综合继电保护配合处理性能。
关键词:继电保护;配电自动化;故障性能
1继电保护和配电自动化的概述
1.1继电保护的概述
在配电网的正常运营中,偶尔会受到特殊因素的影响,使得供电过程出现困难,情况严重时还会危及整个配电系统的安全,以及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造成灾难性后果。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从保护配电的措施中了解到,使用有触点的相关继电装置能够满足保护的效用。所以,这种通过对继电装置的运用,保护电力设备免受损害,实现其功能价值的过程,便称作为“继电保护”。
1.2配电自动化的意义
配电自动化是利用主站对整个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的过程,需要使用到计算机、通信设备和电子开关设备,这些设备都是系统当中十分重要的部分,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并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长距离监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对系统可靠性、稳定性的需求,尤其是对配电线路故障的预测和分析上,可以给系统提供很大的帮助,从而对系统进行更加准确的控制。
2配电自动化中的问题
2.1智能化技术应用范围不广
西方国家对配电自动化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一些地区已完全实现了配电自动化,并且他们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也充分利用了继电保护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融合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比之下,我国对继电保护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的融合适用范围就很窄,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使得一些研究成果也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2.2设备和技术较为落后
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配电设备,另一种是输电设备,但是目前国内的电网建设缺少对这两种设备的全面重视。更重要的是,国内电网的建设缺少高水平的支持,这就导致在实际建设工作中,继电保护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很难被充分的利用起来,研究人员缺少足够的技术来推动这两种技术有效的融合。当前,国内设备的故障处理技术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且电力公司设备的故障处理效率也很低。
3继电保护配合提升自动化故障整体处理的应用
3.1继电保护在配电自动化应用处理的可行性分析
需要明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操作标准,按照配电
自动化故障的处理效率水平,加强对配电系统保护的有效应用,落实故障处理的标准,提高继电保护智能化研究。继电保护系统操作中,需要明确具体的继电保护操作标准,配置合理的配电自动化操作流程。继电保护操作中,需要将配电网、工作设备分离开处理。按照同一概念处理性能,实施有效的自动化配电系统应用,确定电力设备的故障发生特点。找准设备的问题,通过电子屏显示,确定设备出现的各类方位和原因。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对相关故障进行处理,确定科学化的处理方法,保证设备的稳定性。电力企业需要明确具体的工作重点,配置合理的自动化系统操作。将设备的故障部位与常规设备分离开来,逐步降低设备的故障影响水平。
在系统处理故障过程中,不同处理方法电力设备故障的效率不同。需要做好融合,加强系统合作,获取有效的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提升配电自动化处理性能的可行性水平。
3.2继电保护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方法
自动化配置过程中,需要明确配电设备的主管系统,分析故障设备处理不及时,不运转的情况,调整设备维护的标准性,明确具体的故障判断标准类型。做好配电自动化故障分析,及时调整短路设备的利用效果,做好故障分离操作。通过跳闸处理,注意处理过程,隔一段时间,提升设备故障的恢复效果。按照供电系统的实际应用,重视馈线装置本身的功能。在维护操作过程中,加强功率电流电压的参数分析。对于永久性配电故障处理分析中,及时调整设备的性能故障问题,明确维护应用保护的操作配置流程,对设备进行自动化系统应用,提升系统终端馈线设备的管理。在设备故障的参数分析中,需要做好DMS系统应用,及时调整异常信息的存储标准。通常,可以通过供电系统中的开关馈电设备所记录的自身状态信息来进行分析,利用终端功率数值和电流、电压等相关参数,能对变化的情况有初步判断。技术人员也可以利用这些参数进行模拟,并对参数进行查询来进行相关的遥控操作。对于永久性配电故障,线路中断馈线可以将反常信息传输给DMS系统,主站点的数据库会将这些信息储存起来,并进行定期更新,通过利用这些数据,就能够对供电开关遥控指挥,从而恢复供电的最终目标。
3.3集中式故障处理与多级级差保护的配合
首先,架空线路出现问题后,在出线出的断路器会自动将电流切断。然后在0.5秒后重合成功,则能够判断其是瞬时类型的故障。反之则是永久性故障。然后,收集配电终端的故障信息,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瞬时性故障只要做好记录即可,永久性故障需要对故障两侧开关进行隔离控制。并且将合上另外线路的开关,保证供电系统的运行。
3.4电压时间型馈线与多级级差保护的配合
通过电压时间和重合器的配合才将故障隔离,从而恢复供电的。这种方法稳定了配电网的高效性。但是这种方式也有缺陷,当分支出现故障后,也能够导致变电站出线出开关断闸,从而使整个线路出现断电的情况。所以通过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和两级级差保护进行配合,能将这个问题进行解决。但是需要遵循以下的标准:第一,将变电站内的10kV出线开关替换为重合器。第三,利用断路器,作为用户和支线开关,并设置保护动延时作为0s,重合闸设置为0.5s。进行以上的措施后,故障出现在主干线上,那么使用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来解决问题,如果出现在用户支线上,那么断路器开关会自动切断,如果0.5s后重合,那么便是瞬时性故障,反之则是永久性故障。
4结语
总之,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技术内容,在电力行业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形成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配网故障处理的先进性。通过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配电故障处理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能够为电力领域的广泛应用打下良好基础。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相结合的方式则能为其提供有利条件,由此也更需要电力工作者不断强化实践技能,增强维修能力,才能以此促进电力的自动化发展,进而实现电力行业的全面繁荣。
参考文献
[1]高强.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9.
[2]代文静.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8(23):98-99.
[3]张小斌.解析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J].通讯世界,2017(22):140~141.
[4]柳鹏,洪海泉.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研究[J].科技视界,2017(36):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