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杰
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周口466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9-2020.9,抽取医院收治的64例艾滋病病人展开研究,基于随机双盲法分组,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结局。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100.00%、护理满意度96.88%均大于对照组84.38%、78.13%(P<0.05)。结论:艾滋病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提升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艾滋病;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中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1]。其中异性传播与男性同性传播比例约为3:1,学生同性传染需要警惕[2]。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无保护性肛交、与高危群体性行为是导致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原因。多数患者存在抑郁、焦虑、恐惧、自卑、不安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部分患者甚至会产生自杀的想法,并将想法付诸于行动。为提升患者的存活率,临床主张强化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调节患者的身心健康。基于此,本研究展开相关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9-2020.9,抽取医院收治的64例艾滋病病人展开研究,基于随机双盲法分组,每组32例。观察组男女各有19例、13例;年龄区间23-63岁(43.31±6.97)岁。对照组男女各有18例、14例;年龄区间24-63岁(43.59±6.91)岁。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均实施常规护理,向患者简单介绍疾病,阐述医院应对方案,适当安抚患者情绪,遵医嘱给药治疗患者疾病,并指导营养饮食、适当运动,强化患者的机体功能。
观察组联合人性化护理,第一,护士需主动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患者的既往病史、就诊原因、主诉症状,了解患者的实际病情。并向患者主动介绍自己,讲述自己的身份,主动和患者交流,初步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为双方沟通交流创造机会。并在患者情绪相对平和后,及时采用调查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人性化护理方案。第二,鼓励患者阐述对自身疾病、自己周边事物的看法与观点,基于患者的看待事物情况,指导患者跳出原有思维,从客观角度看待自己、疾病与事物,从疾病怪圈中挣脱出来,重建治疗信心与生存信心,改变消极悲观的想法和理念。第三,基于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积极安抚、鼓励患者,告知患者医护人员会为患者情况保密,促使患者阐述内心痛苦,释放心理压力,护士基于患者阐述内容采用客观方法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该阶段,还可将音乐疗法和瑜伽放松法进行有效结合,促使患者放松身心,缓解心理压力,准确面对疾病。第四,护士需鼓励患者端正治疗态度,积极和疾病做斗争,促使患者重拾生存信心。护士可列举治疗效果理想病例,阐述该患者在治疗期间所做到的事情,让患者明白自己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促使患者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护士还需指导患者家属充分发挥家庭能力,为患者塑造、提供一个更温馨的家庭环境,充分利用亲情引导患者,为患者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精神支柱。
1.3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量表总分均为10分,分数达到8分及以上,则为治疗依从、护理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一。
3·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较广的传染病,并且在艾滋病发病之后无法根治该病,只能通过长期治疗控制病情,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控艾滋病的发生,进一步降低我国艾滋病的发生率。艾滋病检验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预防该病的传播,并且要通过检测来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从而了解该病的传播途径,树立正确的知识与态度。
美国在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并进行报道,但该病经四十余年传播,在世界各地蔓延[3]。艾滋病的特殊性让其成为全球人人畏惧的疾病,也成为了全球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与社会问题。艾滋病无法根治,疾病发生后,患者的免疫力不断下降,且多数患者早期并不了解自己已经患病,无形之中成为疾病传染源,导致艾滋病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张。预防艾滋病教育是现代控制艾滋病疫情的主要手段,主张基于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从多方面进行教育。若教育群体是大学生,则在校内召开预防艾滋病教育讲座,开设预防艾滋病教育公共课程,要求学生参与讲座或课程,接受系统科学的教育。再者,高校还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让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学校互联网平台等等接受相应的预防艾滋病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掌握度,促使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实现安全性行为,降低艾滋病的校内传播率。若受教育对象是社会群众,则由疾控中心等机构的医护人员不定时或是定时在当地繁华地段,发放预防艾滋病教育知识手册,或是在地方电视台播放相应的预防艾滋病教育片,或是在微信、微博、抖音、知乎、贴吧、论坛等互联网交流平台发布相应的预防艾滋病教育视频,实现教育目的。
综上可知,艾滋病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武兰.人文关怀联合综合护理对老年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11):84-86.
[2]张红梅,张华.人文关怀护理对提高艾滋病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0):106.
[3]李影.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克林霉素联合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