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
上海联创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当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土地资源越发稀缺,使得现在的住区规划设计趋向于高容积率、地产化的高周转模式。然而,居住社区为人聚集的场所,所以社区是多维的,具有时间、空间、文化、美学等多方面的要素,因此我们在不断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应更加关注居住社区与城市环境和谐共存,将设计融入其中,着重处理好高度、体量、开发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地产化不是过度开发的代名词,需要综合山水文化、城市界面保护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要素,有针对性的进行规划控制、产品设计、精细化立面设计,以保证落地呈现的效果。
关键词:城市景观控制、风貌保护、滨水社区、定制化产品
一、项目概况
1、区位概况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东部地区经济、文化强市,有着江、河、湖、山相互交融的自然生态环境,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2017年杭州就入选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京杭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人工运河,同时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运河之一。运河沿线遍布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很长一段时间,大运河也面临着缺少公共开放空间、环境资源无法有效利用、生态空间被挤占严重等问题。如何使运河景观文化与城市景观风貌有机融合,需要引起规划建设领域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2、用地概况
2021年1月,保利集团以地块总价26.15亿、2.2万元/平米竞得杭政储出【2020】76号运河新城单元B-R21-03地块(下称76号地块)。76号地块用地面积49432㎡,容积率2.4,位于杭州市拱墅区运河新城板块,用地范围东至顾扬路,南至电厂河绿化带,西至丽水路,北至康桥路,基地属于杭州市城市风貌和建筑景观管理重点地区范围。
运河新城作为杭州当下城市发展的焦点,保利地产希望在这块地上打造一个与城市景观风貌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社区。此项目也是我们探索基于城市景观风貌保护的社区规划的典型案例。
.png)
二、设计难点及思考
1、规划条件限高75米,2.4容积率,总图楼栋组合形式多样,南侧为电厂河及其景观带,北侧为城市主要道路。如何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处理与河道、主干道的景观界面关系。
2、在面宽受限条件下,如何设计出有亮点的户型产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如何结合总图格局,使景观资源有效利用。
3、立面设计过程中,立面风格及立面元素的处理手法,是否可以进一步与城市景观风貌相结合。
三、解决办法
1.规划设计阶段通过总图形态对城市界面的处理
对于住宅类房产开发项目,在上位规划及设计条件的限定下,通常会采用不同产品类型组合、多次推导测算多种规划形态,以达到提高项目的货值,提升规划的溢价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此前提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规划形态更多是市场导向下的结果。然而,如果从城市景观风貌保护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将设计与环境更加的紧密结合。
76号地块的定位为高品质住区。在“限高75米,2.4容积率”的前提条件下,充分利用规划条件,高效利用土地,用足建筑高度75M,同时满足运河片区景观控制要求,营造良好的城市景观。我们把地块整体建筑高度形成南低北高的布局,南侧为11F小高+14F中高,北侧为大高户型,北侧以及小区内侧主要为24F主力户型。
处理与南侧电厂河界面关系时,第一排建筑采用了点式建筑形式,并且控制建筑高度不超过50m(图1),满足南侧沿河景观通透性要求。在分析了电厂河景观视角之后,为保证45°视线不被遮挡(图2),第一排建筑高度与同岸沿河距离,不小于1:1(图3)。滨水首排建筑呈高低错落式布局,以增加建筑空间的层次感。
.png)
图5 最终方案
处理与北侧主干道关系时,北侧道路沿街楼栋,为了保证城市主干道的尺度感、节奏感和场所感界面,形成协调的街道空间,控制北侧建筑面宽不大于60m。这样设计有效保证了建筑形态的舒朗感,减少密集和压抑感,使整个社区呈现出较好的天际线关系。
在确定空间规划形态之后,设计上考虑形成更好的组团关系而进行产品布局优化,保证居住生活品质均好性。景观规划为一轴两中心七组团,各个组团各具特色,又相互映衬。南侧利用增加退让多出的用地,结合电厂河绿带,打造标志性的滨河绿化景观,使得有更多的滨水区域成为人们活动的公共场所。以达到塑造品质滨水社区,让每一个在这里的住户更切实的感受到优美的生态环境体验、激发场所共鸣的目标。
.png)
图6 景观结构
2.产品设计过程中结合规划,设计景观导向型户型
针对住宅产品的设计,最终目的都是为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空间,注重空间利用率的同时也需要提高景观利用率。住宅产品的与景观结合,核心在于对景观资源的最大化应用。在规划阶段,为了控制景观风貌,楼栋面宽较小,如何在不富裕的面宽条件下,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是很大的挑战。
76号地块的住宅产品定位为95和105两个面积段。从景观资源利用角度来看,项目南侧电厂河及其绿化是天然景观资源,规划总图格局山墙间距较大,也产生了大量侧向花园。因此,充分利用南向河景及山墙之间的中心花园景观,成为解题着手点。最终,中间套95户型采用三面宽设计,最大限度利用南向河景资源。边套105户型做到了大面宽侧厅、两房朝南的格局,把主卧和次卧布置在南,客餐厅布置成侧向宽厅,既能释放南向面宽,又能有效利用超大山墙间距带来的侧向景观资源。产品内部做到了功能分布合理、产品级配逻辑通顺,每个房间均可以自然通风采光,以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居住需求。
.png)
图7 大高住宅标准层平面
3.通过立面元素及细节优化建筑体量感
在住宅项目中,立面设计需要体现地产品牌形象及居住环境的品质,又要与当地景观风貌相融合。76号地块立面的处理手法,注重构成建筑立面的空间连续性和韵律变化,需要根据河道景观环境特征和功能定位,分析其与河道尺度的适应性,及对沿河界面的视线廊道控制、景观通透性、体量压迫感等方面的影响。沿河界面注重竖向分割,避免单调无变化的景观产生。风格、色彩等充分结合周边的生态自然环境,将建筑掩映在整个片区内。以灰白色调为主,辅以蓝色、咖色等无彩色系,弱化建筑体量,体现地域风格,融于绿化环境。通过外立面色彩、材质变化,窗墙分隔和虚实关系的处理,解决体量偏大、景观不丰富、与周边建设不协调等各种问题。
76号地块住宅及商业裙房立面风格,结合运河新城片区倡导整体现代风格的基调,选用现代化的立面设计手法。通过横向线条元素不断重复,石材和铝板清晰流畅的线条,打造高端大气的府邸形象。通过不对称的立面设计,分解建筑体量,达到缩小界面尺度、减少建筑体量压迫感的目的。整体线条流畅,体块明确,虚实结合,简洁中透露着雅致格调,与运河周边环境相得益彰。近人尺度采用现代感的深咖色铝板和米白色石材,温润的色彩搭配,细节之处彰显品质。
.png)
图8住宅南立面效果图
四、设计心得
通过在杭州保利运河新城76号地块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实操及后期复盘,我学习并掌握了很多以景观风貌为出发点的设计手法,最后对基于城市景观风貌保护的社区规划做一个总结:
1、在规划过程中控制建筑面宽、控制临河建筑的高度与退界、整个大区建筑高度高低错落等手法,与城市界面形成呼应。
2、产品设计时结合总图形态与景观资源,因地制宜,最大化享受资源。
3、立面设计时注重室外空间、街墙界面、整体风格色彩等要素的把控,来进一步处理建筑细节与景观风貌的呼应。
在未来的高品质地产开发趋势下,根据价值驱动的社区规划需要实现居住风貌与生活质量的双重达标。如何更加有效的在设计中融入对城市景观风貌的协调保护措施及手法,是建筑设计不断探索的过程。建筑设计师需要的技能将更加综合,我们应当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居住社区的规划与设计,需要对城市规划、建筑方案、施工图等工程的各个重要环节进行合理把控,从而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① 杭州市规划局(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规划许可与管理标准化工作手册---- 三维模型辅助城市景观分析与评价技术指引分册,2017年7月
② 段进/比尔·希列尔《空间研究3-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01月
③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年9月
④ 诺伯特·肖瑙尔《住宅6000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
⑤ 孙海章,住宅建筑货值与设计合理性的平衡,中国住宅设施2019
⑥ 周燕珉,《住宅精细化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