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对预防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的临床应用疗效评价

发表时间:2021/9/1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1期   作者:周艺
[导读] 目的:探讨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对预防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周艺
        镇江市口腔医院 江苏镇江 212000

        【摘要】目的:探讨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对预防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通过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口腔检查,实验组加行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比较组间口腔健康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口腔健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且以及龈补牙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0.00%高于实验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牙体和牙周治疗,将防止口腔并发症,从而保证牙龈健康。
【关键词】牙体治疗;牙周治疗;糖尿病;口腔并发症;效果分析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老年常见的慢性病症,其中发病因素多和患者饮食不良、生活习惯不佳有关,其中口腔疾病是最为多见的一种并发症[1],口腔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同时也会导致机体营养供给障碍,诱发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数据分析,科学的记录口腔问题和可能引发的危险要素,行牙体和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2]。针对于此,本文将分析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对预防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数据
        在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共纳入糖尿病患者60例。采用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n=30)及对照组(n=30)。
        实验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区间58—81岁,平均(67.58±4.20)岁;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57—83岁,平均(67.46±4.15)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组间无差异性(P>0.05)。纳入原则:①经临床确诊为糖尿病;②对本次研究知情,签订同意书。排除原则:①精神障碍;②沟通异常;③肿瘤。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检查,记录口腔指标。
        实验组行牙体和牙周基础治疗;①检查口腔后1个月,指导进行龈沟清扫法,掌握争取的牙线或间隙应用方法,保持口腔的清洁,同时让根面保持平整,详细向患者讲解吸烟产生的伤害,帮助患者进行戒烟处理[3]。②牙体治疗和检查:根据口腔内的牙齿情况,积极的采取治疗对策,对存在口腔疾病的患者妥善处理。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口腔指标,包含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龈补牙数。
        记录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包含口腔溃疡、牙周炎及间隙感染。

1.4 统计学分析
    60例患者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其中口腔健康指标用(均数±标准差)表达,执行T检验;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用百分比表示,执行卡方检验。P<0.05证实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组间口腔健康指标分析
        表1:治疗前2组口腔健康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且以及龈补牙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

3 讨论
        人体中糖代谢失衡会造成糖尿病的发生,同时如不积极的对血糖控制,可降低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造成牙龈组织和牙周组织感染。
        通过本文研究中对糖尿病患者行口腔健康检查及基础治疗,结果证实:治疗后实验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且以及龈补牙数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0.00%高于实验组3.33%。这一结果说明,牙周治疗和检查通过指导患者自行掌握正确的清洁形式,从而减少了牙龈出血情况。
        综上所述,讨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降低了口腔并发症的发生,提升了口腔安全。

参考文献:
[1] 袁欢.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对预防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的临床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20,41(1):194-195.
[2] 赵常晓,姜树敏.牙体及牙周基础治疗对预防糖尿病患者口腔并发症的临床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9):50-51.
[3] 周强.伴糖尿病及不伴糖尿病的口腔颌面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J].中外医疗,2020,39(15):6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