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清
北京金昊宇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与其他路面相比,其舒适性、安全性较强,在后期维护时较为便捷,因此,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且对施工技术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要求。工作人员在掌握施工技术的同时,应不断加强施工质量技术管控力度,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问题,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实施的有效性,实现高品质的公路工程。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在我国交通工程中,沥青路面工程占据的比例很大,因此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出有效的技术方案对后续工程开展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实际,在分析沥青混凝土路面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某公路项目实例,分别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放样、试验阶段施工参数确定以及沥青混凝土拌和与摊铺碾压施工等方面,全面性的解析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要点,目的在于推动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工程施工原理
道路工程的施工涉及多项技术指标,其中包括路面的平滑度、倾斜度、道路周围环境,等等。随着对道路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指标只会越来越多且复杂,需尽可能地对工程施工进行规范化管理。在采用沥青混凝土材料的情况下,对于沥青混凝土的调配要求较高。在配置中,要选择符合标准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按照标准比例进行配置。配置的过程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应该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辅助,比如进行混合搅拌的时候,人工作业不仅会影响搅拌的效率,而且还可能造成搅拌不均匀的后果,最终导致混凝土质量大打折扣。除此之外,需要利用仪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标准性检测,观察路面的状况,符合标准后方可投入使用,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符合人们的交通出行要求。材料的存放不能长期处于露天状态,因为空气中会存在粉尘等污染,对于材料的放置不利,长期存放会造成一定的材料性能减弱。公路工程对于沥青的要求也有明确的规定,沥青的黏结性以及耐温性等,都关系着沥青混凝土道路的质量。比如强调沥青材料要注意防水和不在露天堆放,对于不同的沥青种类进行标记。
2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重要性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市政公路工程优先选用沥青混凝土材料,可为城乡居民便利出行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我国各等级公路性能,以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的道路管理工作高效开展,促进道路桥梁项目施工与管理良性循环。目前,现代交通工具数量增多,对市政公路工程的稳定性要求不断提高。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规范化施工,应提升道路可承载力,为现代交通工具平稳通过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质量会影响道路运行能力、服务效用,且可直接反映人们在公路后期使用过程中的感受。相关单位应结合新时代发展要求、道路桥梁项目标准化施工要点,适当改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不断增强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的道路性能,不断推动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稳健发展,并为当地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良好使用,可使人们提升城市建设的认可度,并积极参与市政公路工程维护工作,加快和谐社会建设速度,提升道路工程综合效益。
3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
3.1 车辙问题
当车辆长期碾压路面的某一部分时,沥青混凝土路面便难以受力均匀,这是产生车辙问题的直接原因。在高温环境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泛油现象比较常见,这是因为在对沥青进行铺设时,油脂比例过大导致路面沥青在高温作用下出现受热变软、膨胀等现象,同时缩小了油石之间的缝隙,导致一些沥青溢出路面。在此情况下,沥青层黏附性会有所降低,若车辆的碾压力很大,路面的车辙问题就会比较突出,且由于沥青的自身特性,这一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处理。因此,只要气温稍微下降,车辙痕迹就会发生凝固,进而对路面的受力情况产生严重影响。
3.2 路面摊铺问题
路面摊铺是导致地面不平整的主要原因。路面摊铺是路面成型的最后一步,所以决定了路面质量的好坏。路面摊铺环节出现问题,前期的工作等同于徒劳。导致路面摊铺不平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摊铺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等对摊铺的速度和供料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路面的平整性;二是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摊铺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高,能够很好地处理接缝问题,提高路面的平整性;三是摊铺接缝材料或者填充材料的选择问题。材料选择不当导致接缝处凸起或者下陷,造成路面不平整。
3.3 水害问题
在沥青混凝土道路表面开展作业过程中,遭遇雨水天气或是路面积水,都会致使水分下渗至路面中,再受到气候温度或是道路表面荷载的影响,沥青混凝土道路表面渗入水分,导致沥青脱落,使得道路的集料黏性降低。水害情况是道路施工作业遭遇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要逐渐完善混凝土道路表面作业技术,减少水分对沥青混凝土的影响,以提高道路的品质。
4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4.1 优选原材料
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原材料、各类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引进的材料满足相关质量要求。材料供应充足,可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中断施工等现象,保障材料质量,可提升道路路面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材料采购工作,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市政公路工程施工要求,采购适合材料。根据路面等级确定沥青标号,待进场沥青原材料经软化点测试、延展性分析后,最终引入符合标准的材料。沥青进场后,应严格控制存储环境温度,存储温度应低于165 ℃。除此之外,碎石、沙子等是施工中较关键的原材料,采购人员、质检人员应根据技术规格书、路面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其质量,经试验分析后明确采购目标,确保引进材料达到高质量、合格的要求,避免施工中出现失误,影响后续施工的正常进度。
4.2 沥青混合料搅拌
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应重视沥青混合料的搅拌操作,保证混合料搅拌的均匀性以及搅拌温度的稳定性。(1) 搅拌沥青混合料时,需要选择供料、加热、计量、拌和为一体的搅拌设备。搅拌时,需要设定沥青和各矿料的用量,并对搅拌温度进行严格控制,根据搅拌的情况随时记录数据,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2) 在搅拌沥青混合料时,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沥青含量,尤其是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过程中,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增加5~10 s的干拌时间,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提升搅拌的效果。(3) 应根据施工要求和比例,投放矿料、沥青和粉料的使用量,且应注意级配误差不可超过规范要求,以减少出现施工误差的概率。
4.3 混合料的运输
在对混合料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选择那些干净、有金属底板以及载重多于15t的自卸车,并且要在实际开始装混合料之前,往车厢内壁上涂抹水油混合液,避免后续有混合料粘在车厢上,对卸载操作造成严重影响。若是使用篷布将混合料罩住,那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温、隔热以及防尘等作用,与此同时,需要在车厢侧面部位设置温度检测孔,便于对车厢内部的沥青温度进行实时检测。除此之外,在装料过程中,要尽量实现车辆的前后移动,避免出现混合料离析问题;在连续摊铺时,保证摊铺机与运料车之间的距离始终在40cm左右;在卸料环节,运料车要挂空挡,且借助摊铺机的推力向前运行。
4.4 混合料摊铺
根据摊铺施工宽度进行熨平板宽度调整和控制,通常应该达到 6~7.5m,这样可以保证摊铺施工宽度合格。如果使用摊铺设备施工,摊铺设备的熨平板间距控制在 25~30cm 之间。同时熨平板的侧面与路缘石、边沟间距都要限定在 10cm 以上,这样可以使得机械转移更加顺利地进行。中面层与上面层进行摊铺作业环节,应用机械式、非接触式的基准来进行控制,做好调平控制工作。下面层摊铺环节应该通过弦线标准进行控制,如果通过梯队作业方式进行摊铺施工,两台设备的分布范围要有效的控制,以保证摊铺作业施工可以顺利地进行。结合设计方案的标准要求,松铺厚度进行检查,要保证摊铺机在向前行进 4-5m 后才能开始检测,同时要按照偏差的情况进行摊铺机设备中的传感器装置调整,不能通过手动的方式调整熨平板的厚度,否则将会导致调整不均匀,影响工程的质量。
4.5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
在合适的温度下对沥青路面进行碾压作业,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密实度和平整度,还是整个沥青路面实际摊铺碾压环节最重要的工作目标。特别是在初压阶段,需要尽可能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快速完成,这种情况下,就要保证施工组织中摊铺机与拌合机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满足工作量的充分匹配,也就是拌和量稍微比摊铺量大一些,让混合料的铺筑可以在缓慢、均匀以及连续不断的基础上开展,并实现边铺边压的效果。对市政公路沥青路面进行碾压施工的具体原则,针对存在推移问题的面层来说,要及时开展矿料级配和马歇尔试验,通过以往现场观察与试验数据的分析,发现出现推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集料太过密实,而大颗粒骨料则相对比较少;第二,混合料中沥青的含量较高;第三,没有及时将下层顶面上存在的浮料清理干净,或者是受到风沙浮尘的干扰等,导致局部位置出现推移。若是集料有时段性的级配不均,就很容易造成混合料略微推移问题,一般情况而言,其他各项技术指标都满足有关要求,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合理调整碾压形式来解决。通过实践证明,在温度比较低的条件下进行初压操作时,发生推移问题就会比较严重;当温度在120~130℃范围内时,短时间完成碾压施工,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压实效果。
5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中要注意事项
(1) 在混合料大面积摊铺施工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摊铺阻力,将摊铺机的熨平板拉紧,避免熨平板变形,影响施工质量。(2) 开始摊铺后,沥青路面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应为摊铺系数与设计厚度的乘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前,应选择合适厚度的垫木,以调整摊铺的厚度。(3) 在摊铺过程中,应保证混合料运输道路的长度,在运料车到达施工现场后及时进行摊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4) 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应反复检查摊铺后沥青路面的密实度、平整度,若发现施工中存在不满足施工设计要求与标准的情况,应参考施工要求及时进行处理与调整,以满足施工的技术要求标准与美观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由于具有平整度高、坚实度良好、耐磨性好、舒适度好的特点,在公路中具有极为广泛的运用。为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作业质量,应根据道路作业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在保证施工作业规范化、标准化的同时,还要改进作业技术,提高道路的作业质量,减少道路的破坏,保证道路工程的经济效益,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于瑞华.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 (35):195-196.
[2] 唐静,赵忠凯.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难点及改进措施探讨[J].环球市场,2019 (4):277.
[3] 廖嘉.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J].建材世界,2019(5):40-42.
[4] 王超 . 探究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优势与不足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