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9/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4月第11期   作者:张步跃1王兰君2张爱军3孔东平4马国平5张步进6
[导读] 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飞速发展,这为模具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动力的同时,相应的市场
张步跃1王兰君2张爱军3孔东平4马国平5张步进6
东莞市广正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广东省东莞市 523841
摘要: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飞速发展,这为模具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动力的同时,相应的市场竞争自然也逐渐呈现白热化的趋势。模具是工业生产制造中的较为基础的装备,由于其本身在制造行业中具有很大意义,所以如何利用科学的方法提升模具地制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解决其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成本间的矛盾,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生产体系,自然成为了许多相关人士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注塑模具设计与指导标准化体系的思考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出一些参考。
关键词:注塑模具;设计;制造;标准化体系
      从目前我国的工业生产现状中看,模具俨然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意义重大的一个基础工业装备,甚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我国虽然早已广泛普及了模具的使用,但依然有许多因素在制约着模具的发展,如工期、质量以及成本等。其中影响较为巨大的一点就是工期,这是许多企业十分看重的一点。而想要合理减少工期,自然就要提升模具的设计理念以及构建全新地制造标准化体系,这在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减轻工人的劳动负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建立注塑模具设计以及制造标准化体系的框架
      想实现注塑模具生产的标准化,首先要建立起注塑模具标准体系,通过更加系统化的方式加以指导[1]。模具的标准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营管理标准化、制造标准化、设计标准化[2]。这三者之间没有孰轻孰重的关系,他们互相依托关联。在不断探索注塑模具标准化的过程中,大部门企业更广泛地将数据库作为标准化的基础,其中包涵CAM技术、CAD技术以及CAPP技术等。为了达到构建学习型数据库以及参数化典型零件数据库这一目的,在核心数据库中还应体现有工艺设计以及结构设计等两个环节的内容,并通过这一内容完成对零件去向的追踪环节。这两个环节之间存在相互联通的内容。
二、标准化注塑模具的发展
      注塑模具顾名思义,其是将各类塑料加以制作成型为制品的模具[3]。我国现阶段每年塑料模具的产值大约占有所有类型模具的33%。塑料模具从宏观上讲,其大致分为七种类型,分别为热固性塑料压塑模、真空吸塑模、挤塑模、热固性塑料注塑模、吹塑模、热塑性塑料注塑模以及其他类型塑模等七种。这其中塑料模具中,注塑模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塑料模具。虽然在目前阶段,我国的注塑模具生产单位数量十分广泛,但依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弊端,无法达到世界先进工业化的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较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模具标准化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在整个制模过程中,零件加工的时间就占用了整个流程中60%以上的时间,零件加工的制作过程主要涉及订料、热处理、EDM成型、表面处理、开粗、精加工等工序。所有工序当中,热处理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个步骤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模具的使用情况,当模具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出现开裂、损坏等现象时,有很大可能是热处理的环节出现了误差。为了解决问题,注塑模具行业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选择使用MISUMI这一塑料模具用零件,同时将经常使用、制作水平较为良好的零件制作成了标准件,这不仅缩短了零件的加工周期,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零件的品质。
三、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的实践策略
(一)注塑模具设计标准化技术
      想要构建注塑模具设计标准化体系,首先要把握住构建原则:利用简化、优选、协调等步骤建立统一原则[4]。利用这一原则可以在实际模具的设计过程中,大力实现零部件的通用化、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规格化,完成这五个变化的目的是在符合注塑模具的相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设计失误以达到提高效率、缩短工期时间、降低设计成本的目的。

其具体体现为:
      1.通过构建注塑模具的分类编码系统,将这一系统作为成组技术的核心,并且利用CCSIM系统来达到对注塑模具进行分类以及编码的目的。
      2.要建立参数化的图库,将更加参数化的设计方法作为核心方法,以此来构建具有特殊要求的注塑模具零件相关图库,通过对技术参数以及尺寸参数的详细比对来最终确认零件的特性以及形状,在选择过程中,用户往往只需要将需求参数与参数化所属参数来完成调用模具零件模型这一过程。
(二)产品制造标准化技术
      仅仅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实现标准化是远远不够的,更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建立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标准化体系,产品地制造过程能否标准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否达到产品质量和产品效果。所以产品制造的过程能否实现标准化者将是整个注塑模具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所在[5]。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实现的是对员工专业知识进行详细指导,让员工可以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通过专业化的流程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标准化的操作生产。另外,想要全面构建标准化的生产体系,还要在生产过程中制定严格的生产规范,严格检验生产零件是否达到标准,并实行责任制,将责任制落实到各部门的生产员工,从根本上提升零件生产的精度。同时要想彻底解决生产零件的质量问题,就一定要在制造工艺方面多下功夫,不断完善工艺技术,提高工艺制造的效率,有效降低成本和收益,将经济性和生产效率与技术相匹配。
(三)企业建立标准化规章制度
      企业如果想有效提高竞争力,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领先的地位,就一定要构建一个标准化的平台用以完成注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同时企业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并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设计理念,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设计环节能否实现标准性。为了保障产品生产过程的高效化,企业就要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利用标准化方法提高生产效率[6]。企业应在整个体系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并在每一个环节实施,深度体现作业过程当中的科学性。在制定规章制度的同时,企业一定要保障作业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分工明确,合理安排各个部门的工作,并推动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工作。同时建立良好的企业标准体系规章制度,也减少了相应的质量与成本之间发生矛盾的问题,避免因匆忙赶工等原因,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综上所述,针对我国目前大部分注塑模具企业的现状来看,注塑模具设计与制造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是十分关键的,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现代企业要通过建立标准化规章制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等有效降低工期过长、产品质量无法保障等问题的出现,有效帮助企业解决质量与工期的矛盾,在提升生产效率简化生产流程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保证了生产精度。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李玉青. 浅析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J]. 南方农机, 2019, v.50;No.335(19):169-170.
[2] 毛继忠. 浅析高职院校"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课程体系的构建[J]. 山东工业技术, 2019, 289(11):253.
[3] 熊达.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J]. 山东工业技术, 2019, 000(002):218.
[4] 邓科. 四川省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的现状与思考[J]. 内燃机与配件, 2019, No.299(23):257-259.
[5] 詹志明, 张江锋, 林平.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新型应用型教学体系研究[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18(01):100-102.
[6] 赵仕宇, 林峰. 新工科背景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究[J]. 职业教育, 2019, 018(032):P.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