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田志富
[导读] 先简支后连续梁集合了简支梁和连续梁的优点,其施工原理是在箱梁顶端的负弯矩区增加一个负弯矩预应力束,
        田志富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81
        摘要:先简支后连续梁集合了简支梁和连续梁的优点,其施工原理是在箱梁顶端的负弯矩区增加一个负弯矩预应力束,实现简支体系与连续体系的结构转换,从而保证整个桥梁结构的质量安全。桥梁工程施工中,保证结构体系转换的稳定是施工必须要关注的技术要点,施工人员除了要提前做好工程现场地质勘察、选择合理设计方案外,还要采取严格的施工技术控制和现场质量管理措施,以充分发挥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技术优势,切实提升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确保桥梁工程使用安全。
        关键词:先简支后结构;桥梁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立足于实际,以某先简支后连续桥梁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对该项工程技术的操作要点分析。首先阐述了该项目工程的基本资料以及施工难点,而后分别从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方案设计与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对此技术的实践过程分析。在桥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是常用的一种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所以对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技术应用要点分析,总结出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案对促进路桥事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1先简支后连续结构桥梁施工工艺
        1.1主梁预制
        主梁预制施工环节,结合设计方案的标准进行先简支后连续桥梁的结构调整和处理,保证其结构强度处于合理的范围内,根据桥梁主体部分做好项目的施工,在达到正弯矩的标准之下做好钢束的拉伸施工,拉伸结束后可以开展压浆施工作业,从而可以使得T梁结构的通气效果满足要求,保证主梁结构性能合格。
        桥梁的基础部分施工主要采用的是灌注桩地基的形式,上部结构的作业通过塔吊的方法进行,张拉主梁环节确保其强度符合设计标准。张拉作业主要是利用油泵、油表、千斤顶等工器具完成,且需要保证钢绞线符合工程的要求才能投入施工。张拉过程中,通过胶带确保穿束一侧达到紧固性的要求,缠绕长度不能小于0.5m,从而可以防止内部存在缠绕的问题;穿束施工后,要做好锚具与千斤顶的安装作业,然后开始张拉,此时要保证预应力达到合格的标准,根据要求确定钢绞线的伸长值,误差控制在6%以内。压浆封锚在实施环节,根据标准要求进行一次性压注作业,保证水泥砂浆施工达到技术的要求,且水灰比为0.45,并且加入0.1‰的铝粉作为膨胀剂,孔道内部注浆口冒浆时需要进行及时的封堵处理。压浆作业结束后,通过清水进行梁段部位残留水泥浆的清洗施工,做好混凝土表面凿毛施工,且要将表面露出的钢绞线切割处理,主梁斜度与长度达到标准要求。
        1.2临时支座与主梁连接
        为了有效的防止在T梁施工中存在损害或者支座出现不良沉降的情况,需要保证临时支座的强度、刚度达到设计标准。
        工程项目中,采用的是砂筒支座的结构形式,其主要优势就是拆卸简单、可以循环使用且承载性能非常好。在临时支座实施前,需要通过高标号水泥砂浆材料进行改良表面的找平施工,使得砂筒的受压达到均匀性的要求,且梁体稳定性合格;安装施工阶段,需要保证临时支座高程合格,砂筒高度和设计方案达到一致性要求。如有必要,应用千斤顶预压砂筒,防止存在变形的问题,确保砂筒高度合格。
        主梁接头部位的钢筋连接施工,应该在横梁钢筋上进行钢筋绑扎施工。如果钢筋接头的直径超过12mm,需要通过焊接方式进行施工;如果钢筋直径不足12mm,需要通过绑扎施工即能够达到要求。接头部位穿束波纹管,应该在温度较低条件下开展湿接缝的施工,达到强度后才能实施预应力张拉钢束作业。


        1.3桥面铺装
        连续桥桥面的铺装施工作业阶段,该桥梁项目采取如下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开始前,先进行箱梁芯模的固定处理,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存在上浮或者横向移动的情况,且要做好桥面水泥砂浆的清理处理。本次桥梁工程施工桥面铺装选择的是无收缩混凝土粘土材料,在内部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保证其和易性符合标准要求。为了让现浇桥面与预制箱梁符合紧密度的要求,表面按照施工工艺开展拉毛作业,并且对于箱梁顶部进行全面冲洗,再涂刷一层水泥砂浆材料才能开始后续施工。在顶面划槽作业,深度为8mm;粉刺进行湿接缝、桥面铺装、连接头等部分的浇筑施工,浇筑之后进行振捣作业施工,采取混合振捣方式,也就是在插入振捣棒的同时应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施工,达到结构厚度的标准,密实度也要达到要求。保证铺装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就可以在表面设置防水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前,需要把桥面的灰浆全部清除掉,然后做好清洗处理,符合干燥性的标准便可以实施表面防水材料涂刷作业,且应该防护好预埋件,比如护栏、泄水管等,不能存在损坏的问题。
        2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临时支座施工质量控制
        临时支座在结构体系转换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临时支座的选择及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中的关键。根据施工方案,确定临时支座的强度、刚度,根据这些参数选择相应材料的支座。考虑到后期临时支座需要随着结构体系转换进行拆除,因此选择时要保证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安装临时支座时,要遵循“逐孔对称、同步平稳”的原则,支撑过程及结构体系转换时,要密切观察临时支座的情况,如果有明显变形或出现位置移动,需要进行处理。完成结构体系转换后,要将临时支座拆除。拆除后,使用泥浆将墩顶、梁底等位置进行封堵,既可以起到密封效果,又能发挥承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
        2.2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是简支连续梁施工要点之一。理论上来说,新浇筑混凝土在基础材料规格、类型、配合比例上,应与墩顶湿接头的老混凝土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效果。但在实际施工中,还需考虑桥梁整体的受力情况,制备混凝土时,可以掺加一定量的膨胀剂。通过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其抗压、抗裂性能。另外,简支连续梁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还必须考虑水化热带来的影响。安装波纹管时,可以同时安装冷水管。混凝土养护环节,应通过冷水循环带走热量,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如果条件允许,应合理安排工期,使墩顶湿接头施工尽量在春、秋季的凌晨进行,低温环境下施工,这对提高混凝土结构整体稳定性有积极帮助。
        2.3结构体系转换
        养护工作结束后,施工人员要采用抽检检测方法,对混凝土强度、刚度等进行测量,检测结果达到预期结果的90%以上后,可以进行结构体系转换。转换步骤为:按照从外向内的顺序,将临时支座拆掉。将下砂筒底部的封盖打开,初期可以利用砂的重力,让砂缓缓流出,后期采用人工掏挖的方式,将筒内剩余的砂全部清理出来。此时,砂筒与箱梁底部完全脱离,再逐渐将其转换为单支座受力连续梁。利用永久支座代替临时支座,继续发挥对上部结构的支撑作用。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永久支座未出现变形等问题,则说明支撑效果良好,完成体系转换。
        结束语
        先简支后连续梁作为现代桥梁工程的主要形式,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施工技术体系。运用此技术时,除了要充分考虑桥梁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水文特点外,还要明确施工流程,熟悉每个环节需要重点把控的技术要点。只有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严格加强现场质量监管,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桥梁工程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郑旗.浅谈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J].利一学与财富,2018,(21):278
        [2]陈玉刚.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8,(03):333
        [3]唐娱瑛,常男宏.关于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讨论[J].技创新导报,2020,17(01):80一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