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
新疆睿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虽然我国疆域辽阔,水资源储备量较为丰富,但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却存在着地区差异较为明显的现象,对于水利管理工作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主旨在于确保水利的安全运作所以水利管理工作需要将安全作为首要原则,在各方面功能进一步完善的同时,也要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在农业与工业中发挥预想中的效果,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利保障也在水力发电中发挥作用。所以积极探索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以及应用策略,对此,本文便围绕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展开论述,并探讨了有关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
引言
在20世纪出现的信息化技术,鉴于其可以强化工程项目建设效率以及有效控制各种成本等,现今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大量普及推广。水利工程有着巨大工作量、很长建设时期以及很高成本等,需要政府大量投资各类物资能源。因此,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广泛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够保障工程管控效能,显著强化国内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成效,增强水利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
1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1.1信息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基于现代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等将分析对象所有信息记录到数据库中,为社会公众生活学习以工作带来信息数据的技术支撑,这是与人们发展紧密关联的一类自然科技。
1.2节省水利工程管理的物资消耗
水利工程项目有着很高的工作量,能否有效开工是受到诸多因素综合影响,譬如自然灾害考量要素、地质地理环境考量要素以及前期投资考量要素等,而且这类工程项目具备长周期特点、高难度特点、高资源消耗量特点等,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应用信息化技术后,能够相应优化上述的负面现象。信息化技术具备简洁优点与高效优点等,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以分层次的状态管控水利工程项目,由不同管理人员开展各层次的管控工作,能够将总项目管控活动有效贯彻。在水利工程项目筹划阶段中,选择信息化技术获取的有关数据,能够辅助工作人员更加深入认知整体工程情况、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水文人文信息等。设计者以上述数据为参考,进而设计更具完善性的图纸,能够有效节约时间精力与成本费用等。而且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辅助管理工作人员做好监管与记录的管控活动,依托于信息化技术的强大计算分析水平,帮助管理者采取更加优化的作业模式,让设计者规划最高效的物流路径,有效控制能源成本,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在出现自然灾害或者突发情况的非抗力性问题时,信息化技术可以事先预警,确保工作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提供科学化的应对举措,防范安全隐患风险。
1.3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
要想降低在水利工程建设时出现的城市环境污染或者噪声问题,通常相关项目会在郊区或者野外,鉴于这类项目有着较为偏僻的地理环境,因此会对科学管控带来相应的难度,如果出现突发问题时也是无法快速的管理与维护。所以,在引入信息化技术后,能够通过某些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以此实时监测水利工程项目的进展情。一般情况下,技术工作人员选择传感器展开监测活动,这是有着相对简单的操作方式以及较小的成本费用。由传感器收集水利工程的综合信息资源,然后传送到管理工作人员操控的信息平台中,结合实际的反馈数据进行设备实时的监控,及时发掘出现的问题,并且快速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防控相关的风险。
2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现状
3.1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
因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具有明显区别,因此部分地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现状较为滞后,甚至部分地区水利工程设施已经存在着明显的老化问题,或面临着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成就等现象,这对于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来说本身便是一大阻碍,导致水利工程原本的作用难以得到展现,当遭遇洪涝灾害时相关部门难以及时获取灾害信息,也无法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充分的保障。
3.2人才资源匮乏
由于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属于新兴的管理模式,所以我国目前很多地区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信息化背景下,还有一些水利虽然已经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但因为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或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较为滞后,导致水利信息化管理无法顺利落实,或难以发挥其实效性。在高等院校中,水利工程管理有关的专业课程开发力度薄弱,教育部门对于水利管理方面的人才建设依然有待提升,水利管理人才资源的匮乏导致水库信息化建设步履维艰。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探析
3.1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重点是借助于卫星获取地表的电磁波信号,接着展开传输与处理,最终能够实现各类地面信息的监测工作。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在虫害预测与产量评估的各个领域中大量使用,同时已经获取较为理想的分析功效。将遥感技术应用在水利工程管控领域中,能够强化相关管理工作的质量及其效能。不只是可以利用遥感技术,也是能够选择GIS系统,有效整合这两大技术流,为防范自然灾害带来高效的技术支撑。除此之外,遥感技术也是能够用于水土流失的分析活动,对有关地区的腐蚀因子以及空间分布信息等进行有效的监测,从而研究侵蚀的分布规律以及相应的种类等。
3.2CAD辅助技术
CAD技术有着强大的绘图功能,同时能够对基础数据信息展开高效的处理,在提供高效性路径时,能够增强数据信息的可视化能力。因此,在水利工程制图与优化设计领域中大量应用CAD技术。既是可以高效处理收集的数据资源,能够进行有效的平面图绘制工作,并且增强相关数据的可视化水平,为水利工程项目决策带来重要的参考依据。而且在CAD软件中内置的AutoLISP、VisualLISP以及VBA等,这是会给设计活动带来最高级别语言编程技术环境。实际上,要是以水利工程项目来讲,这是有着高度近似的设计架构体系,在设计时会存在较高的难度,尤其是体现在制图环节中。此时能够参考相应的比例,在程序中输入相关的尺寸信息,以此完成绘图工作。
3.3数据库技术
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管控时,主要是对复杂的大量数据信息展开整体层面上的管理工作,重点涵盖如下所述三个管理技术时期:分别是人工管控阶段、文件系统管控阶段以及数据库系统管控阶段等。以现有情况进行分析,数据库技术逐渐演变成对象型数据库技术,既是汲取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核心元素,也是借鉴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路,由此可以在分析数据信息与处理时具备更高可靠性以及高效性。能够为后续存储数据库的类型划分操作、优化操作、编写操作以及查阅操作等提供便捷性,可以通过基于数据库的施工管理系统快速获取所需的相关数据资源,显著增强水利工程建设管控效能。而且也是能够打造数据库系统,既是能够高效存储、处理以及优化大量的数据信息,同时能够提供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
结束语
总之,在水利施工管控时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强化施工监管能力,相较于原有的管控方式,这是能够产生更高的监管效能。水利工程利国利民,普遍有着较高的建筑规模,因此也是相应的增加数据收集的难度。可以引入信息化技术,能够强化信息化管理效果,从而保障相关项目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智丰.浅析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水利工程管理[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63.
[2]黄晓东.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必要性及发展趋势[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4):86.
[3]王丽莉.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