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示范意义与空间格局构建

发表时间:2021/8/31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卷4月11期   作者:  杨毅
[导读] 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设立的全国唯一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建设成果。
        杨毅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设立的全国唯一省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建设成果。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示范区建设的示范基础、示范条件、示范意义和空间格局构建,作为对过去五年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发展建设历程的回顾和总结。,以期为下一步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经验。
        【关键词】 贵州 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 示范区 示范意义 空间格局
1 示范基础
        1.1 贵州省区位与自然地理条件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东南部,北、西北方向近长江,南、东南近沿海,西以云南近边境口岸。辖6个地级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
        贵州地貌属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高原山地居多,山地和丘陵占92.5%,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嶂,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有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
        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多种矿产具有全国战略意义。汞、重晶石、化肥用砂岩、冶金用砂岩、饰面用辉绿岩、砖瓦用砂岩等在全国排第1位,磷、铝土矿、稀土等排第2位;镁、锰、镓排第3位。煤、锑、金、硫铁矿等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煤炭储量居全国第5位,素有“江南煤海”之称。贵州河流数量较多,水能资源蕴藏量居全国第6位、开发条件优越。是国家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基因库、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
        历史与民族文化。贵州是古人类发源地之一,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有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黔西观音洞文化”,晚期直立人的“桐梓人”,早期智人的“水城人”和盘县“大洞人”,晚期智人的“兴义人”、普定“穿洞人”、桐梓“马鞍山人”、“白岩脚洞人”和安龙“观音洞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左右,多元的民族培育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欠开发的地理条件保存了文化的原真性。
        1.2 贵州省经济与城镇化发展条件
        经济发展。2014年,全省人均GDP约4295美元,三次产业比例12.9∶40.5∶46.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2548元和6671元。
        2020年贵州省城镇化率53%,城镇人口1900万人。其中,贵阳市中心城区人口突破300万人,遵义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突破100万人,毕节市、六盘水市、安顺市城市人口规模超过50万人,其他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人口规模接近50万人。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以贵阳市和贵安新区为龙头,以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为重点,以小城市和县城为支撑,小城镇为基础、美丽乡村为补充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1.3 城镇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条件
        铁路通车里程2490多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4000公里、79个县通高速,“一干八支”机场建成通航,建成等级以上航道2402公里,交通瓶颈问题基本破解;黔中水利枢纽一期主体、滋黔一期工程等水利工程基本完成,工程性缺水得到有效缓解。
        人均城镇道路面积9.39平方米,城镇供水普及率90.14%,城镇污水处理率86.87%,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2.62%,城镇燃气普及率60.27%,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9%,自然生态与环境条件进一步好转,获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城乡公共服务条件。全省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7.82年;每千人卫生服务人员3.65人、每千人卫生服务床位数3.81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686.76万人、190.87万人、274.53万人、248.01万人,基本民生保障不断提高。
2 示范条件
        2.1 示范经验比较丰富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同步小康示范。开发扶贫到位、有效。贵州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开发扶贫和精准扶贫、扶贫生态移民、毕节市与沿海发达省区及城市开展的对口帮扶,扶贫开发方式和效果在全国有示范性。同步小康积极、有为。经济在全国排名挂末,是全国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最为艰巨的一个省份,“如果缺失了贵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完整”。支持贵州同步小康上升到国家使命。
        生态文明引领绿色发展的先行示范。省域全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省获批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贵州省生态文明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以流域生态制度改革试点、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等为抓手,牢牢守住生态底线,贵州全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重点生态项目。生态建设开花结果,施秉喀斯特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昔日的“穷山恶水”成为今日的风景旅游资源富矿,“绿水青山”正逐步变“金山银山”。抓制度建设。制定《贵州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贵州省绿色小城镇建设评价标准》,绿色发展成为自觉。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升到国家主题论坛之一,影响逐渐扩大。全域践行生态文明,生态资产化、产业化的经验值得总结。
        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示范。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贵州地形复杂、地表破碎、平原支撑少、用地少,城镇和产业空间摒弃平原地区布局模式,因地制宜规划发展,不宜摊大饼、只能蒸小笼,城镇建设要求立体化、集约化、精细化、绿色化,海绵城市解决工程性缺水、智慧城市促进信息化管理、地下综合管廊开发地下空间、绿色城市促进节能低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有效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的多彩贵州城镇化路径,符合山地省区规律,是中西部地区“1亿人”城镇化在贵州的实践。
        2.2 浅内陆区位有利于融通融合
        近海区位融通融合。贵广高铁建成通车,形成贵州—广州直通通道,贵州“达海”时间缩短到4个小时左右,与“珠三角”、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进一步融合。兰海高速和黔桂铁路构成贵州—北部湾直通通道,是贵州融通东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距离最近线路。南下通道建设实现“借船出海”,贵州开放进一步扩大。
        近江区位融通融合。成渝是国家在西部地区布局的城市群之一,也是最有条件培育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之后的国家第四大城市群,成为均衡布局生产力的战略支点。融入成渝,培育“成渝贵”城市群,打造长江经济带的“龙尾”经济区,是贵州深度参与长江沿岸开发、区域合作、国家分工的必然要求,也是贵州融通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选择。贵州与成渝经济发展有很强的互补性,又处在成渝南下出海的必经之地。增强北向通道,主动融合成渝,实现“通江达海”。
        近边区位融通融合。云南是国家内陆沿边开放的重点省区,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贵州处在云南沿边开放桥头堡的纵深辐射区域,与云南地域相连、发展相似、人文相通,协同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壮大内陆经济实力,扩大西南地区开发开放。
        2.3 资源禀赋组合良好
        能矿资源是传统优势。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多种矿产具有全国战略意义,是贵州能矿经济的重要支撑。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水火互济的能源产业。
        山地资源开发构成山地特色发展元素。占全省土地面积比重大,山川河谷构成贵州自然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立体农业发展基础较好。


        气候成为贵州独有的优势资源。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特征明显,支撑特色农业、休闲度假与保健养生现代服务业发展。
        生物资源支撑特色产业发展。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占全国中草药品种比重大,发展中药材产业优势突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及优良牧草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2.4 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
        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贵州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十二五”将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经济比重在全国地位稳步上升。以资金资源密集型为特征的重工业化和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高度化同步发展,工业化带动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对城镇化的支撑增强,城镇化率较快增长,城市群起步发展。
        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贵州在2015年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内联条件极大改善,瓶颈制约加快消解,城镇之间联系进一步加强,自我发展能力极大提升,城镇化空间不断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将更加紧密,加速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体制机制改革不断释放活力。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大幅取消和下方行政许可事项,放权提高发展效能。深化财税与投融资体制改革,PPP模式得到有效推广运营,松绑激活市场“一池春水”,极大释放发展活力。农村产权制度、公共服务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扎实有序推进,“让利”增强城乡统筹发展能力。
3 示范意义
        3.1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
        目前西部尚无以省为单位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在西部各省(市、区)中,贵州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是跨越发展的典型代表,西部地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贵州均有体现,建设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有利于探索经济后进地区新型城镇化后发赶超的科学路径。
        3.2 山地特色城镇化发展示范
        守住两条底线协同推进山地是贵州的特色优势资源,依托依山而建的立地条件,围绕山地产业、台地工厂、山地城镇、山地生态、山地建筑等硬质工程和景观建设,建立山地设施建设发展标准化体系,用足用活用好山地资源,建成全国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标准化发展示范区,为全国山区省份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3.3 生态文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示范
        作为两江上游,贵州的生态建设对全国生态安全和区域发展安全至关重要。建设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加大对贵州新型城镇化的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增强贵州发展能力,解决贵州的“肚子”问题,贵州才有更多的财力、更强的能力、更有效的措施加强生态保护,更好履行国家使命,守住生态底线,探索生态产业化的贵州经验,为国家生态文明提供范例。
        3.4 精准扶贫与城镇化协同推进示范
        一是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引导贫困人口就近进入城镇、美丽乡村、园区集中安置,社会保障保险实现转移接续,减少贫困人口,维护贫困地区自然生态。二是同步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全部覆盖,加大山区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通过精准扶贫,建立贫困家庭、贫困人口就业救助帮扶台账,持续跟踪服务扶贫对象的生产生活发展,防止返贫。
4 空间格局与路径
        4.1对外构建“近边近江近海”开放型城镇空间体系
        依托国家战略平台加大省域对外开放。打造“一带一路”战略通道,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加强贵州联系长江、珠江航道与码头建设,充分利用区域快速交通廊道,着力推进与长江经济带、西江-珠江经济带各省(市、区)在能源、旅游、农业、商贸服务等诸多领域的合作。支持安顺、凯里、大龙等发展条件较好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设立内陆自由贸易园区。持续推进“点对点”对外经贸合作平台建设,深化贵州—瑞士、贵州—韩国、贵州—台湾等跨境发展交流与合作。
        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形成多向开放的发展格局。黔中城市群向北强化多通道构建,实现与成渝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向西借助云南“桥头堡”开放平台,强化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向东依托杭瑞、沪昆、贵广等国家高速通道加强与湘西、桂北地区在旅游、生态、扶贫、民族发展方面的合作,积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打造东西合作示范基地;南向、东南向主动加强到南宁、北海的多通道建设,加快建设贵广高速公路,加强黔中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等沿海开放平台联系,进一步提高面向沿海地区开放程度。
        形成省域开放型城镇化空间体系。做实黔中城市群,融入成渝城市群形成国家城市群发展第四级,搭建全省对外开放平台和高地;做强贵阳中心城市和贵安新区引领全省对外开放,建设辐射全国的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开放示范区;做大区域中心城市,联动周边城镇组群发展,对外构建跨区域集群发展格局;做优重要节点城市和县城,强化城乡统筹载体作用,支撑贵州全域对外开放;做特小城镇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省域开放型城镇画空间体系。
        4.2内部构建山地省区“山水田园城”和谐发展的空间关系
        以山为邻促山、城和谐。把处理好山体与城镇空间形态的关系摆在彰显山地特色的首位,合理利用好山地,着力破解城镇建设与山地之间的制约关系。对城市中的山体,要尽量保留并将其打造成山地公园;城市缓坡地带宜采取退台式建筑的方式实施建设,体现山地城镇层层叠叠、多层次的立体空间形态。城市周边山体应划分为景观山体和非景观山体,对景观山体予以保留,并在山体视线的可达性方面进行控制和开发,强化山脊线和山体绿化,和谐处理建筑轮廓经与山脊轮廓线的关系,让建筑掩映到山体中;对非景观山体确因建设需要可适当占用,但绝不能以占用山体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的手段。城市山林要按照森林公园的标准整理,减少工程措施,保持其原生态,使之成为市民休闲、度假、消暑纳凉的首选地。
        善理水脉促水、城和谐。把满足水源条件作为确定城市规划、控制城市规模的重要依据,避免异地引水破坏生态平衡。重点抓好城市滨水区建设,采取生物措施打造城市滨水生态廊道,沿岸建设休闲步道,适当节点配建滨水公园,将滨水区建成市民流连忘返的城市风景线。城市规划区内河道要按照生态河道标准建设,满足疏汛要求即可,保护生物多样性,充分体现“道法自然”和亲水性;因城市建设占用河道空间作为城市道路或者停车场的要限期整改,真正将河地还给公众和城市。严格控制滨水空间的建筑密度和高度,临水建筑要无条件退让,并强制实行底层架空,退让距离和架空高度根据城市规模和河流流量确定,新建建筑要按照新要求设计选址,已有建筑不符合要求的要限期整改,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省城市滨水区特色化打造。
        整理田园促田、城和谐。城郊村按照景区的理念进行整治,使之成为城市高楼大厦的水墨山水背景,成为城里人“乡愁”的记忆和归宿。树立“稻田即是湿地、旱地即是绿化”的新观念,将田园整理成城市的湿地和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基地。保留城郊结合部和城区周边田园并整理成公园,让稻田成为成为城市之肺。旱地宜建设开放式花卉基地和林果木基地,让城市周边瓜果满架、四季有花。
        “方言”建筑促城、文和谐。提炼各地文化符号组建地方文化元素库,并将体现地方文化元素作为新建建筑和外观改造的前置条件,增加建筑的阅读性和可识别性。建筑地下空间不计入建筑容积率,并采取适当措施鼓励多建地下空间,用好用活用足地下空间。对环广场、环河道、环山周边建筑,采取规划手段限制建筑高度、降低建筑密度,通过打造品质建筑提高建筑综合效益。贵阳市要结合疏老城、建新城,拆除部分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已有建筑,将疏理出来的建设土地还林还绿还水,降低老城区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提升老城区品质品位。
参考文献
[1] 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 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2016
[2] 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黔府发[2016]14号]
[3]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建设中国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思考[J]. 孙明.  中国发展. 2016(02)

        作者简介:杨毅(1979—),男,汉族,贵州遵义人,本科,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及相关研究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