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7期   作者:袁黎明
[导读] 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临床效果。
        袁黎明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外三科 443000
        【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到本院诊治肝胆管结石患者60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44%比对照组17.77%低(P<0.05)。结论:给予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术后产生并发症。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效果
        肝胆管结石病因比较复杂,且患者病程长,易伴有各种程度的黄疸、肝功能损伤,且大部分的患者会产生肝脓肿、化脓性的胆管炎等相关并发症[1]。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术后会产生并发症,且结石容易复发、残留,所以围术期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能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本文选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到本院诊治肝胆管结石患者60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在27-66岁,其平均(46.48±6.53)岁;研究组30例患者,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在26-69岁,其平均(47.46±5.98)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开展生活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研究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①对患者围术期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升护理风险的管理意识、方法,重视护理过程中患者的营养支持、引流管的护理及做好预防感染等工作,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方案。②加强术前的健康宣传教育,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小讲座、播放短视频等方法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爱护,与患者耐心进行沟通,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帮助患者调节不良心态,对患者的疑问耐心进行解答,帮助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③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对其病情的变化进行评估。定时帮助患者翻身,确保患者处于一个比较舒适的体位。对于潜在的风险需及时识别且将其处理好,有明显疼痛及睡眠、情绪较差的患者需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④病房需保持整洁、干净,保持合适的湿度、温度,且护理的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固定好引流管的管道,引流瓶需定时更换,并对引流量、引流液颜色进行记录,仔细观察引流管、切口周边皮肤的具体情况,查看腹腔是否有感染,发现有异常及时告诉医生处理。按照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指导其适当进行活动、锻炼,防止患者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压力性的损伤等并发症。
1.3观察的指标和评定的标准
        ①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其中显效:临床特征全部消失,没有复发;有效:临床特征有所缓解;无效:临床特征没有缓解,甚至加重。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胆瘘、切口感染、压疮、肺炎)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资料选择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数据资料采用[%(n)],以X2比较检验,计量数据资料采用(±s),以t比较检验;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情况
        护理后,研究组出现2例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5%;对照组出现1例胆瘘、1例肺炎、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2%,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肝胆管结石属于胆管结石中多见的一种类型,其病程相对较长,会导致胆管狭窄、局部感染,影响结石的排出[2]。肝胆管结石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是手术的难度比较大,患者术后会产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临床需给予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肝功能,使淤积胆汁得以排出,降低患者术后产生并发症的几率[3]。为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肝胆管结石围手术期临床效果,本文针对到本院进行治疗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85%高于对照组88.88%;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7.15%比对照组22.22%低,差异具统计意义,说明给予围术期肝胆管结石患者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究其原因,可能是预见性护理又称为超前护理,主要是将患者当做护理的中心,根据患者的治疗要求、具体病情,通过总结临床资料、经验、思维,预见护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对其及时进行处理[4]。临床给予患者预见性的护理可帮助护理人员以患者精神、生理、社会、心理角度对其行为、思维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便于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对其身心状态进行调节,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5]。
        总而言之,围术期肝胆管结石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的整体质量,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江美英,陈丽娟,陈蓉蓉.风险性护理管理在肝胆手术后患者胆瘘预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6):20-23.
[2]何丽.预见性护理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3795-3797.
[3]杨春雨,孙丹,尹大龙.预见性护理对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7):154-157.
[4]王娟.优质综合护理模式对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后患者双套管冲洗引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3):346-348.
[5]熊云霞,刘婉明,朱灿华.预见性护理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9,43(6):663-6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