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43
摘要:从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结合高铁新城发展的具体特点以及实际环境条件落实针对性分析,并且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质量为目的,综合区域定位、产业规划、人口调整、居民安置以及生态文化这几个角度进行高铁新城规划思路的创新,并且建立在包头城市的实际发展趋势角度,进行未来发展建议分析。意在通过文章论述,能够进一步推进高铁新城规划的质量,促使高铁网络成为提升区域发展质量的基础性工程。
关键词:高铁新城规划;包头东站;城市发展
前言
我国当前大部分的高铁沿途车站位于城郊位置,高铁站点周边区域的开发力度不强,具有极大的开发潜能以及良好的资源。建立在客流量的依托基础上,结合城市不同分区的职能,落实好高铁片区的经济开发以及空间利用,不仅可以打造良好的高铁新城体系,也可以进一步实现经济圈融合,达成优势互补的目的。因此建立在包头东站片区规划的基础上,融合周边区域的合理规划体系进行分析,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也是为我国当前高铁站点区域开发提供参考价值的重要研究课题。
1、高铁新城规划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高铁车站的设立能够有效带动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有效实现人员分化,以高铁车站作为中心打造新的商业圈,这是构建新城片区发展的主要策略。
综合高铁站点的实际运行特点来讲,首先客流量较大,交通体系较为完善,与城市中心有着极好的通达性。
其次,随着客流需求的提升,日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类的企业较多,能够有效实现区域商圈的带动性发展,同时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可以促进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再次,高铁站点本身位于城市周边位置,具有较大的可开发空间和可利用资源,这些都具有较大的升值潜能,是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体系全面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城市的多个高铁站点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可以真正实现由节点带动整体区域的片状发展,打造连绵的发展经济带。
2、高铁新城发展特点及环境条件
结合相关统计来看,我国当前的城市化率已经高达60.6%较上年同比增长1.02个百分点,同时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了44.38%[1],这代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的速度逐步加快,同时也推进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而建立在城市化发展的基础上,高铁站点成为了联通高铁网络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外延性以及辐射力度的重要节点。但是大部分的高铁站点位于城郊位置,因此落实好高铁新城开发是全面提升高铁社会服务价值的创新策略。
综合我国当前的高铁新城开发情况来讲,已经逐步从起步阶段发展至了上升阶段,相关的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已经打造了副城市中心以及多个以高铁站点为主的经济商圈,并且将其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但是结合部分小型城市的高铁新城建设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例如产业发展存在同质化问题,时序混乱,人口分配不均,城市化进程缓慢,相关产业不够完善等,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高铁新城的布局科学性以及规划合理性,就必须要建立在国内外先进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详细分析,这样才可以为小型城市的高铁新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以包头东站为例落实高铁新城规划发展探究
高铁的迅速发展代表着城市整体的经济发展状态,同时也为老旧城市的新建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在当前以高铁站点作为中心落实高铁新城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3.1落实好区位定位建设
高铁站点凭借着较大的人流密度优势往往将其作为卫星城进行开发和建设,能够提供居住、服务、生活、商业等相关产业结构。与此同时,高铁新城的开发是建立在原有城市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和拓展,因此必须要和原有的主城区以及周边商圈进行衔接形成功能互补,这样才可以让老城区带动新城区的发展也能让新城区起到扩容和升级的作用。
3.2落实产业结构的定位
高铁新城规划期间,需要利用高铁站点作为优化升级的主要节点和中心,因此可以建立在不同城市发展状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条件落实产业结构以及资源体系的分析,了解经济发展状态以及人口等客观因素,明确本身存在的优势,然后再进行阶段性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定位升级。
例如大部分高铁站点位于城市周边,区域较广,能够落实大范围的空间规划,因此可以开展娱乐、休闲以及商贸等产业,也可以打造观光旅游以及生态观光农业等农林经济[2]。构建以地方特色和经济发展优势为主的新型产业,可以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新城的开发质量。
3.3落实人口规划
高铁站点本身承担着较大的人流量,因此在进行高铁新城建设时,需要和旧城的人口流动路线进行对接,尤其是要在产业以及物业方面打造与人口需求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同时要进一步控制人口规模。可以利用高铁本身高商务性以及高通行成本的特点来作为吸引人群聚集的优势,要构建以中产阶级为主的核心人群,建立在人性化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以学校、医院以及商业为主的基础保障性工程的建设力度。
3.4强化居民安置科学性
新城开发涉及到了民生,因此落实好居民安置,能够进一步提升高铁新城的合理性以及人性化特点。要进一步考虑居民群体的实际利益,打造统一安置以及自愿选择的方式,来解决安置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同时可以建立在新城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新的产业结构提供教育以及就业岗位,打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商圈,这样才可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城规划体系。
3.5落实生态及文化调整
高铁新城的建设并不是单纯以提升城市发展力度为主进行的盲目设计,而是要建立在生态发展以及文化延伸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升级性商业结构。要进一步提升规划起点,提升建设的品位,落实好生态新城管控,打造主题文化区域,可以挖掘地方历史以及地理要素,构建新的城市发展风格[3]。
4、高铁新城规划下的包头未来发展方向
包头东站位于包头市东河区,为包头的两大客运站之一,南侧为包头东河机场,东侧毗邻南海湿地,是包头及包头东河区对外进行联系的窗口,此区域的规划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呼包鄂榆交通体系的发展,推进包头的高质量建设。通过最新包头市主城区规划体系来看,在原有的呼包鄂榆城市群的战略体系下,可以进一步发展包头东站的周边区域经济体系以及产业结构,落实好可利用空间和资源的调整,将城市规划、商业规划以及产业规划融合起来,在整体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引入第三产业,打造以总部办公、现代服务业、居住、教育、娱乐为主的新型商圈,同时利用包头东站本身地理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体系,在高铁新城规划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南侧东河机场、南海湿地等交通及生态优势,联动包头的实际城市发展体系,打造空铁新区,形成带动包头整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铁站点作为城市发展的延伸节点,必须要利用其自有的优势打造新的城市规划体系,落实好特色产业的调整和定位结合服务设施的规划合理性以及产业结构的搭配合理性进行调整,进一步树立现代化的新城发展体系,构建绿色生态型城市,是当前以及未来必须要坚持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李震,于涛.基于城市政体理论的小城市高铁新城发展机制研究——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20(09):18-24.
[2]沈怡辰,臧鑫宇,陈天.我国高铁新城建设的现状反思与优化路径[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9,34(04):57-64.
[3]陈林烽.高铁新城的建设前提及建设原则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6):62-63.
作者简介:姓名:张岩 (1986.12--) 性别,男,陕西省西安市人,学历,本科专业: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