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李海洋
[导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迅速地发展,这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
        李海洋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迅速地发展,这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装配式建筑的出现满足了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装配式建筑是一项系统化较强、操作难度较大的新型建筑模式。随着这项新模式在建筑行业的使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有所增加。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稳定的发展,需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只有加强管理才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本篇文章将对装配式建筑的理念进行具体阐述,同时也会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此外也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装配式;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之所以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是因为其拥有缩短工期、减少施工损耗等优点。但是装配式建筑对建筑工程管理也有一定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论是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是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需要监控,对建筑工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需要进行合理保护的保障作用。此外,装配式建筑工程也可以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安全发展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1装配式建筑的释义及优势
1.1装配式建筑的解释
        装配式建筑是新的建筑形式,主要通过预先制成建筑的各个部件在建筑工地安装,最后落成建造。装配式建筑这种新型装配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把控施工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控制好资源投入,做好节能。不仅可以最大程度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还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已经成为当前建筑领域的发展潮流。
1.2装配式建筑模式的优势
        作为时下最高效新颖的建筑形式,装配式建筑在减少建筑材料耗损、保障工程质量等方面展现出独有的优势,这是传统建筑的装配模式无法取代的。预先制作构件的应用代替了传统建筑工程中搅拌、浇筑混凝土等工序,不仅可以减少人工的使用,增强施工场地的安全,还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生产,节能环保。合格标准的预制构件的使用可以减少材料的消耗,比传统工程更节能。更多的是,传统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渗透、开裂等施工问题,又容易受到施工人员、管理方面等问题的影响,无法保障施工质量和效果。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是符合标准的产品,很大程度上为项目的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
2.1施工准备和工程规划
        构件的胡乱搭配和无序堆放是主要因素,因此在施工之前,企业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工程规划和施工准备。凭借企业自身的预见性,做出适应本次建筑工程的施工规划。除此之外,建筑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施工设备的质量问题等都会不同程度上对装配式建筑工程造成影响。施工准备不仅要将上述问题做好准备,调试设备,保障安全,还要将施工规划和工程准备都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将施工准备做到充分,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更好更快发展。
2.2人员管理和人员素质
        因装配式建筑独特的性质,其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更为严格。但据相关研究表明,多数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装配式建筑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还会套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较其他建筑工程类型而言,装配式建筑工程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表现在专业技术与管理方式上。如果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借鉴新的技术和好的管理方式,一味模仿前人,套用原有的传统方式,势必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2.3协同管理和组织生产
        与现场灌注的现浇式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在专业技术水平上有更多的优势,正由于其在技术上的实质性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队组织管理上要求更为严格。装配式工程要做好多方面的管理协同工作,主要包含了构件预制方案与质量、设计方针与技术要求及图纸交底等各个方面的协同。此外,企业与监管部门、户主等方面也要做到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和落成。

施工企业在具体施工时,针对相关技术交底工作要安排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具体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良好开展,保障工程高效有序的进行。
3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方式
3.1建筑工程管理观念的转变和创新
        对装配式建筑来说,建筑工程管理是必不可少,重中之重,有时甚至影响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在长时间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和观念的引导下,许多工作人员没有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这样就会对工程管理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对此,企业要进行工程管理观念上的转变和创新,转变传统建筑工程管理观念,结合建筑业的现况,积极借鉴经验,制定出适合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新型管理观念,采取措施,与时俱进,让管理观念与当前装配式建筑工程更加契合,从而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3.2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由于现如今的工程管理体系仍不成熟,急需完善管理体制,并要求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不断地调整巩固。企业可以派遣工作人员在日常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去国内外各个优秀的企业学习,相互借鉴管理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自身企业的现实情况,建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案。在人员的工作安排上,要充分了解管理体制上的职务设置,将每个员工都安排到位,积极发挥工作人员的长处,确保管理体制的顺利运行。
3.3建立信息化的监管系统和考察体系
        企业应建立信息化的监管系统,对施工过程、材料采买、财政收支等等方面都要设置监管人员,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廉洁性和顺利开展。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数字化全方位信息监管平台。针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规划、材料、环节等各个步骤,分别设立不同的监管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高施工效率。另外,针对建筑工程的工作人员,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考察体系,实现管理工作透明公开,并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确保管理团队不冗杂,提高整个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廉洁度,为企业带来更好的信誉和利润,从而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与完善。
3.4促进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质量意识
        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才开始发展的,其产业化结构并不完善,各方面都还有待提高,又加上装配式建筑对建筑材料及建筑构件的配置要求极高,这对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带来不小的压力。因此,在完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中,应从根部抓起,从人员抓起,由于装配式建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工程,所以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尚不完善,对此,应加强装配式建筑工程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育,同时还要加强相关诚信、制度规范方面的培训,促使每个从业人员既有超高的技术水平,又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加强对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有效提升监管人员的素质,对促进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软实力具有积极意义。
3.5加大生产质量管理力度
        生产质量同样也是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提高生产质量,就要加大生产质量的管理力度。第一,应该对从事预制件生产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和检查。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的生产素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构件生产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在生产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导致构件的生产质量受到影响,在提高生产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有关厂家应该及时进行抽样检测,发现问题后应该及时做出处理。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质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机械的影响,为此,有关的生产企业应该及时更新生产机械,定期进行维修检查来减小构件生产过程产生的误差。
4结语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效管理始终是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的重中之重。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了解,更全面的分析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各种因素,结合当前建筑业的发展实况和企业自身的未来规划,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贺一展,王庚宸,付雨菲.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7):26-27.
[2]胡少捷.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砖瓦,2021(06):162-163.
[3]施继余,胡瑛.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05):7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