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措施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10期   作者:唐毅锋
[导读]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建筑企业要想获得长远持续发展,就要从控制成本费用的角度出发,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唐毅锋
        广西众益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22  
        摘要: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越发激烈,建筑企业要想获得长远持续发展,就要从控制成本费用的角度出发,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因此通过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就可以将造价预算与造价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值得在土建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措施
        引言
        现阶段,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漏算重算、高套定额、材料价格等,导致预算结果失真,造价费用较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就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一、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
        (一)漏算重算问题
        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是为了保障造价预算的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控制造价费用,为建设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然而很多江西地区的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漏算重算,就是主要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第一,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计算,主要是以工程量为依据,需要在施工中列出详细准确的工程量清单。然而在招标图纸、招标文件、设计方案中,很多参与方都忽视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或者对其不够重视。因此就会出现漏算的现象,主要是因为造价工程师之间缺乏密切的互动交流,而造价项目又比较多,才会出现这一问题[1]。第二,重算问题,是指将每一项目的价格反复计算,最终导致造价费用较高,为建设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比如造价计算毫无标准与顺序,就会出现交叉计算,导致预算结果失真。
        (二)高套定额问题
        高套定额问题,也是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常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第一,预算审核人员的资质、能力,将直接影响着预算审核的准确性。然而很多预算审核人员,对于造价预结算的计价方式、规则等,缺乏详细清晰的了解,因此导致高套定额现象层出不穷[2]。第二,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故意抬高材料价格、施工费用,然而却采用低成本、低质量的材料构件,导致工程造价较高。比如江西地区的很多施工方,经常在钢筋、构件等材料的重量换算中,出现高额套用的现象,为预算审核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三)材料价格问题
        土建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期间市场上的材料价格,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因此在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还存在着材料价格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土建工程涉及的项目与环节较多,施工技术与工艺复杂,因此材料种类繁多、多样,且不同厂商的材料质量、性能、规格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对江西地区的材料价格进行调研分析,发现钢筋、水泥等材料价格,会出现很大的浮动变化,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准确性,为预算审核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3]。第二,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在土建工程造价管控中,也需要高度重视材料价格方面。然而很多预结算审核人员,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态度消极,对于图纸方案中的材料规格、尺寸、数量等,缺乏准确了解。也没有对建材市场的材料价格展开调研分析,导致预算审核出现偏差。
        二、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措施
        (一)展开前期调研
        在土建工程的施工建设中,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展开前期的调研分析工作,才能保障工作的合理与规范。因此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展开前期的调研审核。首先,预算审核人员,需要对相关法律政策、规范标准、计价方法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其次,结合土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招标图纸、招标文件、设计方案、合同内容等,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将预结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明确工程量数量与项目。最后,结合相应的资料文件,展开施工现场的调研分析,包括施工进度、材料进场等,才能保障审核工作的效率。
        (二)做好材料审核
        据相关调研分析,材料费在工程造价中的比例高达65%左右,其中包含机械费。因此在造价预结算审核中,还要做好材料的审核分析,将材料与机械费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首先,预算审核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动态变化,关注影响材料变动的因素,做好精准评估与预测。可以适当的放宽变动浮动,防止预算结果失真。其次,要加强与其他造价人员的互动交流,利用各种造价平台或渠道,与专业的造价机构进行合作,在多种造价方案的对比下,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厂商,将预算偏差有效降低。最后,注重特殊材料的预算审核管理,与业主方、施工方,保持密切的互动交流。并且贯穿到整个施工建设期间,经由多方人员的调研与确认,有效控制造价预算,然后做好记录总结,归档保管,为后续预算审核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三)加大审核力度
        作为预算审核人员,只有加大工程量的审核力度,才能避免漏算、重算,最终提高预算准确性,提高审核工作的效率与质量。首先,在整个工程量计算中,需要加强多方的联系与互动,采用标准的计价方法,遵循统一的规范要求,密切关注工程量清单中的数量、项目变化,做到方案图纸与实际施工的一致性。才能避免预算结果失真,提高审核工作的质量,降低造价成本。其次,工程量的计价方法不仅要保持一致,其计算单位也要保持一致,因此也需要加大审核力度,实现全面贯穿。预算审核人员,要严格遵循方案图纸中的要求,进行计算单位的审核,并且做好合理分类、准确详细。一旦发现任何不符行为,就要立即联系造价预算人员,展开重新预算计算,分析其中的问题,防止下次再犯。最后,工程量审核的高效性、规范性,将影响着造价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因此预算审核人员,就要对工程量计算的标准要求,进行全面审核与调研,制定标准的规范,统一的依据。比如工程量计算,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与顺序,不能交叉计算,也不能随意计算。在预算计算之前,需要造价预算人员,对于相应的标准规范、原则方法、理论技能等,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然后加大互动交流,保障计算的规范合理,将造价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四)制定规范标准
        在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经常会出现高套定额的现象,最后为建筑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就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有效规避这种现象,保障预算的真实性。首先,对于不同项目的计价方式,展开详细深入的了解,然后制定规范的计价标准,严格约束与规范预算人员的行为,禁止模糊计算与套用价额。其次,对于施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等,进行标准的划分,对于其计价方式与标准,作出准确的规定。尤其是定额单价的换算中,其方法、系数等,都必须与标准的规范保持一致,禁止模糊处理。尤其是在人工的单独换算时,就要禁止材料设备进行换算,必须采用原定额方式。任何预算计算的调整范围,也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遵循相应的规范标准展开。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常见问题与措施,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就要通过展开前期调研;做好材料审核;加大审核力度;制定规范标准四个方面,保障造价预结算的标准规范,保障造价审核工作的高效合理,将造价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朝华.探讨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措施[J].智富时代,2019(10):73.
        [2]林艺成.探讨建筑企业中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管理的措施[J].知识经济,2019(14):98+100.
        [3]赵镁娜.土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措施[J].山西建筑,2019,43(11):226-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