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1 蒋惠婷2
(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010)
【摘要】目的:评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此研究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选取时间为2020/3-2021/3,根据不同护理模式随机分为开展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3)和加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n=53),评价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腰背肌肌力较差,腰背肌活动度和稳定性评分较低,ADL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低,组间各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患者腰背肌功能从肌力、稳定性、活动度等方面的改善效果显著好于开展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明显(P<0.05);护理后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从情绪状况、身体状况、社会功能等三个角度进行评估均有显著提升,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护理时选择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患者腰背肌功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明显。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康复功能锻炼
临床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疾病的患者在经检查确实需要手术治疗后多开展创伤相对较小且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痛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进行治疗[1]。同时配合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本文对纳入患者在进行护理时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做探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0/3-2021/3期间于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的需要接受护理的患者106例,按是否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分为2组(n=53)。所选患者知晓本研究并能够积极配合康复锻炼进行且能够填写相应问卷。排除护理依从性差、自主意识丧失、精神异常、运动功能障碍等疾病患者。实验组37-68岁,平均(51.64±6.49)岁,男女比例27:26;对照组年龄35-71岁,平均(52.33±5.55)岁,男女比例25:28。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1)术前,向病患传达疾病的相关宣教,详细讲解相关责任制度和各项检查的意义及注意事项,辅助患者缓解术前心理压力,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提醒病患术前12禁止饮食、饮水[2]。(2)术中,注意监测病患体征、血压、心率情况,协助医生顺利完成手术。(3)术后,仔细监察其生命体征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体位和饮食指导,辅助功能性锻炼,实施心理健康的知识宣教。(4)出院后,配合患者办理出院所需的各项手续,细心讲解康复训练的知识与操作方法,以问卷方式了解病患对该护理的满意程度。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3.1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评价[3]。结合腰椎功能康复量表评价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指标包括腰背肌肌力、腰背肌稳定性和腰背肌活动度三项。
1.3.2、生活自理能力评价[4]。以ADL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对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前后生活自理能力高低进行评价。
1.3.3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评价[5]。以SF-36量表为基准,对其中情绪状况、身体状况、社会功能等项目作为评价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前后生活质量状态评估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ADL生活能力量表、生活质量量表及腰背肌功能恢复指标都用(士s) 统计,用SPSS 19.0软件中的t检验, P<0.05,有意义。
2结果
2.1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评价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在开展护理时选择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复效果有差异(P<0.05),见表1。
.png)
2.2生活能力评价
为腰背肌功能不佳的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在护理前用ADL生活能力量表评价时发现得分分别是(42.35±6.20)分和(41.99±5.78)分,无差异(t=0.3092,P=0.7578>0.05)。护理后,两组得分分别提高到(86.54±8.45)分和(73.45±8.85)分,存在差异(t=7.7881,P=0.0000<0.05)。
2.3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评价
运用SF-36生活量表做评估分析发现,护理前两组情绪状况评分是(45.66±3.69)分和(46.45±4.02)分,不存在差异(t=1.0540,P=0.2943);身体状况评分是(44.92±4.15)分和(44.44±4.36)分,不存在差异(t=0.5805,P=0.5628);社会功能评分是(43.97±2.95)分和(42.64±3.36)分,不存在差异(t=2.1655,P=0.0326)。护理后两组情绪状况评分是(83.36±5.65)分和(75.64±4.12)分,存在差异(t=8.0374,P=0.0000);身体状况评分是(86.47±4.16)分和(73.45±4.56)分,存在差异(t=15.3565,P=0.0000);社会功能评分是(85.12±3.97)分和(74.54±5.13)分,存在差异(t=11.8740,P=0.0000)。表明原本生活质量均较差的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模式进行腰背肌康复锻炼后使得各自生活质量有提升,但提升效果有差距。
3讨论
当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案是开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腰背肌的生理功能是帮助腰椎进行负重和减震,对维持腰椎稳定性有重要意义。患者通过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恢复速度较快。临床路径具有促进医护团结协作的作用,属于一种低耗、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可以有效保持医患沟通的一致性,强化病患对医院的信任度,减少医患纠纷。结果表明,对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护理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服务能使患者恢复效果更好(P<0.05),此种护理模式能提升患者自护理能力并改善其生活品质,体现了临床护理路径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患者开展护理服务时选择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黄秀丽.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02):114-116.
[2]朱灏,刘波,张华溢,张智,刘煊文.经皮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21,27(03):429-436.
[3]吴伟.探讨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08):171-172.
[4]李维.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7):281-282.
[5]殷瑛,陈萌.临床护理路径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9):3027-3030.