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如何急救?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   作者:张泉
[导读] 颅脑创伤是因为外界暴力因素而导致的一种创伤性病症
        张泉
        四川省绵阳市人民医院  621000
        颅脑创伤是因为外界暴力因素而导致的一种创伤性病症,最近这些年,因为交通行业和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所以因交通事故和建筑事故而导致的颅脑创伤发病人数在不断增多。颅脑创伤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损害,很多患者住院以后病情十分危急,这就需要做好对患者的抢救工作。
        有临床研究认为,颅脑创伤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受伤以后二次昏迷称之为重型颅脑创伤,也叫重症颅脑创伤。颅脑创伤不仅发病突然而且预后并不理想,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为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抢救策略。
        对颅脑创伤患者在进行抢救的时候,在患者入院后应立刻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对患者进行一系列全面的检查和急救,可通过一体化的急救方式为患者进行急救。入院第一时间对生命体征进行检测和观察,首先应依据临床医师的经验,对患者的实际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抢救的过程中护士要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要积极的进行颅脑CT和其他部位受伤情况的检查。要快速的形成急救小组,急救小组要准确的配合主治医师进行各项抢救工作。
        在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后,需要着手对患者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这是保证呼吸通畅的主要策略。重症颅脑创伤患者一般都存在休克症状,患者处于严重的昏迷当中,所以需要为患者连接供氧设备和心电监护仪,这才能实现对生命体征的持续监护。重度昏迷或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之下进行气管插管,完成人工通气等各项工作。对于开放性创伤的患者则要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利用无菌厚棉布快速的对伤口进行包扎,实施止血处理。骨折的患者应保持正确的体位,还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初步固定。若合并有闭合性损伤,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为患者进行穿刺检查,以便确定内部损伤的具体表现。
        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对需要保守治疗的可以为患者常规应用甘露醇、神经营养类药物,实现改善颅压营养神经的作用。患者一般都会有体温升高,所以在干预过程中要坚持物理降温的方式,如果体温较高,物理降温无效则可以适当地对患者实施药物降温。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对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要积极的实施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还要应用盐酸氨溴索稀释液,为患者在治疗时及时做好排痰等各项工作,既要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性,又要维持生命体征的正常。
        病情危急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抢救,及时安排急诊手术,常规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后进行相应的手术准备。通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之后还要连接吸氧仪,监视患者的血压、血氧、心率等各项指标。与此同时开展手术治疗,手术的时候对颅内的淤血进行彻底的清除,还要清理坏死组织和血肿等。对合并多发创伤的患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骨折、内脏创伤和开放性损伤等状况进行相对应的手术治疗。
        最近这些年因交通事故、建筑事故、暴力损伤等多种因素而导致的重型颅脑创伤的发生几率不断的提高。

颅脑创伤出现之后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使得人体的生命中枢和机体调节功能出现障碍,不仅死亡率高,致残率也相对较高。临床研究调查认为,对颅脑创伤患者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受伤后60min内,所以也要求对颅脑创伤的患者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积极为患者采取更优质的抢救路径,规范抢救的流程,尽可能缩短抢救所需时间,这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主要策略。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一般都存在开放性损伤,也有患者合并闭合性损伤和其他严重的骨折等症状,所以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急救的时候也要注意对其他症状的抢救。重症颅脑创伤患者需要在短时间之内进行急救,并且将抢救时间控制在1h以内,在了解病史、初步评估患者生理状态的基础之上,对其意识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以便于针对性的开展抢救工作。在进行抢救的时候清除呼吸道的异物,确保呼吸道的通畅性是为患者构建生命体征的前提工作。
        积极的利用影像学手段(如颅脑CT、颅脑MRI)检查是评估重症颅脑创伤严重程度的主要方法,但是为了提高患者抢救的效果,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合并其他部位的严重创伤,所以积极的进行胸腔和腹部的闭合性损伤检查也十分重要。一般在检查的时候主要是利用胸腹部CT、胸腹部穿刺检查等来实施,这能尽快的确定其病情。针对患者腹部创伤的具体部位和血肿的状况,制定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方案和急救措施,规范对患者的抢救,这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抢救过程中要防止患者出现脑水肿,因为重症颅脑创伤的患者一旦合并脑水肿形成,就会导致病情发展迅速,在短时间之内形成脑疝。所以,抢救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积极的通过药物方式和物理方式来控制颅内压。出现手术指征,要及时的为其准备手术,所以在抢救开始时刻就要做好各项手术准备工作,以防止延误最佳的手术时机。
        也有研究认为,对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在进行急救的时候需要做好病情控制、患者分级、重点监测和预后护理等4个方面的内容。所谓病情控制就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早期抢救的时候,将核心工作放在拯救患者生命安全上。因此一系列的抢救工作都要围着拯救患者来进行。在入院以后要立刻进行止血、消毒、镇痛、抗炎等各项工作的干预。而患者分级就是根据患者损伤的程度来确定重度和轻度,一般中毒的患者病情都比较危重,所以在进行抢救的时候,各项工作都要及时的跟进、刻不容缓。重点监测主要是重视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颅内压水平、心率指标等,还要通过有效可靠的手段对相关指标进行控制。预后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一般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病情得到控制以后,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常规的防护指导,以便于稳定患者的生命。
        总而言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病突然,死亡率和致残率都较高。对患者进行急救的时候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首先就是急救要根据实际损伤状况采取适宜的抢救办法,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以便拯救生命;其二是做好对患者的急救护理准备,关注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和转变状况,了解患者瞳孔的大小、瞳孔的形状以及对光的灵敏反应,判断瞳孔两侧是否对称,边缘是否整齐。积极对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等各项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并作出记录,如发现存在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主治医生。围绕着患者的抢救积极的进行护理流程的开展,综合性提升整体抢救的效果和质量,为维持患者的康复提供帮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