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产期B族链球菌的感染现状及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3期   作者:倪宇锦 诸红
[导读] B族链球菌作为一种机会致病菌,当围产期的女性感染时
        倪宇锦  诸红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上海 201100
        摘 要:B族链球菌作为一种机会致病菌,当围产期的女性感染时,易诱发不良妊娠结局。B族链球菌具有多个不同分型,且各个分型具有不同的致病性。当前西方部分国家对围产期女性的B族链球菌筛查以及处理制定了相关指南,且我国也不断加深研究内容,优化检测方法,加大围产期女性筛查力度,及时对感染B族链球菌孕妇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治疗。随着临床抗生素的不断应用,B族链球菌耐药性也显著提升,且B族链球菌疫苗尚处于研发以及临床试验阶段。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B族链球菌感染现状进行分析,并概述研究进展。
关键词: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现状

        B族链球菌又被称之为无乳链球菌,该病菌属于一种需氧革兰阳性双球菌,主要存在于人体下消化道以及泌尿生殖系统中,尤其是直肠部位,更是导致围产期女性感染的主要因素。B族链球菌感染可以诱发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以及产褥感染等,进而导致新生儿出现肺炎、败血症[1]、脑膜炎等疾病,严重时会导致围产儿死亡以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当前临床常选用培养法和PCR技术检查B族链球菌,且美国相关指南推荐对35-37周的孕产妇进行B族链球菌筛查,并及时对患者实施抗生素预防[2]。
一、B族链球菌相关概述
(一)B族链球菌定植
        高龄、既往多次妊娠史等因素,都会导致孕妇阴道内的菌群出现失衡,显著提高围产期女性感染B族链球菌的几率[3]。B族链球菌定植具有显著的地域区别和人种区别,目前定植率最高的地区为非洲,其次为美洲、欧洲,最低的则为东南亚,且黑人定植率相对偏高。当B族链球菌定植在女性阴道后,其会出现上行至胎膜,诱发蛋白水解酶、炎症因子被释放,进而出现胎膜局部水肿,降低张力,最终出现胎膜早破的情况。炎症因子可以对女性子宫平滑肌产生刺激,进而诱发女性出现早产、流产等情况。同时,胎膜早破为各种病原微生物进入女性体内提供了途径,显著增加围产期女性的感染几率[4]。
(二)B族链球菌血清型及耐药性
        B族链球菌毒力主要来源于面荚膜多糖抗原,即S物质,且根据S物质可以将其分为10种不同的血清型。我国多以Ⅲ、Ⅱ、Ⅰa、Ⅰb以及Ⅴ为主,且Ⅴ比较多见,但Ⅲ类型的毒力最高,也是诱发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B族链球菌定植率比较低,但新生儿的预后也稍差[5]。
        现阶段,B族链球菌对于青霉素、头孢菌素以及万古霉素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对于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则比较高。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广泛应用,当前国内外已经分离出青霉素耐药菌株,但各地仍需加强药敏检测力度[6]。
二、B族链球菌检验概述
        B族链球菌的检测包括培养法、免疫学方法、PCR方法、RPA方法以及LAMP方法。培养法作为B族链球菌感染确诊的金标准,常因检验操作过程比较复杂、耗时长以及阳性率比较低等不足,不适合用于常规的临床筛查中,仅能用于B族链球菌感染出现症状患者的确诊中。免疫学法主要是采用特异性抗体检查抗原的检测方法,但因其敏感性稍低、特异性稍低,不适用于常规的筛查中[7]。PCR可以通过实时荧光检测仪器,判断围生期女性是否感染B族链球菌,且具有敏感度高、精准、快速等优势,故被临床广泛应用[8]。

LAMP即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其主要是利用少量的引物在试剂盒中,对B族链球菌进行连续的基因扩增,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的基因序列复制,具有高效、敏感以及特异得的优势,特别适合用于B族链球菌含量比较低,且DNA提取比较困难的病例,可以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应用。RPA也就是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其检验原理与LAMP相似,但其引物设计比较简单,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检验。
三、B族链球菌疫苗概述
        荚膜多糖疫苗主要是将B族链球菌表面高水平表达的CPS作为靶抗原,进而制成的针对性疫苗[9]。该疫苗得的耐受性比较好,但免疫原性比较差,对新生儿以及胎儿的保护作用有限,影响临床应用范围。荚膜多糖结合疫苗主要是将荚膜多糖与蛋白质偶联,并诱导荚膜特异性产生抗体放映,提高耐受性,其具有较高的功能活性以及免疫原性,可以提高孕妇的免疫持续时间。
        B族链球菌表面蛋白疫苗以及菌毛蛋白疫苗主要是将CPS表面存在的蛋白直接用作疫苗,其主要包含B族链球菌表面蛋白,其具有较强的覆盖范围[10]。
结束语:
        综上所述,B族链球菌感染严重威胁母婴的健康,需加强B族链球菌筛查力度。PCR作为检查B族链球菌的有效措施,其有望用于产科快速检测中。现阶段,IAP仍是控制B族链球菌感染的有效措施,但该细菌的耐药性显著加重,医生需对患者开具敏感性较高的药物。同时,对B族链球菌阳性围产期女性进行益生菌治疗,可减少女性分娩时的B族链球菌定植,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Herzlich Jacky,Lubin Daniel,Schindler Yehudit,Wittmann Osnat,Marom Ronella.Are Mikvehs Responsible for GBS Carriers among Orthodox Jewish Women?—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J].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Volume 10,Issue 07.2020.PP 909-913. 10.4236/OJOG.2020.1070086
[2]李樉,杨慧霞.我国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的现状及筛查策略[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7,20(08):560-563.
[3]祁丹丹,王桂香,杨晓玲. 围产期B族链球菌的感染现状及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07):800-802.
[4]金海萍,陈正雯,王凯. 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29(14):1709-1711.
[5]呼蓓蓓. 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的筛查方法对结果的影响[J]. 医学信息,2019,32(10):171-172.
[6]邢薇,符爱贞,史春,韩燕媚,翁叶蕊,陈永香,孙虹. 孕妇围产期B族链球菌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1):1704-1707.
[7]钱碧霞,刘姣,陈颖,谭晓霞,谢妙妙,雷永良. 围产期孕妇血清降钙素原与B族链球菌感染及妊娠结局的关系[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9,29(09):1083-1085+1091.
[8]王晓娜,丛桂敏,冯小静,杨静,卓英梅,李文杰,曹作伟,佟成龙,武家淳. 围产期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高危因素分析及母婴结局探讨[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9,47(01):44-48.
[9]赵丽娟,李合欣,张彦玲. 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及妊娠结局的相关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2):2186-2187.
[10]陈敬群,顾敏,金今,彭俊,周家玉. 围产期孕妇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及对母婴的影响[J]. 实用预防医学,2017,24(03):349-3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