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米非司酮在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21/9/2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0期   作者:庄雪梅
[导读] 探究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中使用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
        庄雪梅
        鹤庆县辛屯中心卫生院,大理 鹤庆 671502
        【摘 要】:目的 探究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中使用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9年1至2021年3月期间因为计划生育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孕妇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异位妊娠孕妇有22例,终止妊娠者有23例,子宫疾病者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n=35)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组(n=35)在对照组的方案上增加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本次医学研究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在产后的出血情况及引产效果的差异,结合患者个体差异及实际病况确定不同的用药方案,记录米非司酮用于各类妇科疾病的治疗情况,并计算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米非司酮搭配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后不良体征皆已好转,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对异位妊娠者、终止妊娠者以及子宫疾病者的治疗总成功率为82.86%高于对照组62.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米非司酮在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的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突出,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术后出血及引产效果,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计划生育;妇产科

        随着现代都市生活的丰富以及性观念的开放,人工流产的人数和次数都将逐步增加,而大部分人工流产都选择药物流产的方式,其中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其他药物治疗49天以下的妊娠女性的方式较为常见[1]。因此本实验旨在分析米非司酮在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至2021年1月期间本院70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所有患者皆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与治疗组(n=35)。对照组患者的年龄 22~63 岁 , 平均年龄 (42.24±5.58) 岁,子宫疾病12 例、异位妊娠11 例、终止妊娠13例。治疗组患者年龄 22~64 岁 , 平均年龄 (42.89±5.61) 岁 ;子宫疾病11 例、异位妊娠14 例、终止妊娠10例[2]。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中子宫疾病者、异位妊娠者、终止妊娠者分别实施不同常规药物治疗,注意药物引发的身体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常规药物剂量与次数一致的同时,也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对子宫疾病患者根据其实际病况口服5 -1 2 .5 mg米非司酮/次/天[3]。对异位妊娠患者可每次口服5 0 mg米非司酮,每天两次,连续用药两天[4]。对早期妊娠者每次口服2 5 mg,每天两次,连续用药三天,并配合服用米索前列醇0 .6 mg终止妊娠,中期妊娠者每次口服5 0 mg,每天两次,连续用药两天,并辅以羊膜腔注射利凡诺促进死胎排出[5]。
1.4判定标准
        子宫疾病患者用药后出血频率及出血量大为下降或者病灶范围缩小或体征复常,不良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则判定成功,否则为失败;异位妊娠者用药后检测血β-HCG正常,盆腔包块体积缩小40 %以上则判定成功,否则为失败;终止妊娠患者用药后妊娠停止则判定成功,否则为失败。治疗总成功率=成功人数÷总人数×百分百。
1.5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0.0专业软件来处理与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6];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2结果
2.1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的成功有效率对比
        运用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3讨论
        由于环境、饮食、生活压力等各方面的影响,现代女性深受妇产科疾病的困扰,尤其是子宫疾病,常见的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异常出血等,表现为阴道流血、淋漓及腹痛等,对妇女的普通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应用米非司酮后,可与孕酮竞争受体,阻断孕酮对子宫平滑肌的松弛,增加子宫肌层兴奋的敏感性,导致子宫收缩,减少出血。还具有软化和扩张宫颈的作用,促宫内引产中胎儿死亡,抗妇科肿瘤的作用。米非司酮充分运用于计划生育及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小,因而广泛受到关注。但是对于各种类型的疾病必须与患者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医生应详细地讨论并计划针对性的诊疗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7]。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表明, 子宫疾病患者、异位妊娠患者、终结妊娠患者经米非司酮联合用药治疗后,不良体征都已好转, 不良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对治疗组的子宫疾病者、异位妊娠者以及终止妊娠者的治疗总成功率为82.86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85 %。说明米非司酮在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的治疗中应用的价值突出,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术后出血及引产效果,有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英,范玖香,崔雪娇. 米非司酮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评价[J]. 中国药业,2021,30(8):58-60.
[2]谭小红,张周云. 分析短效避孕药治疗计划生育手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J]. 健康之友,2021(2):44.
[3]李远菊. 米非司酮在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及有效性分析[J]. 母婴世界,2019(15):85.
[4]唐仲燕. 米非司酮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研究[J]. 母婴世界,2019(10):128.
[5]李翠芹. 药物流产在带器宫内早孕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7):285-286.
[6]龚小斌.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生殖激素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8):107-109.
[7]李承秋,吕文艺,金凡,等. 活血消异汤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MMP-3、CA125、EMAb水平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21,42(3):297-3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