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   作者:孙黎辉
[导读] 目的:探究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方式应用在肩周炎患者中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效果。
        孙黎辉
        新乡市康复医院 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探究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方式应用在肩周炎患者中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我院所收治的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硬币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为5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及经穴疏导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肩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94.00%)与参照组(70.00%)相比较高,组间差异性确切(P<0.05)。结论:针对肩周炎患者,应用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的方法,疗效确切,有效改善肩周活动度,在临床中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肩周炎;侧支循环
        肩周炎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年龄一般处于40到70岁之间[1],近年来,患病人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被肩周炎所困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多用经穴疏导治疗肩周炎,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但是效果维持时间较短,而且病情较易复发。据临床资料显示,对于肩周炎的治疗,应用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治疗效果要比常规应用经穴疏导的治疗方法佳。鉴于此,本研究将选用我院10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100例展开研究,分组方式为硬币法,组间分布为实验组(n=50)与参照组(n=50)。实验组患者年龄范围为63-76周岁,平均年龄(65.27±1.35)周岁,其中女性为27例,男性23例。参照组患者年龄范围为64-79周岁,平均年龄(66.88±1.31)周岁,其中女性为25例,男性为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及常规用药指导等。
        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穴疏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为首先选择患者的病痛穴位,即择健侧条口、患侧肩髃,肩贞、肩前,采用医用酒精对其进行消毒,使用规格为40mm-50mm的无菌针灸针进行经穴疏导,进针深度为1.5寸,采用捻转法,时间为5min,留针半小时。治疗疗程为:1次每天,一周5次,连续治疗10次。
        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的治疗方法。经穴疏导治疗方法同参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痛点揉拨手法治疗。选择穴位为天宗、肩井、肩髃、臂臑、外关、合谷。采取方法为以揉法、拨法、点按法、拿法、拍法、搓抖法为主要手法。协助患者采取坐位,医师采用拇指揉拨及拿捏手法施术于颈2~7段督脉经穴及颈肩手足三阳经走行部位,持续时间为3到5min,方式肌肉韧带,疏经通络,肱二头肌的长头、短头肌腱和肩部的痛点、硬结给予拇指、肘部揉拨、点按法,约为5min,根据患者的承受力对力度进行适当调节。最后采用搓法、抖法,并拍打患侧肩背部。治疗疗程同上。
1.3观察指标
        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效果评定包括显效、有效及无效。评判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能够进行正常日常活动;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活动;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没有好转,患者不能进行日常活动。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对患者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效果用卡方检验进行校准,用(n%)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意义。
2.结果
        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肩周炎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情况(见表2),实验组肩周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94.00%)高于参照组(70.00%),两者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肩周炎主要是由于肩部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肉等损伤等原因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通常为关节周围疼痛、局部组织水肿、关节活动度减少、功能障碍显著[2],对于部分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自我康复,但是大多数患者对此疾病不够重视,导致常年患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为了减轻疾病为患者带来的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临床中提出了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的治疗方法[3]。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给予患者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可以起到活血止痛,疏通经脉的效果,使受阻的气血得以疏通,可以明显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因此,临床治疗中,更加提倡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的治疗方法[4]。
        本研究将用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的方式治疗肩周炎,结果显示,治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参照组,两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综上所述,本研究用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肩周炎,其临床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因此,经穴疏导配合痛点揉拨手法治疗在肩周炎的治疗方面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明杨,陈熠路.经穴疏导加痛点揉拨手法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5):79-81.
[2]周贞国,姜敏霞.针灸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1,53(11):141-144.
[3]李炯华,韩文义.平衡针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12):4-7.
[4]黄彩彬,赖甜莲.针灸推拿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05):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