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宇
身份证号:43098119841018****
摘要:我国人民群众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质量方面追求稳定性,对外行方面追求美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安全都要将放在首位,这是进行建筑物施工工作开展的基础。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对策
引言
在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建筑材料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优质的混凝土建筑材料施工,对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但我国建筑业中的施工企业对于混凝土的应用还存在许多问题,混凝土出现裂缝情况时有发生。在这一背景下,施工企业应该切实加强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材料的严格管理,并有效控制裂缝的出现。
1 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1部分建筑设计不合理
人为的建筑结构设计缺陷是导致建筑裂缝形成的关键因素。过时的设计概念不适合项目的实际实施;设计尺寸与实际数据不匹配;施工过程造成裂缝,例如预制穿孔板、浇筑楼板形式的墙体刚度突然增大,现浇楼板竣工后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故而形成裂缝。因此,建筑结构的设计理念应合理、科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1.2混凝土温度变化导致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开裂问题产生。无论使用哪种材料,冷热变化都会造成其收缩或膨胀,这些都会影响结构的质量。如果在施工早期、中期和后期存在严重的温差,会导致混凝土的膨胀和逐渐延伸,产生可见裂缝。
1.3混凝土原料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原料质量会影响工程质量。混凝土会掺入沙子、水泥、水、外加剂等,如果材料选择或搭配不当,可能会导致胶凝材料的结构裂变问题。混凝土结构需要考虑当地环境和温差选择水泥品种,这样可以减少裂缝问题的发生。
1.4钢筋耐腐蚀性差
目前,从我国建筑主体结构来看,钢筋主要用于固化土结构,钢筋材料本身抗腐蚀性较差,加上正式施工时遇到的实际情况,如果不及时选择合适的添加剂,腐蚀问题就会变得严重。一旦出现二次问题,会造成内部结构与外部支撑之间的问题,从而降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裂缝[1]。
1.5施工因素
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水分的蒸发和混凝土的收缩,在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施工环节,都容易遇到混凝土开裂的可能,影响建筑质量。例如,当浇注混凝土时,模板的支撑刚度不足或结构不合理,模板过早移除,混凝土振动不充分都会使混凝土开裂。
1.6收缩裂纹
收缩裂纹通常发生在混凝土硬化后一段时间内或混凝土浇筑后一周内,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在外界条件作用下,鞣剂的表面水分流失过快,导致表面干燥凝结土变形,且凝结土的内部封闭,导致高拉应力和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收缩越大,越容易破裂。收缩裂纹通常为平行线或宽0.05mm~0.2mm的网状扁平细裂纹[2]。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对策
2.1完善施工设计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开展之前,施工设计人员就要侧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作出预防措施制定。从而最大程度上预防混凝土结构和表面不会出现裂缝问题。混凝土在进行浇筑工作开展之前,设计工作人员就要全面考虑到混凝土浇筑全过程的预防措施。尤其是一些小型施工工程,该种工程不具备混凝土搅拌能力,通常需要外部购买。这就需要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混凝土车不断对罐内混凝土充分搅。以免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凝结。
另外,混凝土运输路线,要保持畅通,缩短运输时间。混凝土在进行预埋结构件浇筑之前要对预埋件进行正确组装和正确预埋位置确定,并将所有工序全部完成,避免混凝土结构件,浇铸完成之后,再进行组装的问题,从而保障混凝土浇灌工作顺利开展[3]。
2.2保证混凝土原料的可靠
为了保障混凝土质量结实耐用可靠,需要选择相应质量上乘的原材料进行混凝土搅拌。选择优质可靠的水泥,良好的水泥质量不但保障了混凝土的自身质量,是整个建筑的稳定性的基础。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选择相应热量较低的水泥进行混凝土配比,这类温度偏低的水泥,在遇水搅拌的过程中会减少自身热量的释放,降低和水反应的速度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出现内外温差大的情况,温差平衡的混凝土便不会因为热胀冷缩的效果出现裂缝或缝隙问题。做好对混凝土当中骨料的材料选择,并针对骨料的配比进行周密计算。骨料放置过多或过少都对混凝土整体结构造成重大影响。在选择粗骨料的过程中,尽量选择等级高颗粒直径较大的石头,优质的骨料可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收缩问题。
2.3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施工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通常会采用由模具底部沿着长边同一端向反一端进行浇筑作业。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会选择分层浇筑的模式对其进行浇筑作业,并保证每层厚度精准控制在半米。在这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泵所在位置较低并朝向相反方向进行平行浇筑作业。当下层混凝土出现凝固状态时便可对上层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这种浇筑方式有利于减少出现裂缝问题,从而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好。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施工的过程中,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振捣作业方式。尽最大可能保障插入和拔出的速度一致,再根据插拔速度和位置来明确插拔区间。通常情况下,采用并列插入方式和交错插入方式,施工人员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插入方式。这类方式有助于降低混凝土当中出现气泡保障混凝土质量。施工人员在施工设计阶段就要分析出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施工的需求量。根据需求量的大小对使用泵设备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全面提升[4]。
2.4提高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离不开高水平,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所以,要不断对施工工人进行专业技术水平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制定完整的施工过程指挥体系,让施工人员根据指导进行作业,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另外,定期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考核,保障施工人员的能力和技术达到相应标准。明确施工人员的施工责任,要求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细心积极的开展工作。最后,对施工材料要进行严格管控,做好仓储防护等工作,从而保障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2.5优化养护工作
为了保障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质量,就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从而最大程度上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尤其是在混凝土初步浇筑完成并没有完全凝固的阶段,要对混凝土周围的气温进行有效控制,保障混凝土内外部温度一致,避免因热胀冷缩应力的作用出现混凝土裂缝情况的产生。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规模建筑工程也愈发增多。在这过程中,建筑物的自身质量是否过关引起了我国人民的广泛关注。而建筑工程当中混凝土施工是保障建筑物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管理人员应保障混凝土浇筑结构具备科学性、合理性、稳定性、安全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因为多种因素和问题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为了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就要不断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安全,从而为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华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6):21-22.
[2]王秋平.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8(11):261+65.
[3]张可辉.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5):3-4.
[4]白茹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