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欣 王英 通讯作者:叶昕
新疆军区总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胎膜早破患者进行研究,对照A组(250例)未出现产褥期感染和观察B组(250例)出现产褥期感染。所有患者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破膜时间以及合并生殖道感染、妊娠高血压、糖尿病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B组破膜时间相对对照A组来说更长,合并生殖道感染、妊娠高血压、糖尿病、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相对于对照A组来说更高,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导致胎膜早破产褥期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胎膜早破产褥期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合并生殖道感染、妊娠高血压、糖尿病、产后出血,在产褥期给予胎膜早破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对发生感染的几率进一步降低。
【关键词】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高危因素;护理干预措施
很多的产妇在产褥期都会出现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产妇一旦出现产褥期感染就会威胁到生命安全。产褥感染的一个主要诱发因素是胎膜早破,胎膜早破是临产前孕妇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造成胎膜自然破裂[1]。本研究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胎膜早破产褥期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开展过程做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500例胎膜早破患者进行研究,对照A组(250例)未出现产褥期感染和观察B组(250例)出现产褥期感染,对照A组年龄在23-37岁之间,平均年龄(32.52±2.13)岁;观察组年龄在24-36岁之间,平均年龄(31.89±2.5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具有均衡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比较。
1.2 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满足实验要求的500例胎膜早破患者进行研究,对照A组(250例)未出现产褥期感染和观察B组(250例)出现产褥期感染,对两组破膜时间和合并生殖道感染、妊娠高血压、糖尿病、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造成胎膜早破患者产褥期出现感染的高危因素。
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为:(1)向产妇介绍胎膜早破相关的医学知识,告知不会影响到胎膜生理作用和功能,消除产妇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2)叮嘱孕妇不可做压迫腹部的动作如侧身、曲腹等,协助产妇处于平躺臀高的卧位。(3)床头抬高十公分,床尾抬高二十公分。(4)清洁外阴。(5)监测体温、心率等。(6)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1.3 指标观察
依据临床诊断产褥期感染的相关标准:孕妇处于即将分娩或产褥期的时间段,生殖道、生殖器官组织部位由于受到致病菌、细菌等影响,导致局部或全身出现炎症,伴高烧、异常气味、切口感染,病理部门检测数据:检测中性粒细胞数目≥0.90,检测白细胞数目≥15×10 9 /L,检测CRP数值比正常标准水平高。对破膜时间、发生合并生殖道感染、妊娠高血压、糖尿病与产后出血的情况进行观察[2]。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均数±平方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x2检验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分析单因素导致产褥期感染的高危因素
通过t 检验和X2检验,对比两组破膜时间、合并生殖道感染、妊娠高血压、糖尿病、产后出血发生率。通过结果可以看出,观察B组和对照A组相比,破膜时间显著的更长,发生合并生殖道感染、妊娠高血压、糖尿病、产后出血的几率显著的高于对照A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png)
3 讨论
产妇在产褥期出现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性的并发感染,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有着重大的威胁,极为不利产妇的恢复。孕妇在产前、产后出现出血现象、重度贫血、妊娠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都是导致产妇出现产褥期感染的高危因素,而导致产妇出现产褥期感染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胎膜早破[3]。现阶段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需要结合产妇的孕龄、胎儿的实际情况等。临盆阶段的产妇自身免疫能力会下降,抵抗力降低,导致发生产褥期感染的几率大幅度提升。临床中需要给予胎膜早破产妇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确诊为胎膜早破的孕妇要马上安排入院,及时有效的护理观察能够有效的提高后期的治疗效果。护理人员要针对产妇和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的工作,要指导产妇清洁个人卫生、体位等,为产妇营造舒适的病房和就诊环境。
综上所述,胎膜早破产褥期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合并生殖道感染、妊娠高血压、糖尿病、产后出血,在产褥期给予胎膜早破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对发生感染的几率进一步降低。
参考文献:
[1]柴瑞芬.自然分娩产褥期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针对性干预效果的观察[J].感染、炎症、修复,2019,v.20(1):52-54.
[2]石淑颖.产妇产褥期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与临床预防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6):46-47.
[3]赵爱民.胎膜早破患者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21(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